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传顺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红素
  • 8篇新生儿
  • 8篇红素
  • 7篇胆红素血症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干细胞
  • 7篇高胆红素
  • 7篇高胆红素血症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PAR-4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血清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基因
  • 4篇高胆红素血症...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心肌
  • 3篇心肌酶
  • 3篇转录

机构

  • 1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3篇常州市第七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袁传顺
  • 13篇陈吉庆
  • 11篇陆超
  • 8篇杜娟
  • 7篇管亚飞
  • 7篇周国平
  • 7篇陈新跃
  • 7篇徐莉
  • 6篇周亚红
  • 4篇周艳
  • 3篇陈荣华
  • 3篇吴升华
  • 3篇郭锡熔
  • 3篇黄松明
  • 2篇李元国
  • 2篇徐晓蓉
  • 1篇凌岚
  • 1篇邵小松
  • 1篇胡毓华
  • 1篇陈辉

传媒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海南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第三届长三角...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功能的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30例和高胆组122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入院时进行心肌酶测定,高胆组分别于高胆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测定。所有病例入院初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高胆组治疗前后心肌酶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能引起新生儿心肌损伤,但这种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可逆性的。
宋峻袁传顺陈吉庆张子前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电图心肌酶
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2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小RNA干扰靶向抑制Par-4基因表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中CD2相关蛋白(CD2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利用构建靶向抑制Par-4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BMS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r-4基因的mRNA水平。采用谷氨酸诱导hBMSCs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MSCs凋亡百分率。Westernblot检测hBMSCsCD2AP蛋白表达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ar-4-SiRNA可下调hBMSCsPar-4-mRNA水平,抑制率为88%(P<0.01)。而非抑制的对照序列未见抑制作用(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加常规hBMSCs组凋亡百分率为(59.12±5.43)%(P<0.01)。而在Par-4-SiRNA转染的Par-4-SiRNA-hBMSCs组中,谷氨酸对hBMSCs的凋亡诱导作用被显著抑制,凋亡百分率显著下调为(39.49±5.01)%(P<0.01)。3.Par-4-SiRNA转染的Par-4-SiRNA-hBMSCs组,谷氨酸对hBMSCs中CD2AP的下调作用被显著抑制,CD2AP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靶向抑制Par-4基因的表达能够拮抗谷氨酸诱导的hBMSCs凋亡及CD2AP表达的下调。
周艳陈吉庆陆超周国平袁传顺管亚飞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抑制CD2相关蛋白
高胆红素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5例,同时选择20例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结果 2组新生儿血BUN、Cr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组血β2-MG、尿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重度及早产重度高胆红素组的mALB亦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血、尿β2-MG及mALB是反映高胆红素对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比较灵敏的指标。
徐晓蓉李元国袁传顺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新生儿
血清剥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对Smac基因转录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体外血清剥夺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及BMSCs凋亡过程中Smac基因表达变化,进一步探索BMSCs凋亡机制。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相结合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的BMSCs进行免疫表型鉴定。BMSCs体外血清剥夺培养0h(正常对照组)、24h、48h,用AnnexinⅤ-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标记行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生成cDNA,以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Smac mRNA的丰度。结果体外培养第5代BMSCs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鉴定结果符合BMSCs特点。与0h比较,血清剥夺24、48h后,BMSCs发生显著凋亡,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70.96P<0.01),且24h点早期凋亡百分率达到(32.99±2.52)%。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24h点Smac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t=2.814P<0.05)。结论血清剥夺能诱导BMSCs凋亡,被诱导凋亡的BMSCs中Smac基因转录增加。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管亚飞周国平周艳黄松明郭锡熔陈荣华
关键词:凋亡
Par-4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Smac基因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凋亡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Par-4基因沉默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中Smac基因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抗凋亡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BMSC。谷氨酸诱导hBMSC凋亡。设计和合成两对针对Par-4基因mRNA的小RNA干扰(siRNA)序列(Par-4-SiRNA-1、2),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BMSC,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ar-4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百分率。Western印迹测定Smac蛋白表达量。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的活性。结果设计的Par-4-SiRNA-1、2可显著诱导hBMSC中Par-4基因沉默,Par-4 mRNA水平分别被降低88%、67%,谷氨酸诱导hBMSC凋亡,凋亡百分率为(58.9±8.9)%。Par-4-SiRNA-1可显著拈抗谷氨酸的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百分率降为(37.2±6.3)%(F=58.26,P〈0.01)。Par-4-SiRNA-1对谷氨酸诱导的hBMSC中Smac蛋白表达上凋(P〈0.01)和Caspase-3酶活性上调(P〈0.0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Par-4基因沉默能拈抗谷氨酸对hBMSC凋亡的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mac基因表达和Caspase-3酶活性被抑制有关。
陆超陈吉庆周国平吴升华管亚飞袁传顺黄松明郭锡熔陈荣华
关键词:干细胞脱噬作用基因PAR-4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探讨s-NSE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高胆期及黄疸消退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NSE及行NBNA,生后1、3、6个月追踪随访,并与24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高胆期:s-NSE水平随血清总胆红素(TSB)升高而升高,各组s-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287,P<0.01);高胆组NBNA评分明显下降,NBNA评分随TSB升高而降低,各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7,P<0.01);s-NSE水平与NBNA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9,P<0.01)。高胆消退后,s-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NBNA评分同步上升。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s-NSE浓度显著升高,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ABE的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甲强龙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外周血IL-12、IL-1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甲强龙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IL-12、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甲强龙,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IL-12和IL-13的水平。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实验对照组(χ2=5.333、5.058,P<0.05)。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后的IL-12、IL-1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4.984,P<0.01);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t=-10.974、-6.453,P<0.01)、IL-13水平均明显下降(t=25.114、17.554,P<0.01),但两组婴幼儿IL-12、IL-1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0、14.490,P<0.01)。结论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存在IL-13的高水平状态,甲强龙可以显著下调IL-13水平、上调IL-12水平。毛细支气管炎的IL-12、IL-13的不平衡状态可能在向哮喘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祁康泰袁传顺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甲强龙毛细支气管炎IL-12IL-13
瓜蒌皮注射液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4种亚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瓜蒌皮注射液对人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4种亚型CYP1A2、CYP2B6、CYP2C9和CYP2D6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瓜蒌皮注射液8个不同浓度(2%、1%、0.2%、0.05%、0.01%、0.005%、0.002%、0.000 5%)的工作液分别与4种CYP450酶亚型的探针底物混合,即非那西丁(CYP1A2)、安非他酮(CYP2B6)、双氯芬酸(CYP2C9)、右美沙芬(CYP2D6),用维拉帕米作为内标,在人肝微粒体中孵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4种探针底物的剩余浓度,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瓜蒌皮注射液对CYP1A2、CYP2B6、CYP2C9和CYP2D6的IC_(50)值均大于临床常用量。结论正常用量下,瓜蒌皮注射液对人CYP450酶的4亚型无明显影响。
邹凯杰石壬伟袁传顺陆再华罗立波
关键词:瓜蒌皮注射液细胞色素P450人肝微粒体半数抑制浓度
口服益生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益生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光疗基础上连续加予益生菌口服14d。观察治疗前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益生菌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1.75±28.41)μmol/Lvs.(160.56±26.97)μmol/L](P<0.01)。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CD4+/CD8+数值以及IgM水平[(0.55±0.16)g/Lvs.(0.29±0.14)g/L]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益生菌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vs.46.88%)(P<0.05)。结论加服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明显增加退黄疗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治疗期间副作用。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免疫功能益生菌新生儿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钙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徐莉袁传顺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祁康泰
关键词:热性惊厥血清钠血清钙血清NS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