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蒙炎成

作品数:117 被引量:480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6篇土壤
  • 20篇绿肥
  • 15篇养分
  • 10篇栽培
  • 10篇柑橘
  • 9篇岩溶
  • 8篇稻田
  • 8篇紫云英
  • 8篇还田
  • 8篇果园
  • 8篇肥力
  • 7篇土壤肥力
  • 7篇种养
  • 7篇马铃薯
  • 7篇腐解
  • 6篇养殖
  • 6篇水稻
  • 6篇甘蔗
  • 6篇柑橘园
  • 5篇玉米

机构

  • 116篇广西农业科学...
  • 16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桂林市农业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大长江环境工...

作者

  • 117篇蒙炎成
  • 62篇何铁光
  • 56篇李忠义
  • 50篇韦彩会
  • 42篇唐红琴
  • 40篇董文斌
  • 26篇俞月凤
  • 23篇李婷婷
  • 23篇胡钧铭
  • 20篇江泽普
  • 16篇陈桂芬
  • 16篇王瑾
  • 15篇苏天明
  • 15篇韦广泼
  • 15篇张野
  • 10篇张俊辉
  • 9篇唐红琴
  • 7篇唐其展
  • 7篇刘忠
  • 7篇黄太庆

传媒

  • 15篇广西农业科学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9篇南方农业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土壤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湖南生态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广西园艺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4篇2022
  • 16篇2021
  • 20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鲜薯制作的马铃薯米粉品质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探讨不同马铃薯品种、不同鲜薯添加比例对马铃薯米粉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米粉加工过程中品种和添加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纯米米粉和添加不同鲜薯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与"费乌瑞它")的米粉为研究对象,从矿物质元素含量、营养成分、感官评定等方面对纯米米粉和不同鲜薯添加比例的马铃薯米粉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马铃薯米粉综合品质:"桂彩薯1号"米粉>"桂农薯1号"米粉>"费乌瑞它"米粉;(2)"桂农薯1号"鲜薯添加比例为25%~30%时马铃薯米粉营养成分最为丰富,添加比例为40%时感官评价最优;"桂彩薯1号"鲜薯添加比例为40%时营养成分和感官评价均最佳。不同马铃薯品种、不同鲜薯添加比例对马铃薯米粉的品质影响均不同。
刘国敏覃维治郑虚邓英毅蒙炎成韦荣昌廖小娇
关键词:鲜薯
一种植物样品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植物样品烘干装置,包括中心加热筒、底板、两个以上的周围加热筒、若干个样品架、若干个安装架、加热防护罩、输入装置、控制器和与周围加热筒数量相同的旋转电机;所述中心加热筒和周围加热筒设于底板上;所述周围加热...
俞月凤何铁光李琴曾成城蒙炎成胡钧铭李婷婷张俊辉周慧蓉
文献传递
大化县岩溶区植物适应性种植试验
2015年
研究旨在探讨适合广西岩溶区生长的农作物新品种,以期为该区域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新种植作物提供试验示范和技术支撑。通过选择玉米、大豆、葡萄共3种作物在广西大化县岩溶区不同地块进行适应性种植,其中玉米品种有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大豆品种有桂豆3号和桂豆5号,以当地农家种作为对照;葡萄品种有夏黑、巨峰、户太,每种作物的种植规格及田间管理参照当地种植习惯并遵循各品种的特性进行种植管理。结果表明,玉米品种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62产量分别达481.66kg/667m^2、478.24kg/667m^2、443.12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31.57%、30.63%、21.04%;大豆品种桂豆3号和桂豆5号产量分别为85.82kg/667m^2、、78.76kg/667m^2,分别比当地农家种增产77.87%、、63.23%,和对照相比,玉米和大豆各品种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夏黑、巨峰、户太葡萄产量分别达1 170.5kg/667m^2、1 380.0kg/667m^2、1 518.0kg/667m^2,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所选的玉米、大豆及葡萄品种均适宜在该区域种植。
韦彩会俞月凤何铁光蒙炎成唐红琴张野李婷婷何永群李忠义王瑾胡钧铭
关键词:岩溶区植物
不同绿肥种类和还田量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研究不同种类绿肥还田后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绿肥的合理利用和柑橘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柑橘园行间设置拉巴豆、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黑麦草5种绿肥还田及不还田的对照处理,各绿肥设置AR1(22500 kg/hm^(2))和AR2(45000 kg/hm^(2))2个还田量,于还田后20、40、60、80、100 d采取土样进行分析。同一时间段,绿肥还田处理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0~20 d为土壤养分快速提升期,20~100 d为土壤养分缓慢提升期。同一时间段,还田量AR2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高于AR1,而pH值低于AR1。还田100 d后,绿肥还田量为22500 kg/hm^(2)时,5种绿肥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分别达到42.11%~55.71%、23.71%~50.51%、104.03%~378.93%、4.64%~26.25%;绿肥还田量为45000 kg/hm^(2)时,5种绿肥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分别达到51.84%~72.58%、47.94%~114.95%、221.63%~392.88%、9.25%~37.32%。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的改善效果,推荐22500 kg/hm^(2)的绿肥还田量,在该还田量下,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贡献最大的分别为光叶苕子、紫云英、光叶苕子和紫云英,分别较对照高55.71%、50.51%、378.93%、26.25%。在具体的应用上,应结合当地的耕作条件及施肥需求,选择合理的绿肥以培肥地力。
唐红琴李忠义曾成城董文斌韦彩会蒙炎成何铁光
关键词:绿肥还田量土壤养分PH值
广西峰丛岩溶区水质现状与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我国饮用水质标准C J3020-93和农灌水质标准GB 5084-92,对广西峰丛岩溶区水柜水、泉水等水质进行连续多年监测。结果表明:广西峰丛岩溶区水柜水、泉水等水源点水质均符合饮用水和农灌水质标准,可作饮用水和农灌水;水中pH值普遍较高,饮用时最好作酸化处理;中日水柜COD含量及村中水柜NO3-N含量有上升趋势,需加强监测。
江泽普蒙炎成韦广泼
关键词:水质酸化处理
广西绿肥发展现状及种植模式被引量:16
2015年
回顾广西化肥施用概况和绿肥发展历史,介绍种质资源情况,提出适合广西绿肥发展的种植模式。绿肥-轮作、绿肥-间套作、粮肥兼用、饲肥兼用、果园绿肥、茶园绿肥等模式是适合广西绿肥发展的种植模式。政府扶持、扩大宣传,加强适宜绿肥品种的收集、选育、留种,不断探索绿肥种植的最优模式,着力提高绿肥生产的综合效益,以推动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忠义胡钧铭蒙炎成何铁光苏天明唐红琴张野韦彩会李婷婷王瑾俞月凤何永群
关键词:绿肥
秸秆覆盖对粉垄蔗田土壤有机碳及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免耕保护性耕作下秸秆覆盖对蔗田土壤有机碳与CO_(2)排放的影响,为旱地蔗田土壤有机碳库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以秸秆覆盖第2年宿根蔗田为研究对象,设粉垄免耕宿根蔗秸秆覆盖(SR1)、粉垄免耕宿根蔗无秸秆覆盖(SR2)、常规免耕宿根蔗秸秆覆盖(CT1)和常规免耕宿根蔗无秸秆覆盖(CT2)4种处理,在甘蔗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采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总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及CO_(2)排放通量,并计算蔗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秸秆覆盖提高了免耕蔗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甘蔗收获后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SR1处理较SR2处理分别提高33.60%和22.08%,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18.13%和42.22%。秸秆覆盖增加了免耕蔗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甘蔗收获后SR1处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较SR2处理分别提高11.86%和37.78%,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54.84%和31.03%。秸秆覆盖提高了粉垄免耕蔗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甘蔗收获后SR1处理0~15和15~3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SR2处理分别提高83.21%和126.43%。秸秆覆盖改变了免耕蔗田CO_(2)排放通量,SR1处理CO_(2)排放峰值较SR2处理提高26.26%,CT1处理较CT2处理提高79.18%。粉垄免耕提高了蔗田CO_(2)排放通量,粉垄免耕CO_(2)排放峰值是常规免耕的1.66~2.35倍。秸秆覆盖提高了蔗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0~15和15~30 cm土层碳库管理指数SR1处理较SR2处理分别提高16.99%和55.90%,CT1处理较CT2处理分别提高29.50%和28.53%;秸秆覆盖下,粉垄免耕0~15和15~30 cm土层碳库管理指数较常规免耕分别提高67.58%和102.54%。【结论】秸秆覆盖提高了粉垄免耕蔗田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及碳库管理指数。该模式可作为旱地蔗田土壤有机碳库调控的一种重要�
陈仕林蒙炎成胡钧铭俞月凤李婷婷张俊辉陈渊韦本辉韦翔华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土壤有机碳库蔗田
一种坡地水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坡地水土检测装置,包括收集管、总箱、集水箱和集泥箱;收集管倾斜放置,其朝上一侧开口;收集管较低一端的端口下方放置总箱,且通过该端连通总箱;总箱下方放置集水箱,且其底部通过集水管连通集水箱,集水管上装设有...
李婷婷何铁光胡钧铭董文斌韦彩会蒙炎成唐红琴俞月凤李忠义王瑾张野曾向阳
文献传递
狐尾藻对养殖废水的减控去污效果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狐尾藻对不同浓度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为推广新型水生植物品种在处理养殖废弃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狐尾藻投放于分别经过养殖场1、2、3、4和5级处理的废水中培养,在试验期间测量各级废水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固体悬浮物(SS)及化学需氧量(COD)的浓度,绘制其变化曲线,计算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经1~5级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浓度均呈试验前期快速下降、后期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各级废水中NH4+-N的总平均去除率最高,达94.5%;TP的平均去除率相对较低,为74.6%;TN、SS和COD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81.3%和79.1%。【结论】狐尾藻能有效去除养殖废水中NH4+-N、TN、TP、SS及COD等污染物,改善水质环境,在治理和修复污染水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董文斌何铁光蒙炎成李忠义韦彩会张野俞月凤唐红琴张俊辉王瑾李婷婷
关键词:狐尾藻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
桂早一号早熟黄豆在新垦红壤中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特性被引量:1
2000年
桂早一号早熟黄豆在肥力水平很低的新垦红壤上 ,适量增施氮磷钾肥 ,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应的氮磷钾吸收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
何子平蒙炎成吕维莉陈桂芬
关键词:红壤营养特性生长发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