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征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荆芥
  • 4篇荆芥穗
  • 3篇丹参
  • 3篇当归
  • 3篇芡实
  • 3篇浮萍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药材
  • 2篇药理
  • 2篇缺血
  • 2篇中药
  • 2篇萜类
  • 2篇内含物
  • 2篇抗氧化
  • 2篇白质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规律

机构

  • 18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医学...

作者

  • 18篇蒋征
  • 10篇王红
  • 7篇乐巍
  • 6篇吴啟南
  • 6篇吴启南
  • 3篇刘玲
  • 3篇王红
  • 2篇谷巍
  • 2篇邵莹
  • 2篇戴仕林
  • 2篇张小龙
  • 2篇瞿城
  • 1篇严辉
  • 1篇伍城颖
  • 1篇张科卫
  • 1篇张静
  • 1篇刘杰
  • 1篇许一鸣
  • 1篇戴士林
  • 1篇王红

传媒

  • 4篇中药材
  • 3篇中草药
  • 2篇中成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2
  • 7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576张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部院区/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情况,探究该药对的临床配伍应用规律,为该药对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20—2022年该院使用丹参-当归药对的757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数、金额、疗程、涉及科室及病症、使用剂量、常用的配伍比例及配伍饮片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76张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女性患者处方数约为男性患者处方数的3.21倍(5776张vs.1800张),>30~40岁患者居多。单张处方的中药饮片味数多集中在16~20味,开具的疗程均<30 d。丹参的使用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10~15 g的处方有6490张,占85.67%;当归的使用剂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6~12 g的处方有6608张,占87.22%。处方数排序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国医堂、妇科及脑病科,治疗的病证以冲任失调、心脾两虚及气滞血瘀证为主。单张处方中丹参用量大于等于当归用量,丹参与当归的配伍比例以1∶1为多,高频配伍饮片为茯苓、川芎、炒白芍。结论:基于处方用药分析,该院含丹参-当归药对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基本合理,为丹参-当归药对的使用剂量范围及配伍规律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王红蒋征蒋征刘玲崔永伟
关键词:丹参当归处方分析
荆芥穗药材腺鳞内含物定性及三种主要萜类的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了荆芥穗药材中腺鳞的分离、纯化、富集与计数方法,对荆芥穗腺鳞内含物进行化学定性并测定3种萜类成分含量。方法:运用冻刷法分离荆芥穗腺鳞,利用水选沉降与材料亲和技术对所分离的腺鳞进行纯化富集,并运用气相质谱技术对腺鳞内含物化学定性,结合显微计数对单个腺鳞及萼片中3种萜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预测。结果:共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中鉴定了29个成分,占峰总面积97.45%,其与荆芥穗挥发油的共有峰35个,大于各自峰总面积的97%,其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反式香芹乙酯等化合物在二者中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显微计数,测得单个腺鳞中d-柠檬烯、dl-薄荷酮、胡薄荷酮含量分别为27.660、24.334、396.390 ng。结论:本实验为荆芥穗腺鳞研究提供了分离、纯化、富集及计数方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与荆芥穗腺鳞内含物的化学组分有所差异,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药材中各挥发油类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基于腺鳞计数所建立的3种萜类成分含量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蒋征王红吴啟南乐巍吴达维樊修和
关键词:荆芥穗胡薄荷酮
2种化学型的黄花蒿萜类代谢物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萜类代谢物及其转录组数据信息,探讨2种化学型黄花蒿差异代谢物及其可能形成原因。方法采集江苏盱眙县、河南中牟县两地黄花蒿种子于同一条件下种植,通过顶空-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S-GC-QQQ-MS/MS)分析黄花蒿的挥发性成分,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Triple TOF-MS/MS)非靶向分析2种化学型黄花蒿的代谢物,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挥发性成分相关萜类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结果依据挥发性主成分类别分型,江苏盱眙县种源黄花蒿为蒿酮型,河南中牟县种源黄花蒿为樟脑型。UFLC-Triple TOF-MS/MS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可知蒿酮型和樟脑型黄花蒿分别在倍半萜、三萜生物合成和二萜生物合成路径显著上调。转录组数据中通向萜类骨架生物合成的甲基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和甲羟戊酸(MVA)途径注释到11个关键酶的23个候选基因具有显著差异。单萜合成路径中,1,8-桉树脑合酶(TPS-Cin)共检测到10个候选基因。此外,还发现2个冰片脱氢酶候选基因在樟脑型黄花蒿中高表达,3个黄花蒿醇脱氢酶2(ADH2)候选基因在蒿酮型黄花蒿中高表达。结论该研究为揭示黄花蒿化学型形成分子机制提供科学数据。
王婷婷戴仕林刘潺潺蒋征蒋征
关键词:黄花蒿挥发性成分生物合成
丹参-当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丹参-当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参和当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CIS的潜在靶点;将丹参-当归治疗CIS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 11.0平台,构建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将共有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对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中度值排名前6的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检索到82种活性成分,其中丹参65个、当归17个,潜在作用靶点787个,疾病靶点671个,共有靶点76个。度值排名前6的活性成分为丹参醇B、丹参新醌D、木犀草素、阿魏酸、藁本内酯、丹参酮ⅡA,核心靶点为MAPK14,MAPK1,AKT1,PTGS2,EGFR,JAK2。共获得GO功能条目2545个,其中生物学过程2244个,细胞组成128个,分子功能173个,分别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膜筏、内肽酶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152条,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证明了6种活性成分与其相应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丹参-当归治疗CI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自噬功能等有关。
王红王红蒋征刘玲崔永伟瞿城
关键词:丹参当归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
轮作对芡实生长、品质及根部土壤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芡实-小麦轮作对芡实生长、品质及根部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轮作年限下芡实生长指标、种仁产量、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检测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研究根部土壤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结构的变化。结果:轮作显著提高了芡实的生长指标、种仁产量、抗性淀粉和有机酸及黄酮类成分含量,提升了药材品质。轮作还增加了根部土壤中的有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轮作处理使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并使镰刀菌属Fusarium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芡实-小麦轮作能提升土壤营养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提高芡实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芡实-小麦轮作种植体系的科学内涵,并为实现芡实优质高产的生态种植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迪帅程雪梅蒋征瞿城严辉严辉
关键词:芡实轮作土壤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
碳苷黄酮保护心肌缺血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随着中药总黄酮提取物药效认可度的提高,其中所含的碳苷黄酮越来越多的被研究者们发现,碳苷黄酮在保护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综述了近年来分离鉴定的碳苷黄酮及其抗氧化、保护心肌缺血损伤等药理活性,以及抗心肌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碳苷黄酮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信息和依据。
邵莹吴启南乐巍王红蒋征
关键词:心肌缺血抗氧化抗心肌缺血
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探讨丹参-当归配伍对主要化合物溶出的影响。方法制备丹参、当归单煎及共煎溶液,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溶液-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建立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求取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进行色谱峰归属;测定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参酮ⅡA、阿魏酸、绿原酸、洋川芎内酯9种成分含量,分析配伍前后各成分溶出度变化。结果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良好,溶液中各待测成分在48 h内稳定,各色谱峰RSD值均<5.0%,9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各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后共标定出17个共有峰,其中10个成分来自丹参,7个成分来自当归,该色谱条件下未发现有新化合物生成;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共煎后,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素平均溶出度较丹参单煎组减少(P<0.05或P<0.01);丹参中咖啡酸平均溶出度较丹参单煎组增加(P<0.01);当归中绿原酸及阿魏酸平均溶出度较当归单煎组增加(P<0.05或P<0.01);当归中洋川芎内酯平均溶出度与单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当归药对配伍共煎后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均可归属于丹参与当归,该色谱条件下未发现新化合物生成,对指标性成分的溶出度有显著影响。
王红蒋征刘玲张静崔永伟
关键词:丹参当归中药配伍指纹图谱
小半夏汤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查找了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小半夏汤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小半夏汤是呕家圣剂,在古代和现代临床上,医生都用它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在药理学研究中,小半夏汤显示出对动物的胃肠道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文献研究结果也提示:小半夏汤虽然止呕效果显著,但是目前其所含的抗呕吐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方中半夏、生姜的配伍机制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张科卫蒋征王茜茜温强蔚
关键词:小半夏汤药理
裂叶荆芥花穗腺鳞代谢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揭示荆芥穗腺鳞在不同开花序列中数量性状及内含物的代谢规律,本实验通过对荆芥穗不同开花序列的萼片进行腺鳞密度及半径的测算,以腺鳞指数拟合评价其数量性状的动态变化;同时对不同开花序列腺鳞内含物中6种单萜类成分(β-月桂烯、d-柠檬烯、dl-薄荷酮、薄荷呋喃、胡薄荷酮、β-石竹烯)进行气相色谱检测与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腺鳞的主要发生阶段为开花前期,并于开花期基本完成;荆芥穗开花后,腺鳞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数量逐渐减少;以D10轮为界,腺鳞中对薄荷烷型单萜类成分的代谢过程存在明显的物候迭代规律,并致使胡薄荷酮在腺鳞内含物中蓄积。说明荆芥穗腺鳞于开花期基本完成其数量性状增长及内含物的合成,但薄荷酮、薄荷呋喃、β-石竹烯等化合物在开花后期仍处于旺盛代谢状态,并且其含量变化可直接造成荆芥穗药效性质的改变,因此D10轮可作为荆芥穗的采收节点。
蒋征王红张小龙乐巍戴仕林吴啟南
关键词:荆芥穗气相色谱仪
不同产地芡实中无机元素微波消解-ICP-OES法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析不同产地芡实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不同产地芡实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芡实中含有22~26种无机元素,其中铁(Fe)、锌(Zn)、硒(Se)、铜(Cu)、钼(Mo)、铬(Cr)和钴(Co)为人体必须微量元素;钾(K)、钙(Ca)、钠(Na)、镁(Mg)和磷(P)为人体必须常量元素。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因子,用来对不同产地芡实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38828F1+0.25603F2+0.07617F3+0.06860F4+0.04868F5,结果以江苏高邮、湖南湘西、江苏苏州的芡实样品综合排序较前。结论:ICP-OES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芡实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的可靠方法,并为芡实的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王红吴启南伍城颖樊修和蒋征谷巍乐巍
关键词:芡实无机元素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