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昀

作品数:38 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金融
  • 8篇货币
  • 6篇企业
  • 5篇企业家
  • 5篇经济学
  • 5篇货币政策
  • 4篇支付
  • 4篇企业家精神
  • 4篇宏观调控
  • 4篇宏观经济
  • 3篇支付清算
  • 3篇清算
  • 3篇金融科技
  • 3篇金融体系
  • 3篇经济体
  • 3篇经济增长
  • 2篇学术
  • 2篇中国金融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生产率

机构

  • 36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天津财经大学
  • 2篇中国民生银行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银联

作者

  • 36篇董昀
  • 7篇董昀
  • 3篇郭强
  • 3篇张明
  • 2篇李鑫
  • 1篇费兆奇
  • 1篇李鑫
  • 1篇谭小芬
  • 1篇高鹏飞
  • 1篇杨涛
  • 1篇李向前
  • 1篇王松

传媒

  • 9篇金融评论
  • 5篇经济
  • 2篇农村金融研究
  • 2篇经济学家茶座
  • 2篇科技与金融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新华文摘
  • 1篇银行家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中国金融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财富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中国经济报告
  • 1篇金融经济学研...
  • 1篇城市与环境研...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四五”时期稳妥发展金融科技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这一表述意味着,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要把金融科技水平的提升视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增强金融体系普惠性的重要工具。金融科技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
董昀
关键词:金融体系五中全会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思考与建议
2023年
如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本文认为:第一步,从理论研究层面把握科学内涵。即借助必要的理论工具,准确把握“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科学内涵,从而凝聚各方共识、明确战略目标。第二步,从政策设计层面确立战略基点。即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确立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战略基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施策取向、主线和着力点。第三步,从政策操作层面探索战略路径。即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工作,勾勒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战略路径,从而提高施策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切实发挥好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作用。
董昀
关键词:战略基点
支付经济学在21世纪的新发展
2017年
长期以来,在一些金融从业者与监管者眼中,支付清算体系似乎是一个边缘领域。21世纪初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开始将“支付经济学”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来看待,学术期刊上开始大量刊载以“支付经济学”为主题的经济学论文。
董昀
关键词:学术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学论文监管者从业者支付
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进展及政策启示
2023年
文章从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对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相关关系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从中探寻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的双向关联机制,并探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思路。主要结论有:(1)人口老龄化对货币政策主要目标的实现构成多重挑战:来自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冲击使经济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人口抚养比上升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通过削弱财政可持续性等渠道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2)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使利率、信贷、风险承担等多个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均有所削弱。(3)货币政策亦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老龄人口收入水平影响老龄化进程,但其综合效应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将上述研究进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稳定经济运行、提升增长潜力和维护人口安全3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董昀何浩钦吕劼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货币政策
论新发展阶段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2023年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基本框架业已形成,宏观调控的目标、工具和机制趋于成熟,基于我国实践的宏观调控思想、理念和经验持续积累,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昀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快速发展
逆风飞扬: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
2021年
如能成功熨平经济波动、有效防范重大风险,中国经济就能够继续逆风飞扬,切实迈好"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进而演变成为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与常规的经济衰退不同,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
董昀
关键词:经济波动公共卫生危机经济衰退逆风
理性看待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势与短板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金融科技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未来大国之间的金融竞争将更多体现为金融科技要素竞争。如同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2017年1月发布的《金融科技框架》白皮书所言,金融科技所代表的企业家精神能够把新理念、新创意转化为现实,通过建立新企业,带来新投资,创造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董昀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金融竞争主要经济体就业机会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2012年
自1911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面世以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已逐渐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许多国家的政府也都将培育企业家精神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各国经济政策的绩效却是千差万别的:少数国家的企业创新不断涌现,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彖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法为企业家提供从事创新活动的必要制度环境,导致企业家供给不足,经济长期停滞。
董昀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理论》经济政策企业家供给经济学界
如何构建中国支付经济学被引量:3
2016年
曾几何时,支付清算体系只是金融体系当中不起眼的后台支持系统,并不为人所关注。支付清算研究也被视为缺少理论框架支撑的“旁门左道”,难入主流经济学家的法眼。
董昀
关键词:经济学家支付清算体系金融体系后台
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变革被引量:5
2021年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美国的打压持续升级"三重冲击",外加国内经济的"三期叠加",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方面,全球经济几乎停摆,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逆全球化"加剧;各国政策刺激力度空前,全球杠杆率大幅攀升。另一方面,面对"三重冲击"与"三期叠加",中国政府创造性应对,化危为机,不仅实现了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保持了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而且积极主动扩大金融开放,成为"大封锁"与"逆全球化"阴霾下的一抹亮色。
张晓晶张明董昀
关键词:杠杆率金融开放供应链金融变革主要经济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