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展

作品数:32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儿童
  • 10篇骨折
  • 8篇关节
  • 7篇髓内
  • 7篇股骨
  • 6篇肱骨
  • 6篇髋关节
  • 6篇骨干骨折
  • 5篇弹性髓内钉
  • 5篇髓内钉
  • 5篇髋关节脱位
  • 5篇脱位
  • 5篇关节脱位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骨细胞
  • 4篇股骨干
  • 4篇股骨干骨折
  • 4篇发育性
  • 4篇发育性髋关节

机构

  • 3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董展
  • 28篇楼跃
  • 22篇张志群
  • 22篇倪磊
  • 21篇林刚
  • 21篇刘飞
  • 20篇郑朋飞
  • 20篇唐凯
  • 19篇孙祥水
  • 12篇王磊
  • 5篇潘新华
  • 5篇郑鹏飞
  • 3篇王结果
  • 2篇王儒法
  • 2篇鞠黎
  • 2篇蒋立
  • 1篇喻文亮
  • 1篇朱雯
  • 1篇仲宇
  • 1篇范毓华

传媒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氏针操纵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比较应用克氏针操纵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技术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47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复位方式分为2组,A组25例采用克氏针操纵复位,B组22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分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结果。结果 47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18~23个月)。2组患儿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骨折分型、X线曝光次数、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克氏针操纵复位组与有限切开复位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3)mL和(17.4 ±4.1)mL,手术时间为(40.0 ±4.8)min和(51.4 ±9.4)min,住院时间为(6.5±1.7)d和(12.5±2.4)d,术后切口疼痛为2例和8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3.600、-4.936、-9.052,χ2=6.112,P均 〈0.05)。结论 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有限切开复位技术与克氏针操纵复位在骨折愈合时间与功能评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克氏针操纵复位技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复位选择。
刘飞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董展郑朋飞
关键词:股骨骨折儿童微创性髓内钉
异种关节软骨与MSCs体外共同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种子细胞获得方法,解决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软骨数量不足的困难。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诱导分化后与兔的关节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同培养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细胞表型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种细胞共培养4周后,混合培养显示正反馈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软骨细胞外基质、SOX9、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软骨细胞生成明显增加。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转化。
王结果董展郑朋飞楼跃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
儿童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探讨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新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疗效差异与可推广性.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O'BrienⅡ、Ⅲ型桡骨颈骨折1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6例,术后石膏固定6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12例,术后石膏固定3周,石膏拆除后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 18例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无畸形,在随访期无桡骨头过度生长,无桡骨头骨髓早闭及骨桥形成,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根据Tibone和Stoltz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评判,结果显示在治疗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方面,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较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美观性强的特点.结论 儿童明显移位的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具有一定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王磊楼跃唐凯潘新华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刘飞倪磊董展郑鹏飞
关键词:桡骨骨折儿童
降钙素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调控作用的体外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降钙素是强有力的破骨细胞抑制剂,可直接、快速而广泛地抑制骨吸收,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其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功能,推测降钙素对成骨细胞也有直接的作用。目的:体外观察降钙素对大鼠成骨细胞的药理作用,分析其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产生。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7-06/2008-05在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新生SD大鼠,分离培养颅骨成骨细胞。方法:取第2代成骨细胞进行分组实验:0.01μg/L降钙素组、0.1μg/L降钙素组、1μg/L降钙素组分别加入不同剂量降钙素进行干预,U0126+1μg/L降钙素组提前30min加入100μmol/L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U0126,并设空白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法分别检测降钙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矿化能力的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促骨形成关键基因核心结合因子a1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入0.01,0.1,1μg/L的降钙素干预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矿化能力以及核心结合因子a1mRNA的表达均随降钙素剂量增加而增强,且0.1,1μg/L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此外降钙素促进了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的表达(P<0.05)。U0126可阻断以上所有效应(P<0.05~0.01)。结论:降钙素可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调控促骨形成关键基因核心结合因子a1mRNA的表达,进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矿化能力。
郑朋飞董展王结果阎帅仲宇楼跃
关键词:降钙素成骨细胞蛋白激酶类转录因子
一种儿童骨科护理用伸缩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骨科护理用伸缩调节板,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有两个,所述魔术贴的两侧设置有十一个伸缩调节机构,所述伸缩调节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四十个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内侧安装有二十个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
董展张志群倪磊
文献传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FHN)的影响因素。方法 Kalamchi和MacEwen分型法评定AVFHN,总结DDH患者198例(232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2~3.5年,对可能发生AVFHN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2髋DDH中,59髋(25.4%)发生AVFHN。手术年龄、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情况及术中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3项因素与AVFHN有关(P〈0.05)。结论幼儿期接受手术、术前股骨头骺明显发育迟缓延迟及术中未行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是DDH术后发生AVFHN的主要影响因素。
刘飞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王磊董展郑朋飞
关键词:发育性髋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学龄期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胸锁乳突肌单极切断术加术后胸颈联合斜颈矫形支具固定4-6 月,治疗学龄期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65 例.手术平均年龄8 岁(6~14 岁).结果:本组65 例,随访时间...
孙祥水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王磊倪磊刘飞董展郑朋飞
共培养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研究发现共培养可诱导人源干细胞向特定细胞分化,但如何控制两种细胞间比例以最大效率获得目的细胞是研究中的难题。目的:观察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培养后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情况。方法:复苏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将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体外分离的兔软骨细胞按照2:1或3:1的比例共培养,并用100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进行诱导。在共培养14d,提取细胞RNA和蛋白质,实时定量PCR检测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共培养14d,共培养的细胞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的细胞。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比例相同时,加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提高细胞聚集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按3:1共培养更能促进细胞Ⅱ型胶原mRNA和蛋白及聚集蛋白多糖蛋白的表达;而按2:1共培养时,细胞聚集蛋白多糖mRNA表达更多。可见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可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且按3:1的比例共培养可获得更多的软骨细胞。
郑朋飞陈雷董展蒋立鞠黎王儒法楼跃
关键词: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软骨组织工程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S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l2月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68例,在骨科牵引床上复位,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顺行或逆行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不稳定性骨折患儿术后行髋人字石膏固定4周,去除石膏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68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0个月(6~3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1周(8~12周),无再骨折、骨不连的发生,髋、膝关节活动正常。出现钉尾激惹反应8例、肢体短缩2例、拔钉困难5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微创、避免骨折端2次损伤的优点,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移位明显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刘飞楼跃唐凯潘新华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王磊董展郑鹏飞
关键词:股骨骨折儿童弹性髓内钉骨折固定术
弹性髓内针在小儿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儿童肱骨干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针复位固定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 例肱骨干骨折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加肩外展家长固定治疗,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待X 线见骨痂形...
董展楼跃范毓华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刘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