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一洪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农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油菜
  • 2篇栽培
  • 2篇高产
  • 2篇高产栽培
  • 2篇春油菜
  • 1篇氮素
  • 1篇性状
  • 1篇选育
  • 1篇玉米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栽培技术
  • 1篇陕229
  • 1篇生长发育
  • 1篇苏玉9号
  • 1篇特征特
  • 1篇特征特性及栽...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夏玉米
  • 1篇夏玉米新品种

机构

  • 3篇连云港市农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赣榆县农业局

作者

  • 4篇董一洪
  • 1篇姜先梅
  • 1篇王兵
  • 1篇冷锁虎
  • 1篇王亚伦
  • 1篇鲍继友
  • 1篇梁希九
  • 1篇李明喜
  • 1篇胡样英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油料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夏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高产栽培及性状指标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本研究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的方法,以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了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优选出苏玉9号公顷产≥9000kg的栽培方案:公顷种植密度71817-89848株,纯氛用量303.0~364.5kg。产量结构指标为:公顷穗数68040~83610穗,穗粒数398.7-455.1粒,千粒重297.9~308.6g。同时提出了有关高产性状指标。
孙月轩朱礼雷姜先梅华国栋梁希九李建良董一洪胡样英鲍继友李为认朱新俭李保国
关键词:夏玉米苏玉9号栽培玉米
甘蓝型春油菜胚胎发育进程的观察被引量:4
1992年
试验表明春油菜的胚长、子叶长宽、胚轴长宽的变化基本同步,都呈现S形曲线,增长峰值出现在花后第14—15天,接近最大值的时间在花后第22—25天。胚干重在花后第28天增加最快,日增量达0.24mg.胚细胞数在花后第22天不再增加,此时胚干重仅为其最终胚重的1/5左右,而胚长已接近最大值,施用氮肥能使胚早期发育延缓,同时能防止胚珠退化,增加粒数,提高粒重。
董一洪冷锁虎朱耕如
关键词:胚胎发育氮素油菜甘蓝型
春油菜角粒发育的特性被引量:1
1996年
),生长峰出现在花后第6天,宽度的变化为一多项式方程,Y=1.0577+0.1403x+8.7231·10-3x2-5.1468·10-4x3+6.5734·10-6x4(r=0.9983),生长高峰出现在花后第7天,花后第33天为收缩高峰,胚珠直径的增长符合Y=2.1992/(1+2.9265e-0.1745x)(r=0.8695),花后第20天达最大值,生长峰值出现在花后第7天,与角果宽生长同步,说明胚珠的生长对角果的增宽起一定作用。胚珠中幼胚的生长发生最迟,在花后第11天方明显伸长,花后第16天生长最快,第22天接近最大值,其生长曲线方程为Y=3394.661/(l+427.204e-0.389x)(r=0.951)。花后第22天胚长达最大值,比冬油菜早5~7天,这种生长发育快,持续时间短,不利于产量的形成,据试验,后期增施氮肥,能有效地减缓生殖生长进程,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粒重,增加粒数。2果壳、珠心珠被及胚的干重变化开花舌,大量的干物质输入角果,其各部分的重量迅速曾加,以果壳增重最快,珠心珠被次之,胚增重最迟。果壳的干重增长遵循四次多项式方程Y=2.2585+1.87O2x+0.3005x2-0.0?
董一洪朱耕如
关键词:油菜角粒数粒重生长发育
小麦新品种陕2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995年
小麦新品种陕2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王兵,董一洪,王亚伦,李明喜,胡正军(连云港市农业局222000)(灌云县农业局)陕229小麦是陕西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该所的“7853”与“80356”杂交,经过冬季温室加代选育而成的.我市从1990年引...
王兵董一洪王亚伦李明喜胡正军
关键词:选育高产栽培栽培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