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红霞

作品数:23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交通流
  • 7篇元胞
  • 7篇元胞自动机
  • 7篇自动机
  • 6篇元胞自动机模...
  • 6篇智能交通
  • 6篇智能交通系统
  • 6篇自动机模型
  • 6篇交通系
  • 6篇交通系统
  • 4篇摄动
  • 4篇奇摄动
  • 4篇交通流模型
  • 4篇非线性
  • 3篇等式
  • 3篇微分
  • 3篇微分不等式
  • 3篇反馈控制
  • 3篇ITS
  • 3篇不等式

机构

  • 14篇宁波大学
  • 8篇上海大学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池州师范专科...
  • 1篇安徽机电职业...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宁波财经学院

作者

  • 23篇葛红霞
  • 5篇程荣军
  • 5篇戴世强
  • 3篇祝会兵
  • 3篇雷丽
  • 2篇董力耘
  • 2篇莫嘉琪
  • 2篇韩祥临
  • 1篇李志鹏
  • 1篇鲁圣洁
  • 1篇徐永实
  • 1篇张芳
  • 1篇刘玉霞
  • 1篇应新洋
  • 1篇邵黎霞
  • 1篇崔煜
  • 1篇罗文昌
  • 1篇赵永标
  • 1篇姜长元
  • 1篇冯秀芳

传媒

  • 7篇物理学报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应用数学
  • 1篇力学进展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工科数学
  • 1篇第十届现代数...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ITS应用改进的跟车模型及其扭结-反扭结孤立波(英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改进的跟车模型。应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得到稳定条件。结果表明考虑当前车前方以及后方多辆车的信息有利于增强交通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约化摄动法,在临界点附近推导出 modified Kortew...
李涛葛红霞冯苏伟
关键词:交通流跟车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上匝道合流处交替通行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上海市高架道路的上匝道合流处率先实施了交替通行的控制策略.以Fukui和Ishibashi提出的FI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为基础,对实施该策略前后的上匝道合流处分别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并对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高架路主线和上匝道的来流车辆较多时,交替通行控制可以大大改善高架道路交通;当交通流稀疏时,实施控制前后交通流状况基本不发生变化.
雷丽董力耘葛红霞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
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被引量:1
2001年
考虑了一类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 ,在适当假设下 ,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 。
葛红霞
关键词: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微分不等式存在性
改进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在Nagel-Schreckenberg模型(简称N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信息的新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其中考虑了有效间距及刹车灯的作用,并引入了可变安全间距的新概念.数值模拟表明:对于这种...
葛红霞戴世强
关键词: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刹车灯
文献传递
城市交通流建模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祝会兵葛红霞戴世强董力耘雷丽邵黎霞徐永实
围绕中国道路交通具有的混合、低速和平面这一典型特征,着眼于交通科学的基本问题,即从畅行状态到交通拥堵的形成原因、演化及其消散过程,分别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车辆跟驰模型、格子流体力学模型建立科学的、实用型的道路交通流模型,...
关键词:
关键词:道路交通工程交通流
斜坡道路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的格子流体力学模型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研究斜坡道路上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对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子流体动力学模型.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得到了改进模型的线性稳定条件,并利用约化摄动法得到了稳定性临界点附近的mKdV方程,用以描述交通密度波的演变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了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的交通流的演变过程,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坡度公路上考虑平均流量差预期效应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
魏麒常银银葛红霞程荣军
关键词:坡度反馈控制
基于诱导信息的交通流宏观模型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葛红霞应新洋鲁圣洁余寒梅沈飞英
中国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成为当前大城市中人们感触最深、影响最大、积怨最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城市效率和质量.解决交通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交通科学,以此指导交通工程实践.国内外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改善交...
关键词:
关键词:交通流非线性动力学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简介
2005年
交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8~19日在上海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主办,上大鼎正软件有限公司赞助.来自国内外20多个高校8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6位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研讨会发起人、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戴世强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葛红霞雷丽
关键词:交通科学应用数学开幕式学者
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耦合映射跟驰模型和交通拥堵控制被引量:20
2007年
基于智能交通诱导信息,提出一种改进的耦合映射跟驰模型,用于描述单车道的交通流动力学特性及其拥堵控制.利用反馈控制理论,给出了在头车速度发生变化时交通流保持稳定的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前方更多车辆的信息对交通流有致稳作用,亦即稳定性条件明显减弱.数值模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通过与他人相关工作的比较得知,考虑智能交通诱导信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交通拥堵.
韩祥临姜长元葛红霞戴世强
关键词:交通流智能交通系统
用两个重要方法处理一类奇摄动问题
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奇摄动常微分方程、非局部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和奇摄动非局部反应扩散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及渐近性态。在已构造出奇摄动问题形式渐近解的基础上, 运用微分不等式和不动点原理证明原问题的形式渐近解的一致有效性。值得指...
葛红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