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莹莹
- 作品数:51 被引量:30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四川芦山M_S7.0和汶川M_S8.0地震前地电场变化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应用四川芦山Ms7.0和汶川Ms8.0震中周围部分地电场观测台站的资料,主要利用地电场波形比较和极化方位变化两种方法,并结合观测台站的工作日志,对两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芦山Ms7.0和汶川M8.0地震前部分台站地电场波形出现变异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日变波形的畸变(如盐源台和泸沽湖台)和相应时段地电场频谱特性出现变化,这些变异基本上出现在震前1~2个月内;利用两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的日均值计算了部分观测台站的地电场极化方位,发现在震前地电场的极化方位出现了大幅变化,最大变化幅度达160°,最小变化幅度也有10°;初步研究还发现,两次地震前夕,震中周围部分台站极化方位的正向或反向延长线,相汇集的区域与地震的震中有一定联系;对于研究所得结果,从地震电信号的产生机制和震源特性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理论解释.
- 安张辉杜学彬谭大诚范莹莹刘君崔腾发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汶川M_S8.0地震前DEMETER卫星探测的离子温度变化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安张辉范莹莹刘君谭大诚陈军营郑国磊解滔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汶川Ms8.0大震陆基与空间电磁现象
- 在2008年5月22日,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Ms8.0大震。本次大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甘孜活动地块东缘龙门山NE向推覆构造。主震前约1.5个月在青藏高原西缘发生了新疆于田Ms7.3地震,主震后1个月内沿龙门...
- 杜学彬范莹莹刘君安张辉解涛谭大诚陈军营
- 关键词:汶川地震电磁现象动力学环境
- 青海都兰地电场地震异常统计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不同频率地电场观测出现异常现象已有相关报道,但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地震震级(能量)的相关性统计特征仍不清晰。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对都兰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使用滑动相关性方法对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与台站周围400 km范围内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青海玛多M S7.4地震前后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计算结果进行回溯性检验。结果表明:(1)都兰地电场不同频率成分不仅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现象,而且出现异常的频率与地震事件震级(能量)存在一定关联性:高频成分(3.4 h和8 h)与<5.0及≥5.0两个地震序列的地震事件均有关联性,其中与<5.0在震前约25(±5)天、10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与≥5.0在震前约55天、35天、15天和5天相关性异常显著,而低频成分(24 h)则仅与≥5.0地震序列中的地震事件在约55、35、20及5天左右出现较强的相关性;(2)玛多M S7.4地震前,都兰地电场低频成分(24 h)的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在地震前约55(±5)、20(±5)天左右出现明显异常现象,其出现的时间与相关性统计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原因可能是孕震断层与日、月潮汐作用相互耦合。地电场低频成分与中强震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对破坏性地震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但要厘清地电场地震异常的统计特征,则需要积累更多观测资料和典型震例。
- 付阿龙安张辉范莹莹范莹莹吴优
- 关键词:地电场小波变换
- DEMETER卫星磁场波形数据分析方法初探被引量:6
- 2011年
- 为充分利用法国DEMETER地震电磁卫星中心提供的磁场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详细介绍了峰度演化方法,并对峰度演化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将峰度演化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前后DEMETER卫星所记录到的实际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所采用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处理DEMETER卫星记录到的磁场波形数据;汶川地震发生之前较长时间段内,磁场数据的峰度随时间的变化较为平缓,从地震发生前10天开始,其峰度演化在距离震中最近位置时刻附近出现尖峰现象,预示着有外部场源的信号的介入,这种现象在地震发生以后较长时间段内一直存在,这与此次地震的临震和余震对应较好,在对磁场的影响进行排除后,更进一步增强了尖峰现象和地震之间的联系。
- 安张辉谭大诚陈军营范莹莹刘君解涛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玉树Ms7.1地震前山丹、古丰台的电磁现象
- <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Ms7.1地震,本次大震及其强余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地块南的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和北缘分布有中国地震局建设的几十个电磁观测台,其中包括地电阻率、地电场...
- 范莹莹安张辉刘君
- 文献传递
- 地电场相对变化研究
- 在孕育过程和发震时产生地震电磁信号现象,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同.随着我国大陆近些年一些大震的发生,从事地电场观测相关研究的人员,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发现了与地震联系比较紧密的异常现象.但是,这些方法的易操作性有一...
- 安张辉范莹莹刘君王建军高悦
-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电场电磁信号
-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地电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甘肃省平凉台、四川省成都台和云南省元谋台地电场观测资料进了分析研究.为增强对研究结果的说服力,还对平凉、成都和元谋地电场观测台站在正常时段变化情况,与地震发生前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成都地电场观测台站在芦山Ms7.0和汶川Ms8.0地震前的变化情况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①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能够对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有效处理,处理结果简单直观;②在芦山地震前1~2个月地电场时频图出现能量增强现象,出现变化的周期范围约为90~1400 h,能量最小变化幅度有3个数量级,最大变化幅度达到6个数量级;③通过上述三个地电场观测结果的对比,以及成都地电场观测结果的类比方式,大大提高了分析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讨论部分,对地电场观测中能够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性,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 安张辉杜学彬范莹莹刘君谭大诚崔腾发陈军营王建军
-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地电场
- 芦山M_S7.0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甘肃地区部分台站地电场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应用2013年芦山MS7.0与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中周围的平凉等3个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在时间域、频率域内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芦山地震、岷县漳县地震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平凉台记录到显著的地电场异常变化。2利用最大熵谱估计方法计算平凉、松山、古丰台在芦山地震以及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后地电场观测数据,得到在上述两次地震前均发生地电场功率谱密度(特别是低于4×10-3 Hz频段的成分)增大的现象,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部分测向谱密度增大现象消失。3距离震源区越近,地震发生前后功率谱密度异常变化越明显,长短极距相关性越差,初步分析认为此现象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在震源孕育、发生过程中,台站所在位置地下介质形变激发宏观电磁辐射造成的。
- 范莹莹杜学彬谭大诚安张辉刘君王建军
- 电磁扰动与空间电磁现象比对研究
- 范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