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涛 作品数:75 被引量:43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及技巧 2023年 自200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的应用后,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系统凭借其固有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医患的欢迎。目前,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外,国内外还有多种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研发中,部分系统已经获批临床应用。 林珊珊 范江涛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 妇科手术 血清IL-8、TNF-α及宫颈UU/CT感染与先兆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IL- 8、TNF -α及宫颈UU/CT与先兆流产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80例病人,分为先兆流产组(47例)和正常早孕组(33例),均抽取静脉血送检血清IL- 8和TNF- α;②先兆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采集宫颈分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DNA;③对于宫颈分泌物UU/CT阳性的先兆流产病人给予抗生素(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 8、TNF -α的变化;④随访经红霉素治疗成功的病人至分娩。结果:①先兆流产病人与正常早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6 .60%和21. 21%(P<0 .01);②经抗生素治疗的先兆流产病人,治疗前后血清IL- 8、TNF -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 01);③随访用红霉素治疗的先兆流产病人,足月分娩新生儿未发现异常。结论:①先兆流产与感染的关系密切;②IL- 8和TNF -α可以作为先兆流产的监测指标。 范江涛 龙凤宜 李建华关键词:先兆流产 IL-8 TNF-Α 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和预后分析 2021年 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早期子宫颈癌的规范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115例IA1 -IIA1期(2009年FIGO分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阴道切缘、神经束侵犯、子宫下段受累等因素),回顾性分析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预后。结果:115例患者17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4.7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浸润、阴道切缘、累及子宫下段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543 ,95%CL=1.245-16.578)。本研究的早期子宫颈癌术后5年生存率92.2%,临床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颈癌生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较低,脉管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脉管浸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有关。 廖婕洁 范江涛关键词:早期子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高危因素 预后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组织与血清中YKL-40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7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血清中YKL-40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YKL-40的表达;分析其在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并分析血清YKL-40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术前血清YKL-40浓度(157.2μg/L,76.0~301.2μg/L)明显高于子宫肌廇组(86.6μg/L,69.3~183.6μg/L)及正常组(86.2μg/L,52.1~201.1μg/L)(P均<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患者组织中YKL-40表达阳性率(34.1%,14/41)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11.1%,3/27)(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YKL-4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63.4%vs 34.1%,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前血清YKL-40浓度与FIGO分期、组织分级、细胞冲洗液阳性、血清CA125浓度及YKL-40组织表达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与FIGO分期(P<0.05)及组织分级(P<0.01)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诊治中,检测YKL-40有一定临床意义,其来源可能不局限于肿瘤细胞。 申平 范江涛 司晓辉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诊治妇科恶性肿瘤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寻找特异性的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判断预后和治疗后随访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值、分化、凋亡以及血管形成和组织重塑关系密切。YKL-40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有特异性表达,其血清水平与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患者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多种妇科肿瘤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就其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作综述。 范江涛 李力关键词:妇科肿瘤 肿瘤标志物 预后 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后再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205例行输卵管妊娠腹腔镜切开取胚术的有生育要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患者术后1~2个月行HSG,对照组110例患者术后未行HSG。随访两年,统计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EP)、继发性不孕的发生率。结果:宫内妊娠率:观察组69.5%,对照组5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EP率:观察组15.8%,对照组2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率:观察组14.7%,对照组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切开取胚术后行HSG可以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性,指导患者后续治疗及试孕,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不孕症的发生。 樊慧流 范江涛 韦红兰 陈红燕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子宫输卵管造影 再次妊娠 子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时机选择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LEEP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时间间隔分为4组T1<1周(48例)、1周≤T2<2周(30例)、2周≤T3<6周(49例)、T4≥6周(136例)。比较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改变、手术路径(开腹组vs微创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抗生素使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探索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间隔(P=0.001)、HPV感染(P=0.002)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影响。手术时间间隔T1<1周(OR=3.778,95%CI为1.748~8.166,P=0.001),1周≤T2<2周(OR=5.218,95%CI为2.106~12.925,P<0.001)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宫颈浸润癌患者住院天数对手术时间间隔的选择存在影响。宫颈浸润癌患者不同手术时间间隔生存预后、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时间间隔应考虑在子宫颈锥切术后6周进行。宫颈浸润癌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需结合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经过术者的综合评估后选择最佳时机进行个体化选择。 杨冰 范江涛关键词:子宫颈锥切术 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HPV16型重组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果 被引量:3 2005年 背景与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密切相关,其中以HPV16为主。本研究以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为载体,构建共表达HPV16L1、L2、E67蛋白的重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并检测其免疫效果。方法以痘苗病毒为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共表达HPV16L1、L2、E67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NTVJE67CKL1L2。用该病毒免疫C57BL/6小鼠后,检测其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以TC-1肿瘤细胞攻击经免疫后的小鼠,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经斑点杂交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有L1、L2、E6、E7基因插入;经Westernblot检测,重组病毒能稳定表达HPV16L1、L2、E67蛋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NTVJE67CKL1L2在C57BL/6小鼠体内可诱发L1、L2、E67特异性抗体产生;可诱发产生针对TC-1细胞的特异性的CTL反应;加强免疫后的小鼠能耐受1×104个TC-1肿瘤细胞的攻击。结论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NTVJE67CKL1L2可以作为对HPV16相关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免疫治疗的候选疫苗。 黄薇 田厚文 任皎 范江涛 赵莉 阮力关键词:宫颈肿瘤 乳头状瘤病毒 痘苗病毒载体 疫苗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不同基因疫苗联合免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索联合免疫策略在预防和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相关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在C57BL/6动物模型中,观察了表达HPV16基因的融合蛋白L2E7疫苗和重组痘苗病毒mE67疫苗的不同联合免疫方式在预防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中的作用。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评价它们在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我们发现以HPV16 L2E7融合蛋白+佐剂(CpG)初免,用重组痘苗病毒rVVmE67加强免疫的联合免疫方式在C57BL/6小鼠实验中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HPV16相关肿瘤的攻击。ELISPOT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E749-57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效应T细胞。CTL检测同样反应出这种联合免疫方式所诱发的CTL细胞可以有效识别并杀伤含HPV16 E6/E7的靶细胞。结论以HPV16 12E7融合蛋白+CpG初免,用重组痘苗病毒rVVmE67加强的联合免疫策略可以有效防治HPV16相关肿瘤,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范江涛 赵莉 陈心秋 任皎 张卉 阮力 田厚文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联合免疫 疫苗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广泛子宫切除(RRH+RPL)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学习曲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组织病理活检确诊宫颈癌,ⅠA~ⅡA期的40例行RRH+RPL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累积和分析法对达芬奇机器人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结果CUSUM学习曲线最佳拟合模型为三次方曲线,拟合方程为累积和分析法(CUSUM)(min)=-0.005X3-0.971X2+48.905X-110.905(X为手术例数),R^2=0.945。拟合曲线在手术例数累积至第21例时跨越顶点,以此将学习曲线分成A、B两个阶段,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CUSUM分析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学习曲线分为学习提高、熟练掌握两个阶段。 陈琰 范江涛 陈思邦 苏童烨 黄小冰 梁爽关键词:宫颈癌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