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征 作品数:19 被引量:7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学 更多>>
非耐药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对非耐药(DS)及耐多药(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某医院及某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DS肺结核患者20例,MDR肺结核患者15例)以及医院同期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DS肺结核组、MDR肺结核组及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CD3+[(1 426±485)/μL]、CD4+[(825±306)/μL]、CD8+T淋巴细胞[(516±213)/μL]绝对值最高,MDR肺结核组最低[分别为(746±358)/μL、(461±204)/μL、(213±101)/μL]。3组间IFN-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浓度[(65.04±36.31)pg/mL]最高,MDR肺结核组[(23.32±14.04)pg/mL]最低。3组间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痰菌阳性肺结核及MDR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血清IFN-γ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下降可能促进了结核病情进展,且可能为耐药肺结核形成的原因之一。 何纲 丁佩佩 甄沛林 李秀娟 伍金华 汤志强 胡长征 吴兴柳 陈晓华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140例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A组和联合用药B组。A组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加服拉米夫定100mg/d,B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时,服恩替卡韦0.5mg/d,所有患者均治疗2年。治疗前、治疗0.5、1、1.5和2年分别检测HBV-DNA和AL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ALT水平均显著降低,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显著增加,而联合用药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优先考虑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胡长征关键词: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耐药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和IL-17A水平检测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白细胞介素(IL)-17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取HIV/HCV共感染者、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健康人各3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数量和Th17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水平。结果 HI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分别为(310.23±114.35)个/μl和(218.42±112.47)个/μl,均较健康人明显降低[(735.46±121.52)个/μl,P<0.05],HIV/HCV共感染者较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更低(P<0.05),HC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为(719.47±123.72)个/μl,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IV感染者Th17百分比和IL-17A水平分别为(2.48±0.90)%,和(25.18±12.63)pg/ml,均较健康人显著降低[(3.95±1.23)%和(39.15±16.30)pg/ml,P<0.05],HCV感染者Th17百分比和IL-17A为(5.48±0.90)%和(45.24±15.72)pg/ml,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而HIV/HCV共感染者Th17百分比为(1.76±0.42)%,IL-17A为(16.49±7.54)pg/m L,均显著低于HIV感染者[(2.48±0.90)%和(25.18±12.63)pg/m L,P<0.05]。结论合并HCV感染可能通过影响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A进一步影响HIV患者的免疫功能。 丁佩佩 何纲 陈晓华 甄沛林 吴兴柳 胡长征关键词: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A 江门市120例静脉吸毒者HBV、HCV和HGV感染状况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了解静脉毒瘾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广东省江门市120例静脉毒瘾者血浆的HBV、HCV和HGV的标记物进行了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c,抗-HBe,抗-HBs,抗-HC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V RNA。结果 120例静脉毒瘾者中HBsAg阳性有13例(10.83%),抗-HBs阳性41例(34.71%),单项抗-HBc阳性7例(5.83%),抗-HCV阳性89例(74.17%),HGV RNA阳性28例(23.33%)。13例HBsAg阳性中9例抗-HCV阳性,3例HGV RNA阳性;7例单项抗-HBc阳性中5例抗-HCV阳性,2例HGV RNA阳性;28例HGV RNA阳性中20例抗-HCV阳性;2例HBsAg、抗-HCV、HGV RNA同时阳性。结论 静脉毒瘾者是HCV和HGV的高危感染人群;HBV,HCV和HGV三种病毒的感染之间在静脉毒瘾者中无相关性。 胡长征 葛炳任 李刚关键词:静脉毒瘾者 丙型肝炎病毒 庚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联合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6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慢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连用48周,同时予山豆根注射液4mL/d肌内注射,连用12周;对照组82例单纯口服拉米夫定48周。于治疗第12、24、48周及停药12周后分别检测两组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定量、ALT等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第48周及停药后12周ALT的复常率分别为92%和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和51%(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第12、24、48周及停药后12周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29%、31%、42%和35%,均高于对照组的7%、10%、17%和15%(均为P<0.05);治疗组治疗第48周及停药后12周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7%和81%,高于对照组的69%和48%(均为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乙肝比单用拉米夫定能更有效地使ALT恢复正常,并能降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和明显提高HBeAg阴转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长征关键词:拉米夫定 联合用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药物不良反应 江门市120例静脉毒瘾者HBV,HCV,HG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了解静脉毒瘾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广东省江门市 12 0例静脉毒瘾者血浆HBV ,HCV和HGV的标记物进行检测 ,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 ,抗HBcAb ,抗HBeAb ,抗HBsAb ,抗HCV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GVRNA。结果 :12 0例静脉毒瘾者中HBsAg阳性 13例 (10 83% ) ,抗HBsAb阳性 41例 (34 17% ) ,单项抗HBcAb阳性 7例 (5 83% ) ,抗HCV抗体阳性 89例 (74 17% ) ,HGVRNA阳性 2 8例 (2 3 33% )。 13例HBsAg阳性中 9例抗HCV阳性 ,3例HGVRNA阳性 ;7例单项抗HBcAb阳性中 5例抗HCV抗体阳性 ,2例HGVRNA阳性 ;2 8例HGVRNA阳性中 2 0例抗HCV抗体阳性 ;2例HBsAg、抗HCV抗体、HGVRNA同时阳性。结论 :静脉毒瘾者是HCV和HGV的高感染人群 ;HBV 。 胡长征 葛炳任 李刚关键词:静脉吸毒 病毒性肝炎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中国HIV感染者IL-7/IL-7R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中国HIV感染者IL-7/IL-7R的影响.方法 选取HIV感染者3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对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1年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浆IL-7水平、CD4+、CD8+T细胞上IL-7R(CD127)的表达、CD4+T细胞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HIV感染者治疗前血浆IL-7水平[(8.98±3.77) pg/ml]较健康人群[(3.84±0.86)pg/ml]升高(P<0.05),CD4+T细胞[(202.65±121.54)个/μl]、CD4+ CD127+T细胞[(60.25±11.75)%)]及CD8+CD127+T细胞[(46.27±12.10)%]则较健康人群[(766.99±103.21)个/μl、(76.89 ±20.01)%、(81.27±12.35)%]下降(P<0.05).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血浆IL-7水平[(5.55±1.35) pg/ml]较治疗前下降(P<0.05),CD4+T细胞[(450.58 ±152.85)个/μl]、CD4+ CD127+T细胞[(69.82±15.24)%]及CD8+ CD127+T细胞[(59.23±14.73)%]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仍未能达到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ART可以使HIV感染者血浆IL-7水平及T淋巴细胞上CD127表达较治疗前恢复,但仍不能达到健康人群水平. 何纲 甄沛林 丁佩佩 陈晓华 梁少群 吴兴柳 胡长征关键词:HIV感染 代谢 白细胞介素7 病毒性肺炎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病毒性肺炎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分为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其中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34例,中医辨证治疗组31例。中医辨证治疗组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推荐中药处方分为湿郁肺脾型、湿热蕴毒型、肺脾气虚型3型辨证治疗。治疗中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咽痛、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及鼻咽、口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N基因及OFR基因(连续两次,采样间隔24小时)CT值≥35时间。结果: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在退热,缓解咽痛、鼻塞流涕时间方面与中医辨证治疗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缓解咳嗽咳痰时间方面,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为(3.7±1.8)天,中医辨证治疗组为(5.2±1.9)天,两组比较P<0.05,t=2.45;病毒核酸N基因及OFR基因CT值≥35时间方面,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为(15.0±5.4)天,中医辨证治疗组为(18.8±7.7)天,两组比较P<0.05,t=2.32,病毒性肺炎方治疗组稍优于中医辨证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肺炎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在退热,缓解咽痛、鼻塞流涕方面与辨证治疗相当,缓解咳嗽咳痰及核酸转阴时间方面较辨证治疗有一定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张双胜 左万里 范发才 李影捷 胡长征 陈晓东 束明慧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PD-1在HIV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HIV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的特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江门市医院就诊的单纯HIV感染者30例(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29例(B组)、HIV合并肺结核患者29例(C组)、健康对照组30例(D组),检测各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HIV病毒载量、CD4+T和CD8+T淋巴细胞上PD-1及PD-L1表达水平,各组进行比较。结果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方面,C组[(175.34±52.16)/μl] 丁佩佩 何纲 陈晓华 甄沛林 吴兴柳 胡长征关键词:HIV 肺结核 程序性死亡分子1在药物敏感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及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药物敏感(DS)肺结核初治患者20例(DS 组)、住院耐多药(DR)肺结核患者15例(DR 组),另外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2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的CD4+、CD8+ T 淋巴细胞上 PD-1的表达及γ干扰素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多个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 H 检验,配对样本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signed-rank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检验。结果治疗后,DS 组(CD4+ T 淋巴细胞:15.99%比21.59%;CD8+ T 淋巴细胞:11.86%比18.52%)、DR 组(CD4+ T 淋巴细胞:26.64%比35.47%;CD8+ T 淋巴细胞:29.64%比34.56%)PD-1阳性表达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DS 组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50.65 ng/L 比32.31 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DR 组治疗前后(22.26 ng /L比20.03 n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DS 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CD4+ T 淋巴细胞PD-1阴性表达率与γ干扰素水平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 =-0.510;治疗后:r =-0.520;均 P<0.05)。结论 PD-1对 DS 患者的 T 淋巴细胞功能有调节作用,尤其在 CD4+ T 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中扮演关键角色。但 DR 肺结核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可能更加复杂。 何纲 丁佩佩 甄沛林 伍金华 李秀娟 汤志强 胡长征 吴兴柳 陈晓华 唐小平关键词: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