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景杰

作品数:128 被引量:43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扇贝
  • 27篇栉孔扇贝
  • 19篇微卫星
  • 17篇育种
  • 16篇微卫星标记
  • 14篇国家自然科学
  • 14篇刺参
  • 13篇养殖
  • 12篇自然科学基金
  • 1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2篇仿刺参
  • 10篇对虾
  • 10篇基因
  • 9篇华贵栉孔扇贝
  • 8篇性状
  • 8篇亲贝
  • 8篇侧翼序列
  • 7篇虾夷扇贝
  • 7篇分子标记
  • 7篇贝类

机构

  • 99篇中国海洋大学
  • 22篇国家自然科学...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辽宁省海洋水...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海洋水...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作者

  • 126篇胡景杰
  • 90篇包振民
  • 23篇汪小龙
  • 21篇黄晓婷
  • 16篇王师
  • 16篇陆维
  • 15篇胡晓丽
  • 13篇战爱斌
  • 13篇汪波
  • 12篇陈领
  • 12篇陈刚
  • 11篇杜生明
  • 11篇张玲玲
  • 9篇彭薇
  • 9篇陈越
  • 8篇惠敏
  • 8篇王孟强
  • 8篇任红艳
  • 7篇李宁
  • 7篇王珏

传媒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中国科学基金
  • 5篇海洋与湖沼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水产学报
  • 3篇海洋科学
  • 3篇海洋学报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高技术通讯
  • 2篇水产科学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19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6篇2010
  • 11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生代晚期昆虫化石系统研究获得新进展
2010年
我国北方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及各类昆虫化石种类极为繁多,在世界古昆虫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昆虫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处于早期代表绝灭、新生类型层出不穷的大转折时期。传粉昆虫不仅对当时虫媒植物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现生传粉昆虫的形成和演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陈领胡景杰
关键词:中生代晚期昆虫化石传粉昆虫虫媒植物绝灭
雌性虾夷扇贝与雄性栉孔扇贝杂交子代及其亲本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滴片法制片-吉姆萨染色对雌性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与雄性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杂交子代及其双亲的核型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在扇贝杂交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细胞遗传学现象,结果表明,栉孔扇贝染色体核型2n=38=6m+10sm+22st;虾夷扇贝染色体核型2n=38=6m+10sm+16st+6t;两者杂交子代染色体数目2n=38,但其染色体组型不符合预期型,不是简单地由两个亲本各自一套染色体组型组合而成,呈现出复杂的形态多态性,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明显增多.
赵洋包振民毕克黄晓婷王珏胡景杰杨爱国
关键词: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核型
海洋鱼类肝、鳃组织细胞核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鱼类肝、鳃组织细胞核的提取方法,属于细胞核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洋鱼类肝、鳃组织细胞核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织裂解:取海洋鱼类的组织,加入NE1裂解液中破碎并裂解,...
胡景杰栗昕叶质包振民汪玉芬刘佳龙
一种栉孔扇贝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栉孔扇贝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气干法在载玻片上进行栉孔扇贝染色体制片;然后根据待定位基因序列,进行在线引物设计并合成引物;再对rRNA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先利用连接酶处理载有染色体的载玻片,再对...
黄晓婷胡晓丽王师张玲玲孟庆磊王珊包振民胡景杰
文献传递
仿刺参EST微卫星的筛查
卢超彭薇杜慧霞周遵春胡景杰
关键词:仿刺参微卫星EST
大型藻酶解单细胞用于贝类育苗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用海藻工具酶将紫菜和裙带菜解离成单细胞作为饵料对海湾扇贝亲贝和幼体、魁蚶亲贝和皱纹盘鲍稚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海湾扇贝亲贝全喂紫菜细胞其效果与喂全微藻的效果相近 ,亲贝都能成熟 ,排放精卵和正常胚胎发育。微藻与紫菜细胞混合投喂可加速性腺发育 ,性腺指数较高。全喂紫菜细胞能够满足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但变态率、生长率较全喂微藻和混合投喂的低。 (2 )紫菜细胞和微藻分别或混合投喂魁蚶亲贝 ,都能满足亲贝的性腺发育 ,进行正常受精、孵化和变为D形幼体。 (3 )用裙带菜细胞投喂稚鲍与人工配合饵料比较 ,能显著提高稚鲍的存活率。研究表明 ,由大型藻生产单细胞饵料 ,在海产动物育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戴继勋胡景杰王海韩宝芹杨堃峰刘秋明
关键词:酶处理贝类育苗
一种凡纳滨对虾表型数据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表型数据测定方法,收集凡纳滨对虾的侧视图图像和俯视图图像后利用GCN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分割出凡纳滨对虾身体的不同部位,得到不同部位所占像素的大小;根据预先在容器中计算出参照物的单位...
邵雪源曾启繁刘梦然汪波王浩胡景杰王师包振民
文献传递
三种扇贝种间血液生理指标比较及热胁迫对栉孔扇贝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3年
为了比较3种扇贝血液中的K^(+)、Na^(+)、Ca^(2+)和Cl−浓度,血氧(pO_(2))和血二氧化碳(pCO_(2))气体分压及血液酸碱度(pH)的差异情况,实验利用血气分析仪对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海湾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扇贝的血液生理指标呈现显著的物种差异,其中栉孔扇贝血液的K^(+)浓度[(15.74±1.47)mmol/L]、Na^(+)浓度[(388.07±11.38)mmol/L]、Cl^(−)浓度[(462.43±6.88)mmol/L]和pO_(2)[(140.13±15.35)mmHg]最高。此外,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Ca2+浓度和pCO_(2)含量较高,而海湾扇贝的pH最高。对相同月龄不同大小栉孔扇贝血液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栉孔扇贝的血液pH值与其壳高呈正相关(r=0.611),而生理指标与壳高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栉孔扇贝血液的Ca2+浓度显著增加,而pO_(2)显著下降,K^(+)、Na^(+)和Cl^(−)浓度先升高后恢复到初始水平,而pH和pCO_(2)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为贝类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也为贝类生理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崔畅杨祖晶窦峥陆维邢强黄晓婷胡景杰胡景杰
关键词:扇贝栉孔扇贝酸碱平衡热胁迫
一种东星斑分子溯源选择育种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东星斑分子溯源选择育种方法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东星斑分子溯源选择育种方法,结合国内东星斑等鱼类育种现状,实现对现存的连续多代样本进行低成本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分子溯源分析它们的亲缘关系,完成对连续多代鱼类亲缘...
胡景杰包振民汪波曾启繁王扬帆吴绍轩韩文韬
一种生产具有雌核发育特征扇贝和快速建立扇贝纯系的方法
一种生产具有雌核发育特征扇贝和快速建立扇贝纯系的方法。选取个体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不同物种的扇贝,调整雌雄亲本扇贝的成熟周期,使其同步成熟,再通过阴干刺激亲贝产生精子和卵子,将异种精卵受精,得到3%-20%的具有雌核发育...
包振民陈刚胡景杰汪小龙潘杰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