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国玉

作品数:63 被引量:261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3篇大豆
  • 14篇栽培
  • 13篇花叶
  • 13篇花叶病
  • 13篇花叶病毒
  • 12篇选育
  • 12篇栽培技术
  • 12篇大豆花叶
  • 12篇大豆花叶病
  • 12篇大豆花叶病毒
  • 11篇抗性
  • 9篇品种选育
  • 9篇大豆新品种
  • 8篇夏大豆
  • 8篇基因
  • 7篇选育及栽培技...
  • 7篇抗病
  • 7篇分子标记
  • 7篇高蛋白
  • 7篇SMV

机构

  • 63篇安徽省农业科...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安徽省龙亢农...

作者

  • 63篇胡国玉
  • 55篇黄志平
  • 50篇李杰坤
  • 43篇张磊
  • 36篇王大刚
  • 29篇张丽亚
  • 27篇吴倩
  • 24篇胡晨
  • 13篇周斌
  • 5篇杨勇
  • 5篇王维虎
  • 4篇王维虎
  • 3篇陈培
  • 2篇李华伟
  • 2篇智海剑
  • 2篇李凯
  • 2篇黄晓荣
  • 2篇田震
  • 1篇刘成江
  • 1篇李楠

传媒

  • 15篇大豆科学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大豆科技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第24届全国...
  • 2篇第十届全国大...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2013年中...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症青综合危害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近年来大豆症青在黄淮海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且呈愈发严重趋势,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成熟期后,部分或全部豆荚未鼓粒或鼓粒不完全,豆荚、叶片和茎秆等一直保持绿色的症状。根据前人报道及调查分析发现,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的主要症状类型有无症状整株症青、矮缩症青和部分复合症青3种类型。本文根据不同症状类型分析了导致不同症状大豆症青的危害因子。综合分析认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除部分地区与气候异常或土壤营养失衡有关外,主要是由大豆病毒和虫害协同侵染所致。此外,针对主要危害因子提出大豆症青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主要从品种改良、种衣剂拌种、农药化肥优化、土壤改良等方面进行实施。
王大刚于国宜陈圣男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病毒虫害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抗斜纹夜蛾资源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近年来斜纹夜蛾已发展为影响大豆生产的世界性虫害。对大豆抗斜纹夜蛾种质资源进行鉴定是开展抗虫育种的基础。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祖先种,遗传多样性远远超过栽培大豆,从野生种质中发掘斜纹夜蛾抗性资源可以拓宽抗虫育种遗传基础。采用室内喂养斜纹夜蛾幼虫的方法,以幼虫重和蛹重为指标,鉴定了35份野生大豆和20份栽培大豆对斜纹夜蛾的抗性。结果显示:不同种质饲喂下,幼虫重、蛹重和幼虫历期在种质间差异极显著,遗传变异幅度较大,幼虫重和蛹重极显著相关。采用标准品种分级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划分,从55份供试资源中筛选出6份高抗种质,均来自野生大豆;5份高感材料,1份来自野生大豆。本研究为大豆抗斜纹夜蛾育种提供了原始材料,同时有助于大豆抗虫遗传研究与新基因发现。
吴倩黄志平蒋成功李智于伟李杰坤胡国玉张丽亚张磊
关键词: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斜纹夜蛾抗性鉴定
安徽省夏大豆产量及限制因素分析
2023年
为研究安徽省夏大豆产量限制因素,探索大豆增产途径,本文基于2016-2021年安徽省夏大豆品比试验,研究夏播大豆产量表现,以及气候、病害等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夏大豆品比试验的年度平均产量为2180.6~2826.4 kg/hm^(2),高于近年安徽省大豆生产的平均单产水平(1500 kg/hm^(2));高产年份7月下旬(开花期)的平均气温低于低产年份相同时间段气温,且没有出现日最高气温超过35℃、以及日平均气温超过30℃的高温天气;高产年份7月中旬和7月下旬的平均降雨量大于低产年份同时间段降雨量;试验期间发生秋旱的概率9月上旬>8月下旬>8月中旬;因气候及病虫害的影响,有11.1%试验点次没有获得有效的试验结果,不同年份中,最低产试验点产量比年度平均试验产量减产13.6%~36.3%。多变的过渡性气候及病害频发是影响安徽省大豆产量的主要原因。7月下旬的高温天气及9月上旬的秋季干旱是安徽省大豆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发生在大豆花期的高温可能是本地区大豆“症青”发生的诱导因子之一。安徽省大豆增产需要从提高品种耐逆性、优化种植技术及完善水利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
胡国玉夏英萍杜祥备陈金华李杰坤王大刚吴倩王维虎杨勇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产量
高产高蛋白大豆皖豆28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介绍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皖豆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豆28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6年以濮90-1为母本,宝9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和试验示范情况。[结果]皖豆28参加2005~2006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55.6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4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7 d,单株有效荚数35.2个,百粒重22.1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结论]皖豆28是高产、大粒、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张丽亚李杰坤黄志平胡晨胡国玉周斌张磊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黄淮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划分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5
2013年
为促进大豆品种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科学引种,以13个分属MG(maturity group)II^MGV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通过2年3点对比试验,对95份次的黄淮大豆产区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系)的生育期组进行了鉴定和划分。所有品种(系)均在安徽怀远试验点夏播,部分品种(系)于2012年在合肥试验点夏播。结果表明:除PI561400在2012年合肥点收获时未成熟外,其余12个北美标准品种在2年3点的试验中均能正常成熟,95份次试验品种(系)的生育期组介于MGII^MGV。怀远点2年试验品种(系)中生育期组属MGIII的最多,有36份次,占试验品种(系)的37.9%,属MGII和MGIV的分别为29和21份次,占30.5%和22.1%;21份合肥点的试验品种中有11份与怀远点的归属相一致,有10份晚1~2个生育期组。其中,黄淮大豆产区主推品种中黄13和皖豆28在2年3点的试验中生育期日数分别为94~96 d和97~100 d,分别属MGII和MGIII。所划分结果可为全国的大豆生育期组系统的建立和新育成品种的种植区域提供参考。
王大刚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于国宜张磊
关键词:大豆
1983-2019年安徽省夏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通过对105份安徽省1983-2019年培育的夏大豆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普通夏大豆品种有100份,占95.24%,杂交夏大豆有5份,占4.76%。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有效分枝,全生育期和蛋白质脂肪总量变异幅度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r=-0.318),与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r=0.269)。蛋白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86),与蛋脂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9)。百粒重、产量和脂肪含量随年份更替均呈极显著上升,年平均升高量分别为0.06 g、16.59 kg·hm^(-2)和0.02%;全生育期变化不大,株高、有效分枝、蛋白含量和蛋脂总量以年平均0.23 cm、0.03个、0.07%和0.05%呈极显著下降趋势。2007-2019年安徽省审定的64份大豆品种对SMV优势株系SC3和SC7抗性均达到高抗和抗病的分别有3和11份,占比分别为4.69%和17.19%,属于抗病型(高抗+抗病)和中间型(中抗+中感)的品种数分别为28和35份,占比为43.75%和54.69%。显著性分析发现对SMV具有抗病型和中间型的品种其平均产量和蛋脂总量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在进行高产育种的同时,协同改良品种的抗病性与品质是安徽省大豆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王大刚陈圣男于国宜李杰坤韩千笑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夏大豆抗性
大豆新品种皖豆29号的选育
黄志平李杰坤张磊胡晨胡国玉
该项目针对黄淮海地区发展高产大豆的需求,利用大豆基因重组和性状互补原理,用蒙9339(来源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中豆20(来源于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和海南加代技术手段,成功选育出高产高蛋白新品种。项目其...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高蛋白杂交大豆“杂优豆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2
2013年
为筛选高蛋白杂交大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99071测交组配杂交组合。该杂交组合2007~2008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666.85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1%;2009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80.10 kg/hm2,比对照增产0.79%。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5.12%,粗脂肪含量18.10%,属高蛋白杂交大豆。该品种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早中熟品种种植。
黄志平李杰坤张磊胡国玉胡晨张丽亚
关键词:杂交大豆高蛋白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
为明确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SC4株系的基因位点R_(SC4)(resistance to SMV strain SC4,R_(SC4))的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在大豆不同抗性品种中的序列结构特征和保守结构域,以齐黄1号、科丰1号、大白麻和南农1138-2共4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通过基因克隆获得大豆Glyma.14G20470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和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大豆Glyma.14G204700基因在4个大豆品种中的cDNA全长为4719~4776 bp,编码1295~130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的分子量为148.38~149.33 kD,等电点为5.53~5.61,均为具较强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Glyma.14G204700蛋白含有植物抗病基因家族蛋白的保守功能域——核苷酸结合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59.45%~61.08%、28.65%~30.15%、8.11%~8.88%和1.61%~2.16%。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含有脱落酸、低温及干旱等多种逆境胁迫响应元件。表明大豆R_(SC4)抗病候选基因Glyma.14G204700在大豆不同抗性品种中具有不同的等位变异,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和开发可为抗SMV大豆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王大刚陈圣男杨勇李杰坤吴倩胡国玉黄志平
关键词:大豆抗病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安徽省食用豆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被引量:2
2009年
从生产、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需求,以促进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化的发展。
张丽亚胡国玉黄晓荣杜世洲陈培纪永民姚莉李楠刘成江欧明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