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贺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罗非鱼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 2篇休药期
  • 2篇血药
  • 2篇药物
  • 2篇温度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单次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饵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投喂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肖贺
  • 4篇王伟利
  • 4篇谭爱萍
  • 4篇罗理
  • 4篇邓玉婷
  • 4篇姜兰
  • 3篇鞠晶
  • 1篇赵飞
  • 1篇常藕琴
  • 1篇张瑞泉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氟苯尼考对罗非鱼血药浓度的影响及组织毒理学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研究氟苯尼考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吸收特征及组织毒理,在30℃实验条件下,分别按0、5、12、20、40、80、100 mg/kg的给药剂量,通过药饵单次饲喂实验罗非鱼氟苯尼考后,使用HPLC方法检测各剂量组的血药浓度,结果发现各剂量组10 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1.49±0.46、2.66±0.62、5.08±0.75、10.60±2.34、13.74±2.87、14.42±0.49μg/mL(M±SD,n≥6,n为各浓度点数据量),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实验动物体内血药浓度也随之上升,但40 mg/kg剂量以上,其浓度增幅降低,提示药物利用率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按照0、12、20、40、100 mg/kg的给药剂量连续饲喂罗非鱼7 d以研究药物对罗非鱼的组织毒理特性,组织切片显示20 mg/kg以下剂量组未见明显病变,在高剂量组(40 mg/kg、100 mg/kg)则出现了剂量依赖的肝肾细胞损伤现象,并且该损伤在继续饲养7 d的情况下未见修复。建议生产上的给药剂量不高于20 mg/kg,以免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利用率降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王伟利罗理姜兰常藕琴鞠晶肖贺谭爱萍邓玉婷赵飞
关键词:氟苯尼考罗非鱼
不同温度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 m (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 t1/2 ke )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肖贺王伟利姜兰鞠晶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关键词:温度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罗非鱼
磺胺间甲氧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休药期被引量:5
2015年
在试验水温(28±2)℃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吉富罗非鱼单次药饵饲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后,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SMM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药物在各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最大峰质量浓度(质量分数)Cmax分别为22.66、7.13、45.50、22.77μg/mL(μg/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52、7.02、1.00/8.00和2.00/10.00h(Tmax 1/Tmax 2);肝、肾组织中的药-时曲线有明显的双峰现象,并且第1个峰浓度高于第2个峰浓度,提示该药物在罗非鱼胃肠道中具有非齐性吸收现象;药物在各组织中(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5.21、4.84、14.12、6.80h,显示SMM在罗非鱼体内代谢较快,属于较为短效的磺胺类药物;并且在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快于肝脏、肾脏。在(28±2)℃温度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罗非鱼连续5d药饵饲喂SMM,研究药物的消除规律;根据罗非鱼可食性组织肌肉的残留检测结果,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35号公告中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的MRL规定,以0.1mg/kg为残留限量,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d。
鞠晶王伟利姜兰肖贺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关键词:罗非鱼磺胺间甲氧嘧啶药代动力学休药期
单次和连续药饵投喂方式下复方磺胺嘧啶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被引量:6
2016年
在120mg/kg单次药饵投喂和首剂量投喂复方磺胺嘧啶(磺胺嘧啶:甲氧苄啶=5:1)120mg/kg后,再按60mg/kg的剂量连续5d投喂条件下,采用HPLC法研究了复方磺胺嘧啶在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结果显示,单次给药下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在罗非鱼血浆、肌肉、肾脏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6.82和5.99,23.40和13.49,13.43和6.53,15.9和11.02h,甲氧苄啶在各组织中的消除均快于磺胺嘧啶。给药24h内,药物在各组织中的比值(SD:TMP)均在1—40:1(除了肾脏4h采样点为0.71)的理想抑菌浓度范围内,提示5:1给药比例在罗非鱼上使用能够达到理想的体内抑菌效果。血浆较组织中具有更高的比值,这与甲氧苄啶在体内的快速分布特性一致。连续给药情况下,磺胺嘧啶的浓度较单次给药情况下显著提高,甲氧苄啶的浓度较单次给药并未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甲氧苄啶较快的代谢速率及体内快速分布有关。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5070-2002号公告中对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1mg/kg,甲氧苄啶MRL为0.05mg/kg的规定,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情况下,计算的休药期结果一致,建议本实验条件下的休药期不低于12d。
王伟利肖贺姜兰罗理张瑞泉谭爱萍邓玉婷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药物动力学休药期
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在水产上为常用的磺胺药之一,具有较强抗菌性优点,与机体内蛋白结合率低,易进入组织中。但近年来因磺胺嘧啶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现多与磺胺类增效剂甲氧苄啶协同组合使用,甲氧苄啶/(T...
肖贺
关键词:温度罗非鱼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