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康

作品数:33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含水
  • 6篇高含水
  • 5篇地层
  • 5篇油藏
  • 5篇水平井
  • 5篇通径
  • 5篇平井
  • 5篇含水期
  • 5篇高含水期
  • 5篇大通径
  • 4篇剩余油
  • 4篇挖潜
  • 4篇物理模拟
  • 4篇沥青
  • 4篇流体
  • 4篇螺纹管
  • 4篇空化
  • 4篇孔板
  • 4篇减阻
  • 4篇胶结

机构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3篇肖康
  • 19篇姜汉桥
  • 11篇李俊键
  • 8篇李玉星
  • 8篇丁锐
  • 8篇刘翠伟
  • 7篇李宜强
  • 5篇向刚
  • 4篇孙致学
  • 4篇胡其会
  • 4篇李雪洁
  • 4篇韩辉
  • 3篇董朝霞
  • 3篇穆龙新
  • 2篇刘广为
  • 2篇宣涛
  • 2篇冯建伟
  • 2篇杨潇
  • 2篇贾俊山
  • 2篇丁帅伟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含水期点坝水平井挖潜适应性界限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孤岛油田Ng4砂组地质及动态数据,对点坝内部侧积夹层进行定量化描述,建立了一系列反映点坝内部构型的三维典型精细地质模型,结合水平井经济极限产量,以不同注采条件下的点坝剩余油分布模式为基础,应用油藏工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高含水期点坝水平井挖潜适应性界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侧积夹层注水开发时,侧积夹层渗透率小于12 mD、倾角小于7°、延伸比例大于0.46、间距小于60 m时,适合水平井部署水平井挖潜;逆侧积夹层注水开发时,侧积夹层渗透率小于30 mD、倾角小于11°、延伸比例大于0.33、间距小于90 m时,适合水平井进行挖潜。这将为高含水期点坝储层中水平井部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李俊键刘玉章肖康姜汉桥
关键词:高含水期点坝水平井
一种多尺度耦合的地层岩心力学参数模拟计算方法
本发明属于岩心力学参数计算领域,涉及一种多尺度耦合的岩石力学参数模拟计算方法。本发明结合分子尺度的力学仿真模拟和数字岩心尺度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将待测岩心样品进行扫描实验,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数字岩心...
孙致学尹逸凡宋文铜肖康童凯军
高含水期水平井提高水驱采收率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以孤岛油田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为基础,应用水驱油相似原理,建立三维大型物理胶结正韵律多层模型。当井组物理模型生产至高含水阶段,应用水平井以及直井在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挖潜,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储层参数以及工作制度条件下,水平井相对于直井扩大波及系数与提高驱油效率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应用水平井进行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相对直井有着较大的优势;水平井相对于直井主要是通过扩大波及系数来提高水驱采收率,并且储层条件以及工作制度对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的贡献率差异程度有着较大影响;随着含水率的上升,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贡献率差异程度逐渐减小,但二者贡献率比值始终大于1。
肖康姜汉桥李俊键
关键词:水平井高含水物理模拟驱油效率
用于深部岩体古应力场模拟的非均质力学参数场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深部岩体古应力场模拟的非均质力学参数场确定方法,包括对矿场区域内的一口钻井取的全直径岩心进行参数测量;选取岩石力学参数,并首次赋值;根据岩石力学参数的值建立全直径岩心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数值模拟模型上的裂...
孙致学毛强强郑学锐冯建伟李贤兵秦浩李香玲肖康杨潇姜传胤朱旭晨宣涛刘继芹
文献传递
高含水期水平井挖潜物理模拟被引量:5
2012年
结合油藏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体流动的耦合性,以水驱油相似原理为基础,建立三维油藏物理胶结水平井多层模型,并从其微观孔隙特征及油水渗流特征等方面与实际油藏进行对比.以物理模型为基础,从动态变化指标及油水分布特征等角度研究不同挖潜方式在高含水期挖潜效果的差异性,总结水平井挖潜提高采收率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交错井网及正韵律储层的条件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多富集于井组中心储层顶部区域;高含水期应用水平井进行挖潜剩余油,其在多个动态变化指标上优于直井,并且水平井对井组边角区域及储层中下部位剩余油的控制能力也较强;水平井与常规井网的不同配置关系对挖潜效果有较大影响,水平井挖潜动态也随着含水率上升呈现不同的规律.
肖康姜汉桥李俊键曾显香李宜强
关键词:高含水提高采收率水平井物理模拟
用于深部岩体古应力场模拟的非均质力学参数场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深部岩体古应力场模拟的非均质力学参数场确定方法,包括对矿场区域内的一口钻井取的全直径岩心进行参数测量;选取岩石力学参数,并首次赋值;根据岩石力学参数的值建立全直径岩心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数值模拟模型上的裂...
孙致学毛强强郑学锐冯建伟李贤兵秦浩李香玲肖康杨潇姜传胤朱旭晨宣涛刘继芹
文献传递
基于多段井模型的非均质储层水平井分段动用政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内部动用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其开采效果.为了使采出能够最大化和均匀化,需要对水平井进行分段动用.利用考虑井筒变质量流与油层中渗流耦合的多段井模型,将不同钻遇情况的井筒分段离散化,对水平井分段动用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水平井钻遇单层时,好差段同时动用效果最好,极差大于5时,这种动用优势体现更明显;在钻遇多层时,先动用物性较差层段,达到中含水期阶段,动用物性较好层段可以获得最好开采效果,极差在2~10时,这种动用方式体现的最好.通过实际井组动用效果的分析,说明这一分段动用政策对新钻水平井的开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威姜汉桥李杰王磊靳宝光肖康
关键词:水平井
水驱优势通道下微观潜力分布及改变流线挖潜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中高渗油藏优势通道孔喉分布特征,建立了具有不同优势通道发育规模的二维刻蚀模型,对优势通道下剩余油微观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改变流线动用方法适应性,初步揭示了优势通道下剩余油改变流线动用机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量化了改变流线动用策略。结果表明,提高驱替速度可使弱优势通道下剩余油大幅降低,而强优势通道变化较小;根据优势通道下剩余油赋存形态、形成机制,将其分成了4类,即死角式、并联式、包围式、绕流式,其中前两类受优势通道规模、驱替速度影响极小,而后两类仅在优势通道规模较小时,才会随驱替速度增加而大幅减小。应以利用与克服优势通道的角度去设计流线动用改变方式,在流线动用方式合理改变时,强优势通道注采比应适当降低,而弱优势通道相反。
肖康穆龙新姜汉桥李威
关键词:剩余油
应用水平井动用储层顶部剩余油物理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实际动静态资料及相似理论,建立了大型三维物理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了高含水期正韵律储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针对应用水平井挖潜储层顶部剩余油的机理及效果进行了分析,最终总结出应用水平井提高顶部剩余油动用程度的有效模式。研究表明:具有正韵律特征的储层开发至高含水期,剩余油多富集于顶部及油井井间;应用水平井进行挖潜顶部剩余油,相对于直井,其在提高采收率、累计产油及产油速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且可有效改善顶部油水分布状况;不同的水平井部署方式会对顶部挖潜效果产生差异,当水平井垂直于注入井连线时顶部动用最为充分。
肖康姜汉桥李俊键贾俊山李宜强
关键词: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高含水水平井
一种管道凹坑空蚀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凹坑空蚀实验装置,包括由透明材质制成的实验管,实验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变径管和第二变径管接入液体循环机构,实验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变径管和第二变径管直径较小的端部连接,所述实验管内设孔板,孔板的通孔的孔面上开...
李雪洁刘翠伟廖艺涵冯庆善李玉星尹渊博肖康是赟丁锐杨宏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