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艳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43 H指数:3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中RUNX3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的甲基化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RUNX3在腺腔A(luminal A,LA)、腺腔B(luminal B,LB)、基底细胞样(basal-like,BL)和HER-2过表达(HER2-overexpressing,HER-2+)4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LA、LB、HER-2+、BL型乳腺癌RUNX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1%、45.0%、76.2%、75.0%;甲基化率分别为69.6%、85.0%、47.6%、29.2%。BL型的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率均与LA型、LB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ER-2+型蛋白表达与LA和LB差异有显著性(P<0.05),甲基化率与LB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2)RUNX3蛋白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36.7%、82.1%,差异有显著性(P<0.05)。(3)49例RUNX3阳性病例均见胞质表达,其细胞内定位在各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4)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患者年龄无关。结论 RUNX3蛋白表达缺失和启动子甲基化主要见于ER阳性乳腺癌,其蛋白胞质定位在乳腺癌中是普遍现象,可能与其功能异常相关,其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传统预后因素相关。RUNX3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和启动子甲基化在BL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闫战涛 聂艳红 吴永平 刘慧关键词:RUNX3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 PCR SALL4在原发性卵黄囊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SALL4在原发性卵黄囊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检测SALL4蛋白在32例性腺及性腺外原发性卵黄囊瘤中的表达情况,其中睾丸14例,卵巢12例,骶尾部5例,脑1例。另外,选取10例卵巢粒层细胞瘤,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各1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AFP和glypican-3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卵黄囊瘤均SALL4(+)(100%),均中度至强(+);28例glypican-3(+)(87.5%),其中24例(75%)中度至强(+),4例(12.5%)弱(+);25例(78.1%)AFP(+),其中22例(68.8%)弱至中度(+),3例(9.4%)强(+)。SALL4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AFP和glypican-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卵巢粒层细胞瘤1例AFP和glypican-3灶性弱(+),SALL4(-)。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AFP灶性弱(+),SALL4和glypican-3(-)。正常睾丸及卵巢组织SALL4、AFP和glypican-3均(-)。结论SALL4是诊断卵黄囊瘤特异性较好的免疫标记物,其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优于AFP和glypican-3,特别有助于与卵巢粒层细胞瘤和透明细胞癌的鉴别。 张春芳 陈昊 张昶 聂艳红 齐冬雪关键词:卵黄囊瘤 SALL4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不同亚型乳腺癌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4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腺腔A型、腺腔B型、基底样型和HER-2过表达型)中的p16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p16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PV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73例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及基底样型乳腺癌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5%、35%、30%和15.4%,甲基化率分别为10%、25%、10%和46.2%。基底样型乳腺癌中的p16蛋白阳性率最低,与腺腔A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甲基化率最高,与腺腔A型和HER-2过表达型差异均有显著(P<0.05)。(2)p16启动子甲基化、无甲基化的乳腺癌组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3.3%和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淋巴结转移组p16基因的甲基化率为29.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9.4%)(P<0.05)。(4)p16甲基化率随着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组织学Ⅰ级乳腺癌p16甲基化率明显低于组织学Ⅱ、Ⅲ级乳腺癌(P<0.05)。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基底样型乳腺癌分子特征之一,并与乳腺癌进展相关。 聂艳红 刘慧 周卫宁 吴永平关键词:乳腺肿瘤 P16基因 启动子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PCR 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滤泡树突细胞免疫定位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辅助诊断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滤泡树突细胞(TFH/B/FDC)免疫定位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1例AITL、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PTCL,NOS)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2、CD3、CD4、CD5、CD10、bcl-6、CD20、PAX5、CD21在AITL和PTCL,NOS中的表达情况;应用CD10/CD20/CD21抗体观察TFH/B/FDC细胞免疫定位;应用PAX5/CD21鸡尾酒抗体观察B/FDC细胞免疫定位。结果(1)在21例AITL中13例观察到CD10^+/CD20^+/CD21^+细胞位于同一场所、8例观察到CD10^-/PAX5^+/CD21^+细胞位于同一场所,但16例PTCL,NOS均未观察到此现象。(2)以"CD10^+/CD20^+/CD21^+或CD10^-/PAX5^+/CD21+细胞位于同一场所"判作阳性标准,AITL(100%)、PTCL,NOS(0)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00,P<0.01)。此标准诊断AIT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显著优于CD4(100.0%,31.3%)、CD5(100.0%,25.0%)、CD10(61.9%,100.0%)、bcl-6(42.9%,100.0%)。结论TFH/B/FDC细胞免疫定位在同一场所是AITL的一个相对特征性的改变,对AITL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王红霞 张昶 张昶 陈昊 聂艳红 江亚军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辅助性T细胞 免疫定位 B细胞 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一种病理标本存储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存储器,包括衔接壳体和软质内垫,所述衔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存储腔,且存储腔的内壁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软质内垫安置于缓冲弹簧的端部,且软质内垫的中端内壁设置有连接隔板,所述存储腔的底面开设有安置槽... 聂艳红一种病理玻片标本速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玻片标本速冻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内部设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内部设有速冻仓,所述速冻仓中设有升降仓和电缸,所述升降仓内部开设有速冻室,所述电缸的后底板位于外箱体的下端面上,所述电缸的活塞杆... 聂艳红文献传递 3μm厚切片在乳腺癌HER-2扩增检测中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2018年 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是曲妥珠单抗赫赛汀(Herceptin)靶向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复发率。用于诊断HER-2状态的最常用技术是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蛋白水平和荧光原位杂交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HER-2DNA水平,其中FISH法是检测扩增的“金标准”。 张洪兰 刘华 张春芳 杨聪颖 王红霞 聂艳红 齐冬雪 陈昊关键词:乳腺肿瘤 ERBB-2基因 原位杂交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四例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8 2018年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fivascularepithelioidcellneo—plasm,PEComa)是一种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表型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性肿瘤。PEComa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透明细胞“糖”瘤、淋巴管肌瘤病、肝镰状韧带/圆韧带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性肿瘤和其他部位罕见的透明细胞肿瘤。近年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4例肝脏原发性PEComa。现结合临床病理资料以及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王红霞 杨聪颖 聂艳红 张昶 陈昊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肝脏 淋巴管肌瘤病 临床病理资料 间叶性肿瘤 肠系膜异位骨化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异位骨化(HMO)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HMO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腹部手术史和外伤史,临床表现为肠梗阻。大体形态为肠管纤维性粘连,肠系膜有僵硬斑块。组织学形态与骨化性肌炎相似,肿瘤由呈束状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骨和骨样基质、脂肪组织组成,还可见少量的软骨组织,偶见核分裂,但无病理性核分裂,常伴有炎症反应与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梭形细胞SMA、calponin和desmin(+),脂肪坏死组织中的组织细胞CD68(+),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 HMO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假肉瘤样反应性病变,易误诊为骨外骨肉瘤,需要结合病史、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确诊。 聂艳红 王红霞 赵永刚 陈昊关键词:异位骨化 肠系膜 病理学特征 MALToma 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断裂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断裂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MALToma作为实验组,1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PCR、FISH技术分别检测两组中Ig重链蛋白、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情况。结果(1)Ig重链蛋白表达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可分为三种模式:单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Ⅰ)、Ig重链蛋白全阴性(模式Ⅱ)、多种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Ⅲ)。实验组模式Ⅰ/Ⅱ的阳性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1)。(2)实验组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的阳性率分别为72.5%(29/40)、32.5%(13/40),而对照组未检出IgH基因重排、IgH基因断裂(P<0.01,P<0.05)。(3)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和IgH基因重排联合检测以及Ig重链蛋白模式Ⅰ/Ⅱ、IgH基因重排和IgH基因断裂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达97.5%。(4)在Ig重链蛋白模式Ⅱ中,有9例检出IgH基因断裂(90%);在模式Ⅰ/Ⅲ中,仅有4例检出IgH基因断裂(1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重链蛋白表达和IgH基因断裂呈正相关(r s=0.323,P<0.05)。结论联合检测Ig重链蛋白表达模式和IgH基因重排可有效辅助鉴别MALToma和RLH;IgH基因断裂可能与Ig重链蛋白表达缺失高度相关。 王红霞 陈昊 陈昊 聂艳红 聂艳红 江亚军关键词:淋巴瘤 IGH基因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