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洁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严重急性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 5篇综合征
  • 5篇呼吸综合征
  • 5篇急性呼吸
  • 5篇病毒
  • 4篇严重急性呼吸...
  • 4篇急性呼吸综合...
  • 3篇血清
  • 3篇甲型
  • 3篇非典
  • 3篇肺炎
  • 3篇肝炎
  • 3篇传染
  • 3篇传染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心肌
  • 2篇血清酶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19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19篇罗洁
  • 10篇卢业成
  • 9篇唐小平
  • 9篇尹炽标
  • 8篇杨湛
  • 6篇龚兰
  • 6篇雷春亮
  • 6篇贾卫东
  • 4篇张复春
  • 4篇胡中伟
  • 3篇郭家伟
  • 2篇蔡卫平
  • 2篇余卫华
  • 2篇陈铿
  • 2篇胡凤玉
  • 2篇洪文昕
  • 1篇李忠文
  • 1篇王建
  • 1篇蒋慧荣
  • 1篇倪仁芳

传媒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二届中华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肝硬化组656例,对照组600例,接受胃镜检查,采用血清学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染色进行Hp检测。结果 肝硬化组Hp感染率为70%,对照组为71%。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肝硬化组中Hp阳性患者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上消化道出血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可能与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相关。
胡中伟郭家伟罗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胃肠出血
艾滋病病区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和探讨艾滋病病区护士照顾艾滋病患者时所面临的工作压力。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访问了某家市级医院艾滋病病区的11名注册护士。结果艾滋病病区护士在护理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心理方面的压力多来源于患者的病情重、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感染的恐惧、对所处工作环境的无助、新的医疗模式对护理的需求等。结论需要对在艾滋病病区工作的护士进行广泛而持续的支持,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照顾艾滋病患者。
徐国红倪仁芳吴建瑜罗洁卢斯汉
关键词:艾滋病护士工作压力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心肌损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否导致心肌损伤。方法 总结 12 5例临床资料完整而没有心肺基础疾病的SARS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肌酸激酶 (CK )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SARS患者在发热期和恢复期的心电图 (ECG)变化以及心脏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ARS患者血清AST活性在病程第 1、2周开始升高 ,但升幅不大 ,且在病程第 4至 8周时很快恢复正常。发热期的血清CK活性明显升高 ,退热后 1周内即可恢复正常。SARS患者血清LDH活性升高与肺损害呈明显相关。有 16 8%患者心电图有一过性改变。心肌病理组织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SARS患者AST ,CK和LDH呈一过性的增高 ,但并非源自心肌组织。除非到了终末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SARS病毒导致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并不高。
罗洁邓西龙卢业成尹炽标唐小平杨湛童裕维胡中伟郭家伟李玉娥陈秀芬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心肌损害SARS传染性非典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程中的血清酶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程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总结1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ARS患者ALT和A...
卢业成唐小平尹炽标雷春亮罗洁龚兰贾卫东
关键词:严重呼吸综合征血清酶肺损害
文献传递
抗甲亢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10年间84例因服用ATD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中,21~30岁组占45.24%。甲巯咪唑组与丙硫氧嘧啶组比较,粒细胞缺乏症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时,患者以乏力、发热、咽痛症状最常见。治疗采用:停用ATD,隔离,使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6.36±2.61)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经治疗,好转82人,2例患者最终死于肺部感染加重及肝肾功能衰竭。结论对服用ATD的患者应警惕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症。早期使用激素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蒋慧荣罗洁陈玲珍张泳民李忠文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缺乏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经内镜结扎和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观察经内镜结扎和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影响.方法:对92例患者随机分为套扎组(n=43)和硬化剂组(n=49),分别在治疗后1~3月和1~3年内复查.观察静脉曲张及PHG的转归情况.结果:1~3月内复查套扎组完成26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根除12例,曲张减轻12例,无效2例,PHG加重17例.硬化剂组完成29例,其中静脉曲张根除4例,曲张减轻22例,无效3例,PHG加重11例.1~3年内复查套扎组和硬化剂组的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分别为61.5%、46.7%和44.4%、33.3%.结论:近期套扎治疗在根治静脉曲张方面优于硬化剂注射,但更易诱发和加重PHG.而套扎组和硬化剂组远期均可出现再曲张和再出血.两组比较无差异.
胡中伟罗洁郭家伟万秀兰曾明新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注射门脉高压性胃病
2009年广东省甲型流行性感冒暴发流行期间首株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检测和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流行期间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方法 对2009年广东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病毒核酸,采用H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获得2009年广东省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大小为1710 bp,命名为A/GuangzhouSB/01/2009(H1N1)HA,GenBank登录号为GQ268003.与疫情发源地近期报告的277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比对,同源性为99.0%~99.8%;其中与美国报告的病毒株的同源性高达99.8%,与患者发病前曾到美国旅游的流行病学史一致.与25株中国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比对,同源性为72.3%~85.6%.结论 2009年广东省甲型流感暴发流行期间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高,与中国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低.
魏绍静肖春花陈伟烈王建罗洁张复春尹炽标杨湛贾卫东
关键词:蛋白质亚型核酸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CK、LD升高的原因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程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活性和心电图(ECG)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 分析总结12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ARS患者病程中CK、LD的变化规律以及CK与发热、LD与肺损害之间的关系。并对SARS患者发热期和恢复期心电图(ECG)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半数以上的SARS患者发热期的血清CK活性明显升高,退热后一周内即可恢复正常。SARS患者血清LD活性升高与肺损害呈明显相关。仅有16.8%患者心电图有一过性改变。结论 SARS患者CK和LD呈一过性的增高,与病情有较好的相关性,应注意甄别是否心肌损伤所致。
卢业成尹炽标唐小平杨湛雷春亮罗洁龚兰贾卫东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肌酸激酶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心肌酶升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2003年2月~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261例确诊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现将其中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125例SARS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活性和心电图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卢业成尹炽标唐小平杨湛雷春亮罗洁龚兰贾卫东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心肌酶乳酸脱氢酶
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在各类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各类肝损害患者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mAST)以及m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比值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抑制法测定各类肝损害患者血清mAST的活力 ,计算出mAST/AST比值 ,观察其在发病期 (入院时 )与恢复期 (治疗 2周和 4周后 )的变化。结果 发病期mAST/AST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型肝炎 0 3 75±0 0 73、酒精性肝炎 0 3 11± 0 0 48、慢性肝炎 0 3 0 7± 0 0 3 9、急性肝炎 0 3 0 2± 0 0 46、药物性肝炎0 2 95± 0 0 3 0、肝炎肝硬化 0 2 76± 0 0 49;治疗 2周和 4周后 ,酒精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和药物性肝炎组mAST/AST比值明显下降 ,治疗 4周后酒精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基本恢复正常 ;其他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mAST/AST比值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 ,有利于急性肝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和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
卢业成罗洁龚兰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