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彦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肝硬化患者创伤后血清微量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表达水平被引量:1
- 2013年
- 补体系统是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正常的补体激活在清除凋亡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和防御病原体入侵中有重要作用[1].补体系统属于天然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激活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具有免疫调控、黏附、调理促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和炎症等作用,都是通过补体受体介导的,如补体系统的过度活化,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等疾病,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
- 周明武仓宝成刘亚利李琛琪刘蕊徐立博罗彦平王广兰
- 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 6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制备胫骨感染模型,模型建立后,截取1.5cm感染胫骨,碘伏灭菌处理;胫骨残端扩创,小腿钢板短缩内固定.将灭菌后的骨段置于同侧隐动脉滋...
- 周明武张威初霞李琛琪罗彦平
- 关键词:胫骨再血管化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骨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6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8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卜对照组:存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各时间节点处死10只兔,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I型胶原蛋白生成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骨活化进程。结果自体正常骨忡化肟逐渐被结缔组织包裹,其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小凹,且逐渐增多,要快于煮沸骨相应进程。对照组BMP-2和I型胶原蛋向的灰度值在术后10周达到峰值,分别为147.04±9.52、148.87±6.52,与实验组术后16周相应数值(145.08±6.59、147.25±5.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自体正常骨异位于血供丰富的组织间隙内经过10周可转变为活化骨,要快于煮沸竹,而煮沸骨经过16周也完成活化过程。证实兔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活化的可行性。
- 李扬张迅伏杭江朱杰王飞云罗彦平周明武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I型胶原
- 同种异体骨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探讨兔同种异体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时间差异性.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月龄6个月)70只,体重2.5 ±0.5kg,随机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只,10只用作制备同种...
- 周明武罗彦平李扬张迅徐立博杨瑞甫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皮质骨血管化VEGFCD34
- 人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双抗体ELISA夹心法。方法用鼠抗人CD35单克隆抗体(mAb)包被反应板,以兔抗人sCR1抗体(PcAb)为夹心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兔IgG为检测抗体,纯化后的人sCR1蛋白为标准品,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sCR1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和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样本中sCR1水平。结果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人血清sCR1的线性范围为15.6~250 ng/mL。低、高浓度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9.3%、7.1%;批间CV分别为11.2%和9.82%;回收率分别为89.5%和92.5%。50例健康人和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水平分别为(33.82±5.88)ng/mL和(152.99±9.51)ng/m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0.18,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人血清sCR1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好。初步发现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水平显著升高。
- 解放军第周明武刘亚利徐立博李琛琪罗彦平陈北方王广兰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
- 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 6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制备胫骨感染模型,模型建立后,截取1.5 cm感染胫骨,活力碘灭菌处理;胫骨残端扩创,小腿钢板短缩内固定.将灭菌后的骨段置于同侧隐动脉滋养的股内侧肌与股直肌间隙并固定.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截取等长健康兔胫骨,其余步骤同实验组.术后4、6、8周行解剖学观察,墨汁动脉灌注观察骨表面墨染,病理切片观察骨段内血管管腔数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4周:骨表面形成一薄层结缔组织膜,灌注可见骨表面散在点片状墨染区域,病理切片见血管管腔数量少,正常骨、对照组、实验组血管管腔计数分别为(11.10 ±2.26)、(10.20 ±2.10)、(10.01±1.91)个/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两组骨均可见表面结缔组织膜增厚,骨表面墨染面积增大,分布不均匀,病理切片可见大量血管管腔.管腔数量对照组[(21.70 ±1.77)个/视野]高于实验组[(17.60 ±2.7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两组骨表面均形成较厚结缔组织膜,墨染范围扩散至全骨.病理切片见血管管腔密集分布,对照组、实验组血管管腔计数分别为(26.40±1.96)、(24.60±2.91)个/视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及8周时,两组血管管腔计数均多于正常骨(P<0.05).同组内管腔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 兔感染骨段经活力碘浸泡处理,能够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灭菌后的感染骨段置于有知名血管的血供丰富的组织内,8周可完成再血管化过程,重建骨血液循环,为二期回植修复骨缺损创造条件.
- 周明武张威初霞李琛琪罗彦平王义生
- 关键词:胫骨再血管化金黄色葡萄球菌
- 兔同种异体胫骨异位骨活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段兔同种异体胫骨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活化程度的差异性. 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6月,健康成年中国白兔(月龄6个月)8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4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40只,另取10只用作制备同种异体骨供体.实验组将制备好的1.5 cm长兔异体胫骨段置于兔大腿隐动脉处的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内,1.0 mm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等长自体胫骨同法置于兔大腿相应部位.分别于术后4、8、12、16周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骨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BMP-2主要存在于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的胞浆,Ⅰ型胶原纤维主要分布在骨陷窝周围的骨基质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4周BMP-2的表达分别为85.25±4.47、103.78±6.59,术后8周分别为109.44±14.69、124.95±14.94,术后4周Ⅰ型胶原的表达分别为78.74±7.99、88.87±11.26,术后8周为95.95±6.99、102.45±2.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2周、16周BMP-2的表达分别为141.85±9.45、145.46±8.10和116.25±14.18、112.48±13.27,Ⅰ型胶原的表达分别为139.91±4.32、140.76±4.62和137.76±3.48、139.05±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P-2和Ⅰ型胶原的表达量4周、8周、12周逐渐增高,于12周达到顶峰,16周BMP-2又呈下降趋势,而Ⅰ型胶原基本维持在12周水平. 结论 兔同种异体胫骨段置于含有知名血管血供丰富的肌肉间隙内3个月能够活化,与自体骨无明显差异,同种异体胫骨段异位活化具有可行性.
- 罗彦平周明武杨瑞甫李扬徐立博张迅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胫骨皮质骨骨形态发生蛋白2
- 重组人sCR1蛋白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oluble 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sCR1)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股动脉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观察0、4、8 h时间点sCR1蛋白干预组(B组)与生理盐水(NS)对照组(A组)I/R损伤肌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肌肉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结果]sCR1蛋白干预后的B组各时间点腓肠肌组织的W/D均低于NS对照A组,以I/R 4 h组最为显著(P<0.01);B组的MDA、MPO、LDH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以I/R 4 h组最为显著(P<0.01)。[结论]重组人sCR1蛋白对大鼠模型进行sCR1蛋白早期干预后,可明显减轻大鼠后肢骨骼肌I/R的损伤。
- 李琛琪王广兰周明武王飞云朱杰罗彦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
- 血管化骨在大段骨缺损中的应用进展
- 2015年
- 严重的创伤、骨髓炎清创后、骨肿瘤瘤段切除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的游离自体骨移植主要用于缺损范围较小的骨缺损,其愈合需要漫长的“爬行替代”过程,以松质骨的髂骨移植应用最多、但缺乏力学支撑作用,皮质骨移植存在愈合缓慢、不能完全替代等缺点。
- 罗彦平周明武
- 关键词:大段骨缺损血管化骨自体骨移植瘤段切除髂骨移植清创后
- 大段感染骨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大段感染骨经煮沸后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20只健康6个月龄中国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只。实验组:首先制备兔胫骨感染模型,然后截取2.0 cm长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对侧大腿股直肌与股内侧肌间隙之隐动脉处,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在同一部位截取相同长度的无菌胫骨段经生理盐水浸泡处理后,余步骤同实验组。两组分别于术后0、4、6、8、10、12周各处死10只兔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异位血管化骨CD34阳性血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量的灰度值,分析判断两组血管化情况。[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VEGF蛋白表达量也均低于对照组,但仅术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12周,实验组CD34及VEGF检测结果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CD34阳性血管数及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在术后10、8周达到峰值,之后均成下降趋势。此时,两组异位血管化骨几乎完全被软组织包裹;两者贴附紧密,分离困难。[结论]自体正常骨在术后8周完成再血管化,要快于煮沸骨,而煮沸骨在术后10周也完成再血管化。证实兔大段感染胫骨经煮沸灭菌后异位于肌肉丰富的知名血管处,使其再血管化,转化为血管化骨是可行的。
- 李扬罗彦平周明武朱杰张迅徐立博
- 关键词:再血管化VEGFCD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