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学海

作品数:20 被引量:17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振动
  • 9篇振动台
  • 8篇振动台试验
  • 7篇台试
  • 6篇地震
  • 5篇建筑
  • 5篇高层建筑
  • 4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分析
  • 3篇隔震
  • 2篇地震振动台
  • 2篇动荷载
  • 2篇动荷载作用
  • 2篇动力反应
  • 2篇转换层
  • 2篇连廊
  • 2篇楼面
  • 2篇模拟地震
  • 2篇模拟地震振动...
  • 2篇抗震

机构

  • 17篇广州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20篇罗学海
  • 13篇周福霖
  • 12篇沈朝勇
  • 10篇黄襄云
  • 7篇陈建秋
  • 6篇金建敏
  • 5篇任珉
  • 3篇谭平
  • 2篇温健婷
  • 1篇杨志勇
  • 1篇阎维明
  • 1篇吴波
  • 1篇魏陆顺
  • 1篇吴轶
  • 1篇林俊高
  • 1篇谢礼立
  • 1篇杨泽群
  • 1篇赵桂峰
  • 1篇黎振濠
  • 1篇夏敬谦

传媒

  • 7篇广州大学学报...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建筑结构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国外建材科技
  • 1篇’99大坝安...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连廊——复杂体型高层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对一座带连廊———复杂体型高层结构进行了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一个1∶25的高层建筑模型,通过对其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的分析,发现由于质心和刚心相距较远,结构扭转振型在结构动力反应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量;由于设备层层高明显低于普通楼层,造成其线刚度较大,形成刚性层,致使其上下相邻层层间位移、扭转反应发生突变.刚性连接的连廊在保证结构两肢肢尖协同工作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从应变分析来看,两肢肢背连梁在中震及大震阶段应变反应更大,说明连梁在保证两肢肢背协同工作的同时,将产生较大的内力.
沈朝勇周福霖吴轶黄襄云罗学海
关键词:复杂体型连梁连廊设备层振动台试验
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34
2004年
本文通过对一个1:25比例的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了高位转换高层建筑的自振特性、阻尼比、地震反应特征、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应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试验与计算值符合较好。成果可供高位转换结构设计和编制有关规程时参考。
黄襄云金建敏周福霖杨志勇罗学海
关键词: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有限元分析
动力试验模型用微粒混凝土的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在微粒混凝土中添加陶粒、粉煤灰、浮石等不同的骨料,养护7d和28d后对其进行弹性模量的测试,对无添加骨料和添加不同骨料的微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同一种添加骨料不同含量的微粒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随添加骨料含量的增加,其弹性模量近似呈一定规律降低,其中浮石效果最好.对未添加骨料微粒混凝土,含水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其弹性模量.此外还对微粒混凝土28d和7d弹性模量比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有添加骨料微粒混凝土,其比值可近似取1.5,对无添加骨料微粒混凝土,其值可近似取1.7.从微粒混凝土最后破坏裂缝来看,裂缝以斜裂缝的剪切破坏为主,未发现骨料裂缝.
沈朝勇周福霖黄襄云罗学海任珉陈建秋王豫
关键词:微粒混凝土弹性模量裂缝
建筑设备隔震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被引量:4
2008年
将现有建筑设备隔震体系分成3类,分析了各类体系的适用范围、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对结构-设备复合体系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内非中断性中枢运行设备隔震技术在装置开发、理论与试验研究、标准制定、应用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非中断性中枢运行设备隔震技术开展研究与应用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马玉宏赵桂峰谭平周福霖罗学海
关键词:隔震技术动力相互作用
高宽比超限高层建筑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对一座高宽比超过抗震规范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进行了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对于一个 1∶30的高层建筑模型 ,通过对其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的分析 ,发现短边方向的刚度明显比长方向弱 ,存在长方向的扇形振动 ,即出平面的翘曲变形 ,转换层处的层间相对位移明显大于其他层的位移 ,顶部的鞭梢效应明显 ,此外 ,高振型在加速度反应中作用较大 ,尤其在短边方向上 .针对以上特点 。
沈朝勇周福霖阎维明罗学海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震振动台试验高宽比鞭梢效应
高层错位转换结构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本文对一座带错位转换结构的高层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试验中发现,在7度小震和中震阶段错位转换结构对结构模型相对位移包络图影响不大。但随着第2转换层上一层的开裂,相对位移包络图在场地波输入时会在第2转换层上一层呈现一定程度的突变。结构加速度分布规律与输入地震波频谱特性有关,在场地波输入中震和大震阶段,加速度反应突变会出现在两个转换层处。由于转换层质量较其他楼层大,从而地震作用亦在两个转换层处形成突变。层间位移角则在两个转换层上一层形成突变,且转换刚度较大层其突变幅度较大,两个突变近似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对比双向和单向输入时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双向输入加剧层间位移角的突变。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结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从整体上讲,频率、主振型、加速度和位移时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层间位移角突变上,计算值反应效果较差。
沈朝勇吴波周福霖黄襄云罗学海陈建秋金建敏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动力反应有限元分析
新丰江坝的振动特性与地震安全评估
该文中介绍了新丰江坝的原型振动试验结果和1962年强地震后大坝的加固情况。基於原型振动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计入库影响的坝的前三阶振动频率的经验计算公式。根据现场振动试验与弹性波速度检测结果,讨论了坝的振动特性与...
朱葳林俊高罗学海
关键词:混凝土坝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技术诊断的研究发展与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004年
综述了技术诊断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状况及技术诊断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技术诊断的常用方法,重点讨论了对频响函数的监测和高阶固有频率在损伤诊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黄荣基黎振濠罗学海
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厂房楼面的减振加固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现场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原因,对其进行了结构加固设计,包括对楼面结构主梁、次梁、楼板及下一层柱子的加固处理,根据施工完毕后的实测结果分析,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了减振的目的。
沈朝勇周福霖谭平罗学海任珉黄襄云陈建秋杨泽群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框架结构结构加固设计动荷载作用楼面结构次梁
某厂房楼面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测试
2004年
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受动荷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楼面产生较大竖向振幅的 原因.结构加固后,为检测加固后的减振效果,对加固后结构再次进行了实地测试,通过对两次实测结果的对 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加固后楼面竖向振动幅度大大降低,达到其减振目的.
沈朝勇任珉罗学海陈建秋谭平黄襄云
关键词:竖向振动减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