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元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消融
  • 8篇射频消融
  • 6篇房颤
  • 5篇心房
  • 5篇射频
  • 4篇心动过速
  • 4篇心房颤动
  • 3篇单核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心室
  • 3篇血管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室性
  • 3篇消融术
  • 3篇急性肾损

机构

  • 2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钟楼医...
  • 1篇江苏护理职业...

作者

  • 20篇纪元
  • 14篇蒋建光
  • 10篇丁志坚
  • 8篇周学军
  • 6篇孙铃
  • 4篇王庆捷
  • 4篇刘志平
  • 4篇邹瑞秀
  • 2篇孙勇
  • 2篇王芳芳
  • 2篇朱傲霜
  • 1篇刘少稳
  • 1篇李本玲
  • 1篇李海燕
  • 1篇王新
  • 1篇陈新
  • 1篇卢晓峰
  • 1篇王宇
  • 1篇陈解忠
  • 1篇陈松文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心力衰竭发病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Periostin基因启动子区功能性位点(SNP C-33G)基因型。病例组选自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464例,对照组选自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或住院的正常人群640例。基因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衰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年龄、性别、血压、血糖、吸烟、高脂血症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Periostin基因rs3829365位点的CG or GG基因型是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吸烟的心衰患者中,Periostin C-33G的CG or GG基因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Periostin基因rs3829365位点可能有助于心衰易感性和严重性的判断。
纪元王芳芳蒋建光刘志平周学军丁志坚
关键词:心力衰竭PERIOSTIN单核苷酸多态性吸烟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预防老年房颤患者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老年房颤患者长期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且需要实施抗凝治疗的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达比加群酯110mg口服,2次/d)和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定期门诊随诊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保持在2~3之间),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按患者年龄分层(<60岁组,60~<80岁组,≥80岁组),比较颅外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截至2015年11月,共纳入患者180例,男性114例(63.3%),女性66例(36.7%);<60岁者65例(36.1%),60~<80岁者108例(60.0%),≥80岁者7例(3.9%)。达比加群酯组患者90例,华法林组90例。随访2年期间,2组患者中发生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者各6例,颅内出血事件各5例;发生颅外出血事件者华法林组为12例,达比加群酯组为16例,2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P >0.05)。比较2组不同年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情况,达比加群酯<60岁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11.4%比13.3%),60~<80岁和≥80岁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率高于华法林组(分别为19.6%比12.2%、50.0%比3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老年房颤患者长期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颅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似,高龄老年患者的颅外出血风险尚需扩大样本做进一步研究。
陈井成纪元朱萌周学军朱傲霜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抗凝药卒中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报告
2006年
李海燕丁志坚纪元蒋建光
关键词: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右心房
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风险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接受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前后血肌酐(SCr)水平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是否发生AKI两组患者Hb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水平对AMI患者行PCI后发生AKI风险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Hb水平对AMI患者发生院内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共入选接受PCI的AMI患者922例, 其中165例(17.9%)发生了AKI。与非AKI组比较, AKI组患者女性比例较高〔35.8%(59/165)比26.9%(204/757)〕, 年龄更大(岁:69.78±14.56比66.61±13.44), 吸烟比例更低〔42.4%(70/165)比51.7%(391/757)〕, 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73.3%(121/165)比63.5%(481/757)〕, 心功能更差〔Killip分级≥3级患者比例更高, 33.9%(56/165)比13.9%(105/757)〕, Hb水平更低(g/L:127.61±22.18比132.79±19.45),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比例更低〔60.0%(99/165)比74.5%(564/757)〕, 使用利尿剂类药物比例更高〔24.8%(41/165)比17.7%(134/75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KI组患者手术时间>60 min〔4.2%(7/165)比1.5%(11/757)〕、术中造影剂用量>100 mL〔16.4%(27/165)比3.6%(27/757)〕、术中出现低血压〔16.4% (27/165)比8.2%(62/757)〕和植入≥2枚支架〔8.5%(14/165)比3.6%(27/757)〕的患者比例均较非AKI组更高(均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术前Hb水平每升高1 g/L, 术后AKI风险下降1.2% 〔优势比(OR)=0.988, 95%可信区间(95%CI)为0.980~0.996, P=0.003〕;而术前Hb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 术后AKI风险则下降22.1%(OR=0.779, 95%CI为0.661~0.918, P=0.003)。将患者再按Hb水平分为低、中、高3个浓度组(Hb水平分别为<110 g/L、110~15
孙铃迟博予毛丽鹏邹艾霖王庆捷蒋建光纪元周学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红蛋白急性肾损伤介入治疗
185例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体会
2001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CA)在治疗快速心率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 1 996年 1 0月~ 2 0 0 0年 1 1月RFCA治疗快速心率失常 1 85例 ,其中男 80例 ,女 1 0 5例 ,年龄 8~ 77岁。局麻后经皮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股动脉 ,插入四极电生理电极导管 ,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率失常类型 ,后以大头导管精确定位标测 ,最后开始RF放电 ,直至射频消融成功。结果 :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 ,房室旁路折返心动过速 (AVNRT) 70例 ,房速 (AT) 3例心房扑动 (AF) 2例 ,特发性室速 (IVT) 2例 ,平均随访 1年 ,3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 ,失败 2例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RFCA是治疗快速心率失常的有效方法。安全 ,创伤小 ,可重复应用。
邹瑞秀丁志坚蒋晓岚蒋建光纪元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
现代无创检查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2007年
孙勇丁志坚王新陈解忠蒋建光纪元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
达格列净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及急性肾损伤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的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预后及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AMI且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基础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合并症(高血压)、吸烟、饮酒、Killip评分、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肌酐(SCr)、尿酸、血糖〕、手术相关指标(罪犯血管为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造影时间、造影剂剂量)等,以及观察终点指标:中位时间为30 d,收集入选患者的全因病死率和住院期间CI-AKI发生率。根据入院时是否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将患者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其他降糖药物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SCr水平的变化;对所有入选患者预后进行随访;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使用达格列净对AMI合并T2DM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早期使用达格列净对AMI合并T2DM患者短期预后的作用。结果共入选2651例AMI患者,其中合并T2DM的AMI患者847例,160例(18.9%)术前接受达格列净治疗,687例(81.1%)患者接受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死亡46例,154例(18.2%)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CI-AKI。与其他降糖药物组比较,达格列净组AMI合并T2DM患者的年龄更小(岁:62.3±12.9比68.3±12.4,P<0.05),舒张压更高〔mmHg(1 mmHg≈0.133 kPa):81.4±15.1比78.4±16.0,P<0.05〕,SCr水平更低(μmol/L:67.6(57.8,80.8)比78.1(61.4,101.5),P<0.05),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和造影剂时间≥60 min的患者比例更高〔分别为93.8%(150/160)比84.9%(583/687)、23.1%(37/160)比13.8%(95/687),均P<0.05〕;且合并AKI患者的全因病死率明显�
毛丽鹏迟博予邹艾霖蒋建光王庆捷纪元孙铃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急性肾损伤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4
2007年
张红张平纪元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斑块
生长分化因子-15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肾损伤风险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估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AKI)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694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留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DF-15水平,根据住院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实验组(AKI组)81例与对照组(非AKI组)613例。比较2组患者GDF-1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DF-15水平与ACS患者住院期间AKI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GDF-15对AKI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694例ACS患者的AKI发生率为11.67%;实验组患者入院时GDF-15水平为(1320.24±281.71)ng/L,高于对照组的(979.88±319.7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高表达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004,95%CI为1.003~1.005,P<0.001);血清GDF-15水平预测AKI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为0.723~0.824。结论高水平GDF-15是ACS患者住院期间AKI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KI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张秋孙铃王庆捷纪元蒋建光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肾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1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6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出院诊断、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入院时心电图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介入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并记录是否发生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或心室纤颤(VF)〕和死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VF分为两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2649例AMI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134例患者(5.06%)在住院期间发生VT/VF。VT/VF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VT/VF组(38.1%比1.7%,P<0.01)。与非VT/VF组比较,VT/VF组患者基线收缩压(SBP)更低〔mmHg(1 mmHg=0.133 kPa):125.9±28.2比132.0±24.2〕,随机血糖水平更高(mmol/L:8.6±4.8比7.4±3.8),心功能更差〔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36.6%比10.7%,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56.7%比33.6%,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2.7%比1.2%〕,低钾比例更高(46.3%比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Killip分级≥3级〔优势比(OR)=3.540,95%可信区间(95%CI)为2.336~5.363〕、随机血糖>11.1 mmol/L(OR=1.841,95%CI为1.171~2.893)、LVEF<0.50(OR=0.546,95%CI为0.374~0.797)、频发室性期前收缩(OR=12.361,95%CI为6.077~25.144)、血钾<3.5 mmol/L(OR=4.268,95%CI为2.910~6.259)、SBP<90 mmHg(OR=0.299,95%CI为0.150~0.597)以及肌酐(Cr)>100μmol/L(OR=2.498,95%CI为1.170~5.334)为AMI患者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各项预测因子构
孙铃毛丽鹏邹艾霖迟博予陈新纪元蒋建光周学军王庆捷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