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卫红
-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原位杂交快速检测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早期自然流产组织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3、21和16、22和18、X、Y三组染色体探针,对4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或胎儿组织标本进行FISH检测。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5例,异常率为55.6%。异常类型有三体型14例、多倍体型8例、单体型2例及性染色体缺失型1例。结论 FISH技术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出流产组织染色体数目畸变,其应用可以为自然流产夫妇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信息。
- 彭园园孙东兰赵丽娟高虹张艳华穆卫红
- 关键词:自然流产荧光原位杂交绒毛胎儿组织染色体异常
- 子痫前期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结果。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 h后W estern b lot法测定细胞胞浆NF-κB抑制因子(I-κB)和胞核NF-κB活性;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测定VCAM-1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胞浆I-κB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胞核NF-κB含量以及VCAM-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血清培养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NF-κB的活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NF-κB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VCAM-1的表达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蒋荣珍穆卫红黄亚绢顾京红李明陈汉平
- 关键词:子痫前期内皮细胞核因子-ΚB
- 石家庄地区138例胎儿脐带穿刺染色体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脐带穿刺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了解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对138例孕妇有产前诊断指征者于妊娠中、晚期在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及染色体检查。结果138例有产前诊断指征孕妇行脐带穿刺及培养成功130例(94.2%),脐血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18例(13.85%),其中三体型占72.2%(13/18)。112例孕妇超声诊断异常行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核型8例(7.14%)。结论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脐血管穿刺术安全且成功率高,脐血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达13.85%,其中染色体三型占72.2%,是妊娠中、晚期主要的异常核型。产前脐带穿刺染色体分析可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彭园园赵丽娟高虹张艳华穆卫红孙东兰米冬青方芳
- 关键词:脐带穿刺术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 核因子κB顺式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子痫前期患者脐血清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顺式诱骗寡脱氧核苷酸(ODN)对子痫前期患者脐血清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前胶原Ⅰ、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 HUASMC 分4组:A 组(加入正常新生儿脐血清培养)、B 组(加入子痫前期患者的新生儿脐血清培养)、C 组(加入子痫前期患者的新生儿脐血清及核因子κB顺式诱骗 ODN 培养)和 D 组(加入子痫前期患者的新生儿脐血清及无序 ODN 培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UASMC 的增殖活力[以吸光度(A)表示]和凋亡率;应用 RT-PCR 检测各组 HUASMC 的前胶原Ⅰ、ⅢmRNA 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 TNF-α蛋白的表达[均以 A 值表示]。结果 (1)增殖活力:A 组为0.11±0.02,B 组为0.19±0.02,C 组为0.14±0.02,D 组为0.18±0.03;B、C、D 组增殖活力显著高于 A 组(P<0.05),B、D 组显著高于 C 组(P<0.05)。(2)凋亡率:A 组为(14.3±1.2)%,B 组为(7.8±1.3)%,C 组为(10.1±1.2)%,D 组为(8.1±1.3)%;B、C、D 组凋亡率显著低于 A 组(P<0.05),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前胶原Ⅰ mRNA:A 组为0.16±0.02,B 组为0.31±0.04,C 组为0.23±0.04,D 组为0.30±0.03,B、C、D 组前胶原Ⅰ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A 组(P<0.05),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前胶原ⅢmRNA:4组前胶原ⅢmRNA 表达水平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TNF-α蛋白:A 组为0.15±0.03,B 组为0.74±0.11,C 组为0.36±0.09,D 组为0.79±0.12,B、C、D 组TNF-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 A 组(P<0.05);B、D 组又显著高于 C 组(P<0.05),但 B 组与 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因子κB顺式诱骗 ODN 能降调子痫前期患者脐血清促 HUASMC 增殖、胶原合成及炎性因子合成的作用。核因子κB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血管病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蒋荣珍黄亚绢顾京红穆卫红陈汉平
- 关键词:脐动脉
- 染色体核型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胚胎停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在孕早期胚胎停育遗传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因早期胚胎停育于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94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胚胎停育组织。对入组胚胎停育组织依次采用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进行染色体分析,结合胚胎染色体检测结果进行亲缘性溯源检测并汇总、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CMA结果。结果 (1)所有患者入组平均34.1(22~45)岁,其中120例(61.9%,120/194)>35岁;孕周平均9.75(7~14)周,其中144例(74.2%,144/194)<10周。存在不良孕产史的101例(52.1%,101/194)孕妇中,79例(78.2%,79/101)有胚胎停育史,22例有自然流产史(21.8%,22/101)。(2)124例(63.9%,124/194)核型异常者中,三体89例(71.8%,89/124),单体15例(12.1%,15/124),三倍体11例(8.9%,11/124),嵌合体8例(6.4%,8/124),结构异常1例(0.8%,1/124)。(3)33例仅发生CMA变异者中9例致病、2例可疑致病、1例良性、21例临床意义不明(VUS)。联合应用CMA将染色体变异致病检出率提高了4.6%。124例核型异常胚胎中,17例合并CMA异常(3例致病,1例可能良性,13例VUS)。(4)双亲染色体检测结果显示,4例呈多态性改变,4例呈核型异常;33例染色体微结构变异夫妇进行验证比对,结果显示,1例良性变异及1例VUS,均系母源,余未检出染色体微结构变异。结论 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可有效提高染色体变异携带检出率,对指导未来妊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孟雁欣于湄穆卫红刘春苗孙东兰张静
- 关键词:胚胎停育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
- 一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的SLC26A4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1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进行SLC26A4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以明确其突变类型和突变形式,并探讨其突变来源和传递规律。方法收集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及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进行SLC26A4基因的全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应用Sequencing Analysis Software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对。结果测序结果提示患儿为SLC26A4 c.1522A〉G和c.1229C〉T的复合杂合突变,父亲为SLC26A4 c.1522A〉G杂合突变,母亲为SLC26A4 1229C〉T杂合突变。结论SLC26A4 c.1522A〉G变异可能是该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本研究结果对于该家庭的再生育及患儿将来的婚育有指导意义。
- 孙东兰穆卫红张艳华高虹方芳于湄赵丽娟张静米冬青常立甲曹琴英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基因型
- 反复流产患者流产胚胎及临床遗传学研究
- 赵丽娟周文静高丽红刘杰曹琴英葛军李清雪穆卫红高虹李红方芳张艳华许红
- 课题研究建立细胞遗传学检测体系,如绒毛细胞培养、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各种显带新技术(G、C、N、R带),对反复流产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4036例,发现12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其中罕见染色体异常核型9例。建立流产胚胎先进...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遗传学反复流产染色体疾病
- 盆腔粘连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04年
- 盆腔粘连是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可引起急性复发性肠梗阻、不孕不育、性生活不适等 ,且使临床治疗费用增高。故盆腔粘连形成及治疗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盆腔粘连形成的机制、预防和处理作一综述。
- 王莉王国华穆卫红于俊荣
- 关键词:盆腔粘连
- 孕妇早、中期开展FMR1基因突变筛查的意义及病例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对孕早、中期孕妇进行脆性X智力低下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基因筛查,为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提供产前诊断。方法采集2316名12~21^(+6)周的孕妇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FMR1的CGG重复次数。对3例携带前突变者提供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结果FMR1基因CGG重复数中间型携带率为1/178,前突变携带率为1/772,未发现全突变患者或携带者。CGG重复最大频率等位基因为29次,占比49.29%,其次为30次(28.56%)、36次(8.83%)。病例1孕12^(+5)周绒毛染色体检查示胎儿核型为45,X,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前突变,经遗传咨询后引产。其父母的重复数分别为70/-次、29/30次。病例2于孕20周行羊膜腔穿刺,胎儿FMR1基因CGG重复数为29/-次,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均未见异常,选择继续妊娠。病例3经遗传咨询后拒绝产前诊断,足月顺产一女婴,出生体重2440 g,随访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孕妇应在早、中期进行FMR1基因筛查,携带高风险CGG重复数者应进行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家系筛查。
- 曹琴英穆卫红孙东兰朱俊真葛军彭园园张静
- 关键词:FMR1基因基因检测产前诊断
- 先天性白内障基因的突变筛查及分子机制研究
- 张静穆卫红孙东兰米冬青曹琴
- 该项目主要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的寻找,为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实验依据。该课题通过家系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遗传病家族史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大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了分子诊断,同时运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对其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产前诊断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