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蓉

作品数:60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3篇肿瘤
  • 21篇胃癌
  • 18篇免疫
  • 17篇胃肿瘤
  • 10篇组织化学
  • 10篇免疫组织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 9篇胃癌组织
  • 9篇基因
  • 9篇癌组织
  • 8篇表达及意义
  • 7篇蛋白
  • 7篇病理
  • 6篇转录
  • 5篇原位
  • 5篇细胞癌
  • 5篇免疫组化
  • 4篇血管
  • 4篇胃癌细胞

机构

  • 5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吉首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0篇秦蓉
  • 18篇张红
  • 16篇吴继锋
  • 14篇王道斌
  • 12篇王弦
  • 6篇储婧
  • 6篇吴强
  • 6篇赵文娣
  • 6篇虞红珍
  • 5篇詹鹤琴
  • 4篇赵红川
  • 4篇陈宗科
  • 4篇黄山
  • 4篇王娜娜
  • 3篇杨光霖
  • 3篇吴正升
  • 3篇盛霞
  • 3篇江冬瑞
  • 3篇郭慕依
  • 3篇张农

传媒

  • 18篇临床与实验病...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癌症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24和miR-2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miR-24和miR-22在胃癌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24和miR-22在人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4株人胃癌细胞株以及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24和miR-2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GES-1比较,miR-24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23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3、P=0.007),而在MGC-803和AGS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P=0.120);与GES-1比较,miR-22在SGC-7901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0),在MGC-803中表达显著降低(P=0.000),而在AGS和BGC-823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P=0.307);胃癌组织中miR-2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P=0.005);miR-22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胃癌组织中除miR-24的表达与性别具有显著相关性外(P=0.029),miR-24、miR-22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块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24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BGC-803以及胃癌组织中表达是上调的,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宗科秦蓉储婧王娜娜
关键词:胃肿瘤实时荧光定量PCR
胃癌中uPA、PAI-1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uPA、PAI-1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肿瘤分化、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0例胃癌组织中uPA、PAI-1的表达,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胃癌组织中uPA mRNA和蛋白、PAI-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胞质;uPA的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AI-1的表达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有逐渐降低的趋势。(2)110例uPA mRNA及蛋白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3)uPA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PAI-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4)uPA mRNA/蛋白与PAI-1 mRNA/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uPA与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阻断uPA的分泌和作用途径有望对胃癌浸润转移起抑制作用;胃癌组织中PAI-1可能担当重要的调节剂或者是肿瘤细胞防止自身降解的保护剂而不是这个系统的单纯抑制剂。
盛霞吴继锋张红秦蓉王道斌
关键词:胃肿瘤尿纤溶酶原激活物血管生成组织芯片
小细胞肺癌90例免疫表型特征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TNM分期,电话随访计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90例SCLC中多数为老年男性,男女比为5∶1,中位年龄64岁,其中Ⅰ+Ⅱ期21例,Ⅲ期30例,Ⅳ期39例。SCLC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0%、65.5%、86%、92.2%和81.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TTF-1、NSE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TTF-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与TTF-1阴性组(5.5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E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与NSE阴性组(1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NM分期中Ⅰ+Ⅱ、Ⅲ和Ⅳ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多数表达CKpan和TTF-1;其中TTF-1表达与SCLC的预后呈负相关;NSE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
虞红珍秦蓉梁春梅王弦黄山吴强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TTF-1TNM分期预后
电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7年
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结合冷冻断裂技术;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技术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等对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细胞及超微水平的定位观察,重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病变特点。
董聿明杨光霖吴继锋杜卫东苏英豪张红宋育林秦蓉吴红阳王道斌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免疫电镜
联合组织学与细胞学对肺小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组织学、细胞学与免疫组化法对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组织学诊断为肺癌,疑为SCLC的42例患者的病理资料,联合观察活检切片和细胞学刷片再配以免疫组化染色,确定分型诊断。结果 42例肺癌患者中,有21例诊断为SCLC,2例诊断为淋巴瘤,19例诊断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上述3种病理学检查方法可优势互补,联合应用于SCL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明显提高组织分型的病理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虞红珍吴强秦蓉刘茂云黄山
关键词:小细胞癌鳞癌支气管镜活检细胞学涂片
CDX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CDX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X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阿新兰/过碘酸雪夫氏染色(AB/PAS)和高铁二铵/阿新兰(HID/AB)染色对胃黏膜肠化生进行分型。结果 (1)CDX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中不表达,CDX2在肠化、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的阳性率(81.7%、50%、48.2%)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在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异型增生和胃癌(P<0.05),在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X2的表达与肠化的分型和异型增生的分级之间均无关系。(2)CDX2在肠型胃癌中的阳性率(67.4%)明显高于弥漫型和混合型胃癌(25.7%、42.9%);CDX2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X2阳性表达组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38);多种变量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影响的分析显示,CDX2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CDX2可能在胃粘膜肠化生的发生及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诊断、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王娜娜秦蓉储婧王弦
关键词:胃肿瘤肠化生异型增生CDX2免疫组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SEL1L、BCL-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SEL1L蛋白、BCL-2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和细胞株SUDHL-4、LY-10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DLBCL组织中SEL1L、BCL-2蛋白的表达及6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中SEL1L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EL1L蛋白在DLBCL细胞株SUDHL-4及LY-10中的表达。结果 SEL1L蛋白在DLBCL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RLH(69.9%vs 25.0%,P<0.05),其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BCL-2蛋白在DLBCL中的阳性率为83.7%,与肿瘤原发位置、免疫表型及Ann Arbor分期有关(P<0.05);SEL1L蛋白与BCL-2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7,P<0.05)。SEL1L蛋白在SUDHL-4及LY-10中均呈阳性。结论 SEL1L与BCL-2在DLBCL中均呈高表达,提示SEL1L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BCL-2表达产生协同作用。
舒炎詹鹤琴刘蒙蒙秦蓉孟刚
关键词: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
创新理念下病理学专硕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3年
在创新理念下,病理学专硕如何在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兼顾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某校病理学教研室通过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实行双导师制度,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及学术交流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培养。旨在培养毕业后既能独立胜任常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又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结果取得明显成效。
詹鹤琴虞红珍虞红珍秦蓉吴正升吴正升
关键词:病理学研究生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Snail基因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
吴继锋马伟张红秦蓉赵文娣王道斌
关键词:E-CADHERINSNAIL原位分子杂交胃肿瘤
人乳腺癌MCF-7细胞在不同HER-2水平miRNAs表达谱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HER-2中微小RNA(miRNAs)的差异性表达,初步筛选出与HER-2表达相关的miRNAs表达谱。方法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CF-7/HER-2,利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两株细胞中miRNAs的表达。结果利用miRNA微阵列,筛选获得217种与HER-2相关的miRNAs,较正常MCF-7细胞上调的miRNAs有123个,下调的有94个。在差异有显著性的miRNAs中,hsa-miR-141和hsa-miR-1299的靶基因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获得人乳腺癌MCF-7细胞在不同HER-2水平miRNAs的差异表达谱,为进一步分析HER-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许成辰朱桂璐王弦吴正升吴强秦蓉
关键词:乳腺肿瘤MIRNASHER-2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