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菊波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公共精神
  • 3篇大学生
  • 3篇公共性
  • 3篇公共意识
  • 3篇公私观
  • 3篇阿伦特
  • 2篇当代大学生
  • 2篇文化
  • 2篇公私
  • 2篇公私观念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新中国成立六...
  • 1篇信念
  • 1篇行政
  • 1篇行政范式
  • 1篇早期儒家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形态
  • 1篇政治

机构

  • 16篇南昌航空大学
  • 4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7篇秦菊波
  • 2篇陈爱生
  • 1篇段志军
  • 1篇张朝霞
  • 1篇李冬
  • 1篇李青

传媒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求索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高校高级岗位设置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21年
高级岗是高校岗位设置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研究高级岗结构比例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人才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江西高校为例,历史地分析了我国高校岗位管理的阶段性特征,比较研究了部分省份高校高级岗结构比例设置差异,发现江西高校高级岗结构比例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在江西高校适时推广编制备案制、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和合理提高高级岗结构比例。
陈爱生秦菊波
关键词:人事制度江西高校岗位管理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研究
汉娜·阿伦特是美国犹太裔学者,活跃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学术界,以政治学理论研究见长,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论革命》、《共和的危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以及晚年著作《精神生活》二卷本等。阿伦特思想...
秦菊波
制宪权的合法性基础与革命的命运——基于阿伦特对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的观点
2011年
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所形成的截然不同的政治命运,引发了对制宪权的合法性基础的探讨。美国革命较之法国革命取得了更大政治成功的一个因素在于二者诉诸于制宪权合法性基础的立足点不同:法国革命将制宪权的合法性基础诉诸于人民意志的绝对权威,使整个国家不断地屈从于变幻的人民意志统治之下;美国革命则将制宪权的合法性基础诉诸于正义原则制衡下的人民意志,使国家走向稳定的自由宪政道路。二者在制宪权合法性上的目标不同导致二国革命的最终命运与政治意义上的差别。
秦菊波李青
关键词:阿伦特制宪权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被引量:7
2009年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秦菊波
关键词:公共精神大学生公共意识
国内对汉娜·阿伦特思想研究热点述评被引量:3
2009年
近些年国内对阿伦特思想的研究和关注点越来越多,人们对她的极权主义理论、公共领域理论、政治思想、"精神生活"论、公民观以及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本文对国内阿伦特的研究热点状况进行综述,以期能有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受益。
秦菊波
中国传统公私观念与现代公共精神的培育被引量:3
2009年
公私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崇公抑私"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指向。然而,对私的贬抑和对公的推崇造成对私人利益合法性的漠视,并没有带来人际平等和宪政民主制度的落实,"崇公抑私"这种伦理关怀到了现实中就演变成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扭曲。历史证明,"灭私欲"无益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靠公私协调。对"公"的维护要建立在对"私"的认可和尊重基础之上,否则必然导致公私利益"两无"的结果。现代民主的运行要求公民普遍具有公共精神,它要求公民善于超越自身"私人性"的局限,体认更为普遍的联系和价值。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转换的研究,必须首先认识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结构,看到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碰撞的必然性,这是培育现代公共精神的文化导向与价值源流。
秦菊波段志军
关键词:文化公私观念政治伦理
从“以公克私”到个体“私”意识的萌动——宋明公私观念的人文启蒙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自古以来,"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深厚的"原罪"意识,其根深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私"之初,并非起源于个体观念,缺失个体是传统文化最大的积弊。在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的启蒙,往往突破私的禁锢,闪现个体化的萌动。一种文化形态何以塑造出这样普遍、持久的崇公灭私的文化心态,是深入认识国情和民族性的重要问题。宋明理学的思想家们以身、生、情、欲的观念,重新发现"私"的合理性,逐步推动了人文思想的启蒙。
陈爱生秦菊波
关键词:公私观念
公共性问题与政治现代性被引量:1
2010年
当前公共性话语的兴起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公共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伦理学、公共经济学,甚至城市建筑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对它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在不同学科的语境下,公共性概念有着不同层次和范围的界定。公共性概念多维度的阐释表明公共性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对它缺乏学科的规范的讨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性问题的兴起内含着政治现代性因素,对公共性的确切内涵应从政治学的规范视角来研究。
秦菊波
关键词:公共性政治
论现代公共精神与公民公共意识被引量:8
2009年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之外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
秦菊波
关键词:公共精神公共意识公民
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研究综述被引量:15
2012年
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空间得到不断拓展。大学生是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培养的核心群体。文章从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内涵,我国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生长历史和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与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等方面,对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秦菊波李冬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意识公共精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