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楠 作品数:8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吴阶平医学基金 北京市科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胸腔灌注吉西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吉西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伴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d1、d8)+卡铂400 mg/m2(d1)方案全身化疗的基础上,A组(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250 mg/m^2+贝伐珠单抗5 mg/kg胸腔灌注治疗;B组(对照组)仅给予吉西他滨250 mg/m^2单药胸腔灌注治疗,每3周用药1次,共4周期。观察治疗后两组胸腔积液的变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吉西他滨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分期及KPS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vs 40.9%,P=0.008)。不良反应:观察组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3%vs 0,P=0.000);观察组粒细胞减少(58.3%vs 50.0%,P=0.571)、腹泻(16.7%vs 0,P=0.139)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29.2%vs 36.4%,P=0.603)、鼻出血(62.5%vs 68.2%,P=0.686)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腔给药12 h后观察组胸腔中吉西他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5±0.38μg/ml vs1.25±0.16μg/ml,P=0.04),联合给药延长了吉西他滨在胸腔中的停留时间。结论胸腔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并延长了吉西他滨的作用时间。 孙志佳 杜楠 祁楠 赵辉 康欢荣 高洁 付艳 刘自豪关键词:肺癌 胸腔灌注 吉西他滨 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贝伐组)21例和紫杉醇组(化疗组)24例。胸腔给药,每3周为一周期。贝伐组采用贝伐珠单抗300 mg 联合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化疗组采用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根据 RECIST 1.1评价标准和 NCI-CTC-AE 3.0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均呈下降趋势,治疗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贝伐组为81.0%,化疗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可以更好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增长。 祁楠 康欢荣 杜楠 付艳 胡佳 李晓松 赵辉关键词:紫杉醇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含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增殖分子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NK细胞含量与肿瘤标志物含量、增殖分子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NSCLC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NSCLC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9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测定NSCLC组患者肺癌病灶和癌旁病灶组织中增殖分子的表达量。结果:NSCLC组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HE4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NK细胞高含量NSCLC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HE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NK细胞低含量NSCLC患者;肺癌病灶组织中c-myc、c-FLIP、Livin、Moesin、k-ras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病灶组织且NK细胞高含量肺癌病灶组织中c-myc、c-FLIP、Livin、Moesin、k-ras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K细胞低含量肺癌病灶组织。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含量显著减少且与癌细胞的增殖活力相关。 赵辉 李晓松 陈殿君 高洁 祁楠 康欢荣 杜楠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逃逸 自然杀伤细胞 肿瘤标志物 半抗原DNP修饰自体肿瘤疫苗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initrophenyl,DNP)修饰自体肿瘤疫苗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4例Ⅲ期或Ⅳ期可切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机分为半抗原DNP修饰瘤苗组和半抗原DNP未修饰瘤苗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半抗原DNP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和半抗原DNP未修饰的自体瘤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数量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半抗原DNP修饰瘤苗组患者CD4+-IFN-γPE、CD8+-IFN-γPE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及半抗原DNP未修饰瘤苗组明显升高(P均<0.05),而CD4+CD25+Treg数量减少(P<0.05),半抗原DNP未修饰瘤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半抗原DNP修饰瘤苗组患者较半抗原DNP未修饰瘤苗组DTH明显增强,硬结明显增大,两组DTH达到阳性结果(≥5 mm)的百分比分别为94.6%和45.0%(P<0.05)。半抗原DNP修饰瘤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5.0%、73.0%和65.5%,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9.3%,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81.1%;半抗原DNP未修饰瘤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0.1%、59.0%和43.5%,OS为64.2%,DFS为74.0%,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抗原DNP修饰的自体瘤苗可增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机体免疫耐受,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陈殿君 李晓松 赵辉 付艳 胡佳 祁楠 石秀丽 杜楠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二硝基氟苯 半抗原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伊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00 mg,每3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O例(O%),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PD)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p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伊马替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祁楠 杜楠 韦兴 陈秉耀 李晓松 马俊勋 付艳 赵辉关键词:脊索瘤 伊马替尼 shRNA腺病毒介导的JNK1 RNAi抑制U87MG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shRNA对U87MG人胶质瘤细胞JNK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JNK1基因以及无义对照的shRNA序列,通过腺病毒介导shRNA的表达来下调JNK1的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病毒效果;用BrdU掺入的方法来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限制性酶切及DNA测序结果证实shRNA插入片段完全正确;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JNK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BrdU掺入结果表明Ad-shJNK1处理组细胞增殖显著降低。结论重组的JNK1shRNA腺病毒构建成功,JNK1的下调明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为深入研究JNK信号通路在神经肿瘤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董林 葛瑞民 祁楠 沈丽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 小发夹RNA 神经肿瘤 DNA修复基因XPD7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DNA修复基因XPD7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度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8例,均行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的方案(FOLFOX)治疗。所有病例化疗前抽取静脉血并提取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XPD751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1)XPD751Lys/Lys、Lys/Gln和Gln/Gln基因型频度分别为76(77.55%)、17(17.35%)和5(5.10%)。(2)XPD751Lys/Lys、Lys/Gln和Gln/Gln基因型有效率分别为50.00%、29.41%和20%,比较Lys/Lys、Lys/Gln的有效率,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及不同转移部位的影响后,XPD751Lys/Gln基因型患者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Lys/Lys基因型患者的3.8倍,OR=3.8,95%CI为0.985~14.698。结论 DNA修复基因XPD7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对FOLFOX方案化疗敏感度相关,检测XPD751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敏感度的指标。 陈雅敏 刘基巍 祁楠 曲鸿翔关键词:DNA修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直肠癌 药物疗效 DNA修复基因XPG C46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方案,但是不同的患者在接受相同药物及剂量治疗时,对化疗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NA修复基因在影响患者对奥沙利铂耐药性方面占主导地位,DNA修复系统分为:核苷酸切... 祁楠关键词:DNA修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