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俊志

作品数:122 被引量:9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货币
  • 3篇帝国
  • 3篇铜钱
  • 2篇信用
  • 2篇秦汉
  • 2篇金属货币
  • 2篇减重
  • 2篇阿拉伯帝国
  • 2篇半两
  • 1篇信贷
  • 1篇信用货币
  • 1篇债权
  • 1篇债权债务
  • 1篇债务
  • 1篇纸币
  • 1篇纸币流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历史
  • 1篇失踪
  • 1篇斯堪的纳维亚

机构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西部研究...

作者

  • 11篇石俊志

传媒

  • 5篇银行家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中国金融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金融博览
  • 1篇清华金融评论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铜钱减重对重量单位值的影响
2012年
中国古代铜钱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流通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清王朝灭亡,贯穿着中国皇帝专制历史的始终。中国古代铜钱的发展演化过程,是从足值铜金属货币向不足值铜金属货币转化的名目化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统治者基本上垄断着铜钱的铸造。他们在铸造铜钱时所具有的节铜牟利冲动,是推进铜金属货币名目化的主要动力。由于这种冲动的存在,在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经常地发生铜钱减重的现象。
石俊志
关键词:铜钱减重金属货币货币转化
小额信贷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90
2007年
主要面向农村的小额信贷对我国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鉴此,研究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全球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不能照搬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比如孟加拉模式中多人联保自治机制效果很明显,而在我国却难以有效执行。鉴于穷人的劳动能力是其最重要且有保障的资源,因此,以借款者未来劳动抵押作为还款保障,以政府提供未来劳动机会优先权的承诺作为借款条件,将是促进我国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石俊志
关键词:小额信贷
中国古代黄金失踪之谜被引量:3
2011年
中国古代黄金失踪,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引起关注。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997年)曾经询问虞部员外郎杜镐:“西汉赐予悉用黄金,而近代为难得之贷,何也?”杜镐回答说:“当是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杜镐的意思是说,西汉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金多价贱。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黄金多被用于佛像和法器,所以逐渐缺乏,成为难得之货。
石俊志
关键词:黄金失踪佛教传入北宋时期宋太宗
秦汉初期半两铜币研究
秦、汉初期,本文简称之为秦汉初期,即自秦始皇到汉武帝,是中国全国统一的半两铜币流通的时期。半两铜币的流通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铜金属铸币流通,具有一定程度的有价金属流通性质。本文的研究,以半两铜币为核心,通过考证秦汉初期的货...
石俊志
关键词:货币体系货币思想
阿卜杜勒·麦利克建立的阿拉伯货币制度
2023年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曾是世界上版图最大、军力最强的国家。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国王阿卜杜勒·麦利克(公元685至公元705年在位)推行阿拉伯文字、建立了阿拉伯货币制度,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代明君。阿卜杜勒·麦利克建立的阿拉伯货币制度,对于后来世界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俊志
关键词:货币制度阿拉伯帝国
中国古代铜钱的信用货币性质
2012年
中国古代铜钱经常处于不足值状态,只是依靠朝廷的信用和法律的保护才能正常行使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中国古代各王朝垄断铜钱的铸造权,立法禁止百姓铸造铜钱或销毁铜钱,保护朝廷铸行轻重大小参差不齐的铜钱,按照同等的法定价值行使货币职能。因此,铜钱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用货币性质。基于铜钱的信用货币性质,中国古代各王朝运用扩大或缩小发行量。
石俊志
关键词:货币性质铜钱信用货币职能
古代的记账金属货币
2022年
古代金属货币流通时期,货币可以分为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实体金属货币,一种是记账金属货币。实体金属货币表现为金属物质本身,可以进行实体支付;记账金属货币体量微小,难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债权债务的量化数额,积累到一定体量时,才可能进行实体支付。
石俊志
关键词:金属货币债权债务金属物质货币流通记账体量
秦汉时期的铜币减重与权衡减重被引量:1
2007年
秦汉时期的铜币和权衡都呈现持续减重的现象。分析两者减重的原因,比较两者减重的幅度,探索两者减重的因果联系,是了解和研究秦汉时期货币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角度。铸币者节铜谋利的行为,形成铜币减重的机制,并对权衡标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石俊志
关键词:秦汉时期
矮子丕平的加洛林便士
2023年
欧洲最早发行的便士产生于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公元751—768年在位)统治时期.早期便士宽而薄的样式源自阿拉伯帝国的狄尔汗(又译作"迪拉姆")银币.加洛林便士是一种银币,重量恰好等于半个狄尔汗银币.法兰克人征服意大利和德国后,便士制度向更加广袤的地区传播开来,甚至被英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地区的人们所效仿.
石俊志
关键词:阿拉伯帝国斯堪的纳维亚加洛林王朝洛林
中国古代的信用货币与货币政策
2014年
关于货币宏观管理,我们还缺乏超长周期的实证运行经验。中国古代各王朝采用的货币政策手段极为丰富,我们应该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祖先的货币宏观管理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将其发扬光大。实施货币政策需用信用货币我国现代多数金融学者认为,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政府才可能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施货币政策;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政府不可能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实施货币政策。
石俊志
关键词:减重金属金属材料铜钱纸币流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