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玉楼

作品数:68 被引量:20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矫治
  • 14篇畸形
  • 12篇正畸
  • 12篇前牙
  • 11篇牙合
  • 11篇细胞
  • 8篇下颌
  • 7篇肿瘤
  • 7篇骨性
  • 6篇早期矫治
  • 6篇磨牙
  • 6篇口腔
  • 5篇蛋白
  • 5篇增殖
  • 5篇正畸治疗
  • 5篇头影
  • 5篇头影测量
  • 5篇疗效
  • 4篇上颌
  • 4篇锥形束CT

机构

  • 67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市中医院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口腔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作者

  • 67篇田玉楼
  • 11篇赵震锦
  • 8篇刘芳
  • 7篇冯翠娟
  • 7篇张媛媛
  • 7篇王晶
  • 6篇朴美玲
  • 6篇岳杨
  • 5篇王兆元
  • 5篇钟鸣
  • 5篇韩坤
  • 5篇秦科
  • 4篇吕品
  • 4篇刘洁
  • 4篇张扬
  • 4篇李乐
  • 4篇于默
  • 3篇张学
  • 3篇王丽萍
  • 3篇郑雪松

传媒

  • 10篇中国实用口腔...
  • 7篇上海口腔医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3篇中华口腔正畸...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牙周炎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被引量:10
2017年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类在青年人中常见的牙周炎,发病早、进展快、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齿发生病理性移位,严重影响美观、口腔健康和功能。这类患者在牙周治疗基础上应及时进行正畸治疗,恢复正常的生理性牙位及咬合接触关系,消除咬合创伤。恰当的正畸治疗,不仅能改善美观,恢复牙齿正常功能,而且有利于控制侵袭性牙周炎的病情,促进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发生良好改建,提高临床疗效的稳定性和远期预后效果。正畸医生对侵袭性牙周炎要充分认识,应与牙周专科医生密切合作,在牙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正畸,遵循个性化合理设计、细丝轻力、严格控制菌斑、定期牙周维护、全程谨慎监控的原则。
王晴萱田玉楼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周病学正畸学美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蛋白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3
1997年
为了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和p53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作者用抗PCNA及p53单克隆抗体对良、恶性混合瘤及粘液表皮样癌组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恶性混合瘤PCNA增殖指数较高,与混合瘤细胞生长活跃型及混合瘤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的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型(P<0.01)。p53在恶性混合瘤中阳性表达率高(60.0%),与粘液表皮样癌(2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我们观察到p53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PCNA增殖指数较高。结论:PCNA增殖指数可以作为支持诊断恶性混合瘤的指标;是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分级的重要参数。p53蛋白是恶性混合瘤的有效标记物;p53蛋白参与PCNA表达的调节。
田玉楼王兆元钟鸣
关键词:涎腺肿瘤肿瘤抑制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53
应用舌刺有效控制生长快速期骨性Ⅲ类病例
此病例为生长高峰期骨性Ⅲ类高角型,生长趋势不利,观察到患者存在舌不良习惯和姿势位,舌体低位平直,位于口底,舌尖抵在下前牙区,于是应用改良式舌刺进行阻断性矫治,要求患者戴用舌刺后舌体向后向上,置于设计在上腭的带有弧度的舌刺...
史娅婕田玉楼
文献传递
mTOR、MPF在细胞及口腔肿瘤生长与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刘奕杨鸣良包扬黄绍辉阎秀林李宁赵咏梅马忠真于秉治刘强田玉楼
该研究利用同步化的Hela细胞,观察在细胞周期不同时相,mTOR及其底物p70 S6K的α1、α2、β1、β2不同亚型及4EBP1的表达有何区别,从而阐明mTOR与细胞周期间的关系。还较系统地阐述了mTOR/p70 S6...
关键词:
关键词:MTORMPF口腔肿瘤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下颌运动功能检查系统评价稳定型咬合板对颞下颌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20例,全部接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等4个时点分别测量患者的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痛最大开口度、下颌前伸距离、左侧偏动距离、右侧偏动距离。结果:患者的CMI、VAS指数均显著性下降,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治疗期间患者的无痛最大开口度显著增加,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下颌前伸距离PE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下颌的侧方运动距离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稳定型咬合板有利于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症状,增大下颌运动范围,解除开口受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丹田玉楼周青张扬冯翠娟郭艳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
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的矫治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应用PAR指数评价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拔除1~4颗龋坏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PAR指数的规则对2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石膏模型进行测量、评估、分析。结果20例病例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9.50±7.05、2.00±2.00,减少27.50±6.3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加权PAR总分值矫治前、后为24.00±9.25、1.94±2.54,减少22.06±9.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AR指数各项指标中包括牙齿排列、颊侧关系、覆盖、覆等矫治前后分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中线矫治前后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AR总分值减少百分率为(93.63±6.02)%;加权PAR总分值减少百分率为(87.90±24.69)%。结论应用PAR指数评价认为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进行正畸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田玉楼王鑫王坤刘芳
关键词:PAR指数拔牙矫治第一恒磨牙
早期矫治前牙反的另一种思路
临床中我们观察到很多前牙反 患者都存在舌姿势位不良的问题,表现为舌体低位平直,位于口底,舌尖抵在下前牙区,破坏了口腔矢状向内外侧肌力的平衡,上颌骨及上颌牙弓失去舌肌的作用而发育不足,但舌体对整个下牙弓产生持久的异常的向前...
田玉楼岳杨曹宇鸣朴美玲
关键词:早期矫治
P_(53)蛋白在恶性混合瘤和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1995年
本研究应用抗P_(53)蛋白单克隆抗体DO一1对恶性混合瘤和粘液表皮样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抑癌基因P_(53)在恶性混合瘤和粘液表皮样癌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_(53)在恶性混合瘤中有较高的用性表达率(60.0%)与粘液表皮样癌(20.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前者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后者。因此认为,P_(53)抑癌基因的突变是恶性混合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P_(53)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恶性混合瘤的一种有价值的标记物;
田玉楼王兆元钟鸣闫立华韩东升
关键词:涎腺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粘液表皮样癌
锥形束CT在诊断上颌埋伏牙冠根成角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在诊断上颌埋伏牙冠根成角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曲面平展片、上牙咬合片上不能确切判断冠根是否成角以及成角大小的上颌埋伏牙患者13例,对其进行CB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冠根是否成角,并测量成角度数及冠根长度比.结果:13例上颌埋伏牙中,3例无冠根成角,10例确诊为冠根成角,其中6例冠根成角在120°~ 150°之间,另外4例冠根成角分别在150°~180°、90° ~ 120°、60°~90°之间不等;7例冠根比在1∶1.5~1∶1之间,5例在1∶1~1∶0.5之间,另1例在1∶2~1∶1.5之间.结论:CBCT能够明确诊断上颌埋伏牙的冠根成角情况,对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田玉楼刘芳朴美玲王晶赵修良刘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被引量:13
2021年
错[牙合]畸形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有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近2.6亿儿童牙颌面功能、颜面美观及生长发育,甚至影响儿童全身及心理健康发育。错[牙合]畸形发生涉及遗传及环境因素,早期矫治创建良好的牙颌面生长环境,纠正异常牙颌面生长、控制异常遗传因素,能有效地降低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维护我国儿童身心健康,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组撰写“中国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专家共识”,旨在引导和普及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治疗,促进我国儿童早期矫治理论与临床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专业发展。共识阐述了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及早期矫治的必要性,提出了儿童早期矫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在遵循牙颌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从孕期到恒牙列初期儿童牙颌面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分阶段的预防与阻断治疗的指导性建议。错𬌗畸形早期矫治的推广和规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科学的、全面的分级医疗及专业培训将最终完善我国儿童早期矫治临床体系,达到全面呵护我国儿童牙颌面健康,提高我国儿童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水平的目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儿童早期矫治规范化诊疗项目”专家组李小兵叶全富贺红卢海平朱敏姜若萍邹淑娟韩向龙周力陈柯袁晓张军梅谭理军尹畅贺周李昂程斌阮文华黄芳刘娟马兰邹蕊杨芳张卫兵田玉楼蒋备战邵林琴黄洋唐丽琴高黎周陈晨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