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庆奇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水利标准化发展形势辨析及改革创新思考
- 通过对水利标准化发展现状解析,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践行治水新思路、建设水生态文明和水利国际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水利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从科学界定标准、标准数量与质量、编制与实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水利标准国际...
- 胡孟田庆奇李建国宋卫坤董长娟
- 关键词:质量管理
- 文献传递
- 标准化形式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针对目前对水利标准化形式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本文对各种标准化形式的要点及其在水利标准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简化、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和模块化等标准化常见形式在水利标准化工作中大多属于被动、无意识的应用,有很大发展空间,急需结合水利行业需求和工程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 胡孟田庆奇宋卫坤顾晓伟李琳
- 关键词:水利行业
- 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48
- 2012年
- 根据淮河流域来水来沙特点,选定反映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代表水文站,利用50余年来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研究了淮河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采用Mann-Kendal秩相关检验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的年份。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淮河流域来水量无明显的减小趋势,其中淮河干流年径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支流及沂、沭、泗水系各站年径流量减小趋势明显;而淮河流域来沙量则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3—1975年。从流域降雨量、用水变化、水库拦沙、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引起淮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淮河流域上游山区河流水库建设是流域来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史红玲胡春宏王延贵田庆奇
- 关键词:淮河流域
- 一种高精度地形测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地形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测量轨道、水平测桥、测架、卷尺以及激光测距仪;其中,所述测量轨道设置在河工模型的两侧,设置方向与河道走向一致;所述水平测桥架设在所述测量轨道上;所述水平测桥的一个侧面上设有...
- 胡健曹文洪戴清史红玲田庆奇
- 文献传递
-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及优化方案研究
- 在分析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发展历程、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2008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的修订优化方案,包括:研究明确了水利技术标准的若干界定判别原则,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优化论证,司局版和专家版标...
- 胡孟刘咏峰吴剑田庆奇顾晓伟
- 关键词:水利技术标准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一种对排水管网系统的模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排水管网系统的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排水分区内是否有排水管网空间分布和设计参数,若是,转步骤S2,若否,转步骤S3;S2、将排水分区分隔形成纵横排列的多个网格,根据每个网格的排水强度模拟网格...
- 李娜王静高建标张念强田庆奇郑敬伟杜晓鹤徐卫红姜付仁韩松王杉俞茜
- 文献传递
- 黄河下游弯曲型河道挖河减淤机理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在概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对不同挖槽尺寸及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弯曲河段的疏浚挖槽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一般情况下 ,挖槽尺度越大 ,挖槽上游流速增幅、挖槽段流速减幅、溯源冲刷量、挖槽回淤量越大 ,但挖槽回淤率及挖槽效率却不是随着挖槽尺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的 ,对于本次试验条件而言 ,当挖槽河相关系处于 5~ 8之间时 ,挖槽效率相对较高。在挖槽尺寸一定的情况下 ,流量的增加或含沙量的减小将导致挖槽上游段溯源冲刷量的增加和挖槽回淤量的减小 ,而泥沙粒径的减小有利于促进溯源冲刷的产生 ,并抑制回淤量的增加。
- 吉祖稳胡春宏田庆奇柳海涛
- 关键词:黄河流速泥沙冲淤量河道
- 黄河下游河道疏浚挖槽效果的概化模型试验研究
- 1997年《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基于几十年的治黄实践提出了“拦、排、调、放、挖”的综合治理措施,把“挖”作为处理黄河泥沙问题的基本措施之一。本文对“如何挖”最为有利作了初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黄河疏浚的历史以及现代疏浚工...
- 田庆奇
-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疏浚河道综合治理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方法,包括:获取土壤数字图像;对所述土壤数字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土壤孔隙分布特征数据,并计算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参数;根据土壤孔隙直径与土壤毛管吸...
- 管孝艳阮本清田庆奇吕烨王兴勇王成丽郭姝姝
-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 田庆奇苏佳林史红玲
- 关键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