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芳芳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毒性
  • 5篇对氯硝基苯
  • 5篇硝基
  • 5篇硝基苯
  • 5篇急性毒性
  • 2篇毒性试验
  • 2篇急性毒性试验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硝基氯苯
  • 1篇鲤鱼
  • 1篇氯苯
  • 1篇锦鲤
  • 1篇开发区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急性毒性效应
  • 1篇间二硝基苯
  • 1篇焦化

机构

  • 7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7篇沈洪艳
  • 7篇甄芳芳
  • 5篇宋存义
  • 5篇任洪强
  • 2篇王芳
  • 1篇李敏
  • 1篇李双江
  • 1篇肖捷颖
  • 1篇张延斌
  • 1篇徐九华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3种硝基苯污染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研究了对氯硝基苯(P-NCB)、间二硝基苯(M-DNB)和2,4-二硝基氯苯(CDN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以锦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液中,通过鱼类的死亡率求出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试验结果表明,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96 h LC50分别为22.13、14.53、0.692 mg.L-1。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对氯硝基苯,3种化合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213、1.453和0.069 2 mg.L-1,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安全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标准,间二硝基苯和对氯硝基苯安全浓度高于标准限值。
沈洪艳甄芳芳宋存义任洪强
关键词: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急性毒性LC50
河北省焦化行业环境战略研究
沈洪艳李双江肖捷颖李敏王芳甄芳芳
该研究以焦化行业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为案例,以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为依据,结合焦化行业实际情况,运用标准对比、对比分析、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数学模型、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全面分析了焦化行业在清洁...
关键词:
对氯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急性毒性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水体中对氯硝基苯(P-NCB)和2,4-二硝基氯苯(DNC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以锦鲤鱼为试验生物。在预试验中,设5个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30、20、10、5mg/L;设6个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2、1、0.7、0.5、0.3、0.1mg/L,筛选出24h100%致死浓度(24h LC100)和96h最大耐受浓度(96hLC0)。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在24h LC100和96hLC0之间,按等对数间距设5个染毒组,并设置2个平行样、空白对照组和助溶剂对照组(乙醇)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按照《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平均致死量法(寇氏法)计算P-NCB和DNCB的LC50。结果预试验结果表明,P-NCB的24h LC100和96h LC0分别为40、5mg/L,DNCB的24h LC100和96h LC0分别为1.0、0.5mg/L。急性毒性试验中,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23.71、14.13、8.41、5mg/L;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1.0、0.84、0.706、0.594、0.5mg/L。在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助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鱼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各染毒组的鱼被投入试验液后均出现急速游动,向上跳跃,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40、23.71mg/LP-NCB染毒组的鱼逐渐失去平衡,丧失游泳能力,最后出现麻痹状态,侧卧于水面;1.0、0.84mg/LDNCB染毒组的鱼除有上述表现外,有的还出现竖立游行,身体抽搐等现象。14.13、8.41、5mg/LP-NCB染毒组和0.706、0.594、0.5mg/LDNCB染毒组的鱼基本能适应环境,并可以正常游动。P-NCB对锦鲤鱼96h LC50为22.13mg/L,属于高毒物质;DNCB对锦鲤鱼96h LC50为0.692mg/L,属于剧毒物质,且两者的LC50均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P-NCB的毒性弱于DNCB,但其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却小于DNCB。因此,水质标准的制订应从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污水的排放标准及其处理水平、饮用水的处理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沈洪艳宋存义甄芳芳任洪强徐九华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对氯硝基苯
对氯硝基苯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16
2007年
采用静水式直接接触致毒法进行了化学污染物对氯硝基苯(P-NCB)对锦鲤鱼的预备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预备试验的试验液质量浓度分别为40,30,20,10,5 mg/L.预试验得出:锦鲤鱼暴露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24 h100%死亡质量浓度(24 h LC100)和96 h无死亡质量浓度(96 h LC0)分别为40,5 mg/L.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25~27℃下,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0.83,28.84,23.60,22.13 mg/L.
沈洪艳宋存义甄芳芳任洪强
关键词:对氯硝基苯急性毒性
对氯硝基苯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静态式致毒法进行了化学污染物对氯硝基苯(p-chloronitrobenzene,P-NCB)对锦鲤(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试验,旨在确定水环境中低质量浓度对氯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为水质监测指标的完善和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当锦鲤暴露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96h,24h100%死亡质量浓度(24hLC100)和96h无死亡质量浓度(96hLC0)分别为40mg·L-1和5mg·L-1,此时测得试液中COD值分别为29.77mg·L-1和28.24mg·L-1。在25~27℃下,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30.83、28.84、23.60、22.13mg·L-1。该研究结果表明,对氯硝基苯属于高毒物质,水环境中对氯硝基苯质量浓度与TOC(total organic carbon)成正相关,但其对常规水质监测指标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贡献很小,COD不能反映水环境中低质量浓度有机毒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
沈洪艳甄芳芳任洪强宋存义
关键词:对氯硝基苯急性毒性锦鲤
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为深入探索规划方案分析的实现方法,以开发区区域环境评价技术导则为依据,在归纳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内容的基础上,以衡水开发区为例,通过规划协调性、总体布局和环境功能合理性、交通与道路规划合理性、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衡水开发区总体规划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区内外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符合国家城市规划要求且布局合理,区内工业区布局符合环保要求,部分居住区布局不合理,需要调整用地方向.
沈洪艳王芳甄芳芳张延斌
关键词: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两种硝基氯苯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对对氯硝基苯(P-NCB)和2,4-二硝基氯苯(DNCB)2种化合物进行了静态方式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96h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鲤鱼24h 100%死亡浓度(24h LC100)和96h无死亡浓度(96h LC0)分别为:40mg/L和5mg/L;在25~27℃下,96h的LC50为22.13 mg/L。2,4-二硝基氯苯试液中鲤鱼24h 100%死亡浓度(24h LC100)和96h无死亡浓度(96hLC0)分别为:1.0mg/L和0.5mg/L;在20~22℃下,96h的LC50为0.692 mg/L。该研究表明,对氯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鱼类分别属于高毒物质和剧毒物质。
沈洪艳甄芳芳任洪强宋存义
关键词:对氯硝基苯急性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