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班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4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对撞
  • 4篇对撞机
  • 4篇衰变
  • 3篇时间分辨率
  • 3篇介子
  • 3篇CMS实验
  • 3篇LHC
  • 2篇大型强子对撞...
  • 2篇电子对撞机
  • 2篇电子学
  • 2篇英文
  • 2篇宇宙
  • 2篇宇宙线
  • 2篇正负电子
  • 2篇正负电子对
  • 2篇正负电子对撞
  • 2篇正负电子对撞...
  • 2篇探测器
  • 2篇谱仪
  • 2篇强子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高等科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7篇班勇
  • 5篇冒亚军
  • 4篇王大勇
  • 4篇李强
  • 3篇过雅南
  • 3篇胡涛
  • 3篇白景芝
  • 3篇钱思进
  • 3篇蔡建新
  • 3篇应军
  • 3篇刘洪涛
  • 3篇叶沿林
  • 2篇丁慧良
  • 2篇何炬
  • 2篇季晓斌
  • 2篇戴又善
  • 2篇韩世温
  • 2篇何康林
  • 2篇史欣
  • 2篇郭子金

传媒

  • 8篇高能物理与核...
  • 3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第九届全国粒...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HC上希格斯与味物理实验进展
2023年
希格斯场是标准模型中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核心,通过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直接赋予质量,构建了粒子质量来源的机制.与希格斯相互作用的夸克质量本征态和参与弱相互作用的夸克味道本征态不重合使得不同代的夸克发生混合,即CKM机制,是目前唯一确定的CP破坏来源,但所提供的CP破坏远不足以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因此,在实验上对希格斯粒子和CKM矩阵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寻找新的CP破坏来源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值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本文将介绍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以及味物理中CKM矩阵参数特别是相角测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上的最新进展,回顾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团队在希格斯粒子及味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献礼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百十周年.
王嘉璐章立诚沈志宏李聪乔张舒楠李致源胡文华耿新月童星昱戴鑫琛高原宁冒亚军班勇杨振伟李强李强张艳席王大勇周辰
关键词:CP破坏
D介子稀有衰变研究(英文)
2006年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π-e+e+,π+e+e-,K*-e+e+和K*+e+e-).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其中,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阿布里克木.麦迪娜白景芝班勇卞建国蔡啸陈海璇陈和生陈宏芳陈江川陈进陈元柏迟少鹏初元萍崔象宗戴又善邓子艳董燎原董清风杜书先杜志珍方建房双世傅成栋高翠山高原宁顾树棣顾运厅过雅南郭义庆何康林何瑁衡月昆胡海明胡涛
关键词:稀有衰变D介子
CMS-GEM探测器电子学板测试工具的研制
2023年
针对CMS-GEM探测器前端电子学板(GEB)的研制和生产中质量控制的需求,研发了新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对电子学板进行连通性和误码率测试。应用基于FPGA的片上系统,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可靠性,并可自动存储测试结果。该套测试设备已应用在GEB的研制和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工作中,检验合格的GEB已经运往CERN进行探测器的组装。
梁子寒薛志华王珂王大勇班勇
关键词:FPGA自动化测试
CMS-RPC探测器与北大组物理分析进展
班勇
全尺寸CMS RE1/2阻抗板探测器样品束流测试结果(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CMSRE1/2全尺寸阻抗板探测器的束流测试结果.探测器气体室的阻抗板表面采用不需要淋油的特殊光洁处理,外支撑框架采用铝质蜂窝板,以保证足够的强度以及整个RPC所占空间尽量小.在CERNGIF的束流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在高辐射本底下能够达到满探测效率.时间分辨率以及噪声水平都符合CMS实验的要求.
应军班勇叶沿林蔡建新钱思进王全进刘洪涛
关键词:时间分辨率
北京谱仪顶点探测器触发效率的研究
2004年
模拟了北京谱仪 (BESⅡ )顶点探测器的触发判选系统 ,发现对于某些带次级顶点的衰变道 ,其顶点探测器触发效率较低 .并由此对BESⅡ中与效率相关的物理过程作了讨论 ,给相应的触发设计者提供参考 .
史欣苑长征班勇
关键词:高能物理实验北京谱仪衰变道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实验矢量玻色子散射的物理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在标准模型中,Higgs场结合电弱对称自发破缺机制赋予基本粒子质量,同时Higgs玻色子的存在保证了有质量的矢量玻色子散射过程的幺正性不被破坏.矢量玻色子散射过程除了对验证Higgs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作为寻找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的探针.本文将在简要回顾标准模型中Higgs理论之后,详细地介绍从基于蒙特卡罗样本对两个同电荷W玻色子散射的早期研究,到利用CMS实验一期和二期取数对矢量玻色子散射过程的寻找和利用该过程对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进行的研究,以及近期CMS实验组实现的LHC上第一次对矢量玻色子散射过程的极化部分的测量.
卢梦戴自霖黄迁明安莹肖杰彭靖关喆冒亚军班勇李强
关键词:HIGGS玻色子新物理
低动量末态粒子的模拟和探测对Ξ重子谱研究的影响
2003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实验为系统地进行重子谱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 .由于很多待研究的衰变道末态为多个小动量的粒子 ,给探测和分析带来困难 .本工作以通过衰变道J ψ→ Ξ+ ΛK-研究Ξ 激发态为例 ,比较了不同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 ,并结合实验数据 ,分析了该类型重子谱研究的探测限及产生子和探测器模拟对结果的影响 .
贾晴鹰班勇季晓斌邹冰松
关键词:重子谱蒙特卡罗方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物理学
高能量前沿W玻色子物理进展
2023年
2012年,位于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上的CMS(Compact Muon Solenoid)探测器和ATLAS探测器分别独立地观测到了Higgs粒子,有力验证了标准模型.在标准模型中,W玻色子是传递电弱相互作用的规范矢量玻色子,通过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EWSB)的Higgs机制获得基本质量及纵向极化分量;随着LHC数据的累积,在高能标下更加细致地检验和研究W规范矢量玻色子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本文简要回顾W玻色子研究的相关内容,并重点介绍近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实验上由北京大学高能组主导完成的W玻色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包括Wγ的联合产生、Wγ的散射过程、WW散射过程(极化散射、Majorana中微子探寻)以及WWW共振态的寻找.当前,LHC已经进入三期取数阶段,相信随着亮度的持续增加,LHC上CMS实验有关W玻色子的研究会更加拓展和深入.
关喆彭靖肖杰安莹郭启隆钱思天牟天钰冒亚军班勇李强
关键词:散射共振态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实验
J/ψ→γγV(ρ,φ)衰变的实验研究
2000年
利用北京谱仪 (BES)收集的 7 8× 1 0 6 J/ ψ事例 ,对J/ ψ→γγV(ρ,)衰变道中的η(1 43 0 )共振态进行了分析 .从J/ ψ→γγρ衰变模式得到其质量及衰变宽度分别为 1 43 1± 1 7MeV和 88± 2 8MeV ,衰变分支比Br(J/ ψ→γη(1 43 0 ) )Br(η(1 43 0 )→γρ) =(1 1± 0 5± 0 3 )× 1 0 - 4;而从J/ ψ→γγ衰变模式得到其质量及衰变宽度分别为 1 42 4± 1 5MeV和 73± 58MeV ,衰变分支比Br(J/ ψ→γη(1 43 0 ) )Br(η(1 43 0 )→γ) =(2 0± 1 0± 0 6)× 1 0 - 4.
白景芝班勇卞建国陈爱东陈光培陈宏芳陈和生陈江川陈鑫东陈元柏程宝森初元萍崔象宗丁慧良戴又善董燎原杜志珍高翠山高树琦顾树棣过雅南郭子金韩世温韩缨何景棠何炬何康林何瑁贺翔衡月昆洪涛胡贵云胡海明胡敬亮
关键词:J/Ψ共振态介子胶子球衰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