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新型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反相拆分烯唑醇对映体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采用新型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反相色谱条件下拆分烯唑醇对映体。【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考察流动相组成及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对烯唑醇对映体进行了旋光测定。[结果]烯唑醇在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为(-)-对映体先出峰;烯唑醇对映体在所考察的流动相组成(乙腈含量100%-30%)及温度(5-45℃)范围内均未能达到基线分离。[结论](-)-(R)-烯唑醇先于其对映体被洗脱;实验烯唑醇对映体分离的最佳流动相配比为乙腈-水(体积比30:70),最佳分离温度为25℃;基于线性Van·t Hoff曲线的热力学参数证明对映体的分离受焓影响。
- 王雪松徐浩王祥云章虎王新全
- 关键词:反相色谱
- 土壤CO2排放规律及还田秸秆碳释放特性的研究
- 土壤CO2排放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秸秆还田对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秸秆腐解后释放的营养元素对于培肥地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为了研究不同有机质土壤CO2的排放规律及秸秆腐解对...
- 王雪松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二氧化碳秸秆还田
- 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CO_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及差异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为探究不同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化特征与有机质含量关系,设计耕层土壤6个不同有机质含量处理。通过对土壤CO2排放定位连续观测,研究耕层土壤不同有机质含量条件下土壤CO2排放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土壤CO2排放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呈单峰曲线季节变化,与地温和气温变化一致;一次方程、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均可模拟土壤CO2通量与地温和气温关系,指数方程拟合效果优于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平均通量、排放总量与耕层土壤有机质呈单峰曲线变化关系,二次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当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64.50、54.32、59.80 g·kg-1时,土壤CO2排放最大通量、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土壤CO2排放总量达到最大值。
- 龚振平王雪松宋秋来李中韬朱捷
- 关键词:CO2通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温度
- 大豆GmPUB32基因的克隆及耐盐功能分析
- 2021年
- 泛素化系统通过介导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参与包括细胞分化、激素应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其中含有U-box基因的泛素连接酶为泛素化系统的重要酶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豆Glyma.13G115900(GmPUB32)基因编码一个泛素连接酶(PUB),其表达量在根中受盐胁迫影响显著。本研究在大豆品种垦丰16中克隆得到大豆U-box家族基因GmPUB32,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mPUB3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13bp,编码170个氨基酸,在其83-131个氨基酸之间含有一个RING/U-box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GmPUB32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GmPUB32基因在大豆根、茎、叶片与荚果中均能检测到不同程度的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GUS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明确其在根中发挥主要作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在200 mmol/L NaCl处理后,与对照相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GmPUB32在根中的表达量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表明GmPUB32可能参与大豆对于盐胁迫的应答过程;通过对过表达GmPUB32的T3拟南芥的盐胁迫耐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拟南芥的萌发率、子叶绿化率与盐胁迫下的存活率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此外,GmPUB32过表达转基因毛状根的生长速率相比野生型也明显受到抑制。由此推断,GmPUB32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大豆对于盐胁迫的应答过程,降低植物对于盐胁迫的耐受性。
- 苌兴超王雪松张沿政景雅陈龙赵佳梁房庆伟宋春晓李永光李文滨
- 关键词:盐胁迫大豆U-BOX拟南芥
- 大豆GmLecRlk基因耐盐功能分析
- 2022年
- 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属于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家族,在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生长发育、胞内信号传导以及非生物胁迫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前期对过表达抗逆转录因子GmNFYB1大豆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差异表达基因GmLecRlk(Glyma.07G005700),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其含有两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属于一种G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mLecRlk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荚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最高;200 mmol/LNaCl处理下,GmLecRlk的mRNA丰度先降低后升高,在12 h时达到最高值,表明该基因参与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获得GmLecRlk过表达转基因发状根复合植株,在盐胁迫处理下,其存活率高于对照;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GmLecRlk基因,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处理下的萌发率、绿化率和根长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综上所述,GmLecRlk参与大豆对盐胁迫的反应,过量表达基因能提高大豆和拟南芥的耐盐性,为培育和改良抗盐大豆新品种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指导。
- 房庆伟张沿政郑己强李泽阳李月赵佳梁王雪松苌兴超陈龙景雅宋春晓李永光
- 关键词:大豆盐胁迫类受体蛋白激酶拟南芥
- 新型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拆分戊唑醇对映体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新型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反相色谱条件下拆分戊唑醇对映体,评价了流动相组成(甲醇/水,乙N/水)及柱温(5~45℃)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时,在甲醇含量100%至40%范围内,戊唑醇对映体均无分离趋势;而用乙腈/水为流动相时,在乙腈含量100%至40%范围内,戊唑醇对映体均可实现基线分离;在5~45℃,V(乙腈):V(水)=1:1,对映体的保留因子(☆)与分离因子(OL)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分离度(R。)却先升后降,基于线性Van’tHoff曲线的热力学参数证明戊唑醇对映体的分离受焓驱动。
- 王雪松赵长山章虎何付丽王祥云徐浩王新全
- 关键词:反相色谱手性拆分
- 大豆GmCBL10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剖析大豆GmCBL10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东农50’中克隆了GmCBL10基因全长序列,由792个碱基组成,共编码26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m CBL10不含信号肽,有一个跨膜结构域和多个磷酸化位点,PSORT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在The Bio-Analytic Resource for Plant Biology (Bar)数据库中分析了GmCBL10的拟南芥同源基因AtCBL10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对GmCBL10的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Gm CBL10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及生理功能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对GmCBL10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大豆GmCBL10与同为豆科的菜豆、木豆、红豆等的相似性很高。对大豆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m CBL10在盐诱导条件下上调表达,表明Gm CBL10可能作为正向调控因子参与大豆的盐胁迫响应。本研究分析了大豆GmCBL10在盐胁迫下的表达差异,为揭示大豆的抗盐机制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
- 王雪松李永光李文滨
- 关键词:大豆盐胁迫实时定量PCR
- 一种开花提前的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花提前的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是将大豆的miRNA172a通过表达载体转移至农杆菌中,再通过农杆菌侵染宿主植株,通过靶基因降解位点的验证和筛选鉴定获得转基因阳性...
- 李永光李文滨王涛孙铭阳王雪松
- 大豆GmGLP10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PCR的方法从大豆抗菌核病品种Maple Arrow中克隆得到Gm GLP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 GLP10蛋白由213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一个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为胞外分泌蛋白。通过对Gm GLP10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500 bp序列进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预测Gm GLP10启动子上具有多个与激素和防御胁迫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m GLP10与多个生长素结合蛋白进化距离较近,推断其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Gm GLP10基因在菌核病菌胁迫下的转录本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菌核胁迫处理后Gm GLP10基因表达量上调明显。Gm GLP10可能作为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调控大豆的生长发育与抗病防御应答反应。
- 张宇航李永光王雪松孙铭阳勾涵陈薇李悦李文滨
- 关键词:大豆克隆菌核病生长素结合蛋白
- 三唑类手性农药反相拆分及戊唑醇选择性残留行为
- 本研究建立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技术的基础之上。首先,利用新型直链淀粉-三(5-氯-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型手性固定相在反相模式下对五种手性三唑类杀菌剂进行拆分研究,评价了流动相组成(乙腈/水)及温度(5-45℃...
- 王雪松
- 关键词:戊唑醇手性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