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松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丹参
  • 4篇丹参素
  • 3篇藜芦
  • 3篇白藜芦醇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光谱
  • 2篇圆二色
  • 2篇圆二色谱
  • 2篇色谱
  • 2篇重组菌
  • 2篇重组菌株
  • 2篇微生物合成
  • 2篇连接酶
  • 2篇酶基因
  • 2篇抗癌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2篇谷氨酸棒状杆...
  • 2篇光谱
  • 2篇辅酶

机构

  • 9篇天津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长松
  • 9篇赵广荣
  • 4篇赵莹
  • 4篇姚元锋
  • 3篇田莉莉
  • 1篇张俊刚
  • 1篇刘津
  • 1篇季祥武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药及天然产...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白藜芦醇的生物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的生物生产方法,使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获得的目标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上: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酪氨酸氨解酶基因(T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白藜芦醇合酶(RS)的基因序列;...
赵广荣王长松姚元锋
微生物合成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白藜芦醇是植物源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长寿命等生理活性,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白藜芦醇主要采用植物提取的方法,对自然植物资源依赖严重,而且受植物成分含量和提取效率低的限制。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已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利用微生物合成白藜芦醇。通过在微生物中转入外源基因,成功构建出了白藜芦醇工程菌株,并从基因序列、组合方式及发酵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改造。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合成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王长松赵莹赵广荣
关键词:白藜芦醇生物合成
一种丹参素的生物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素的生物生产方法,对羟基苯丙酮酸在对羟基苯乙酸间位羟基化酶的催化下合成3,4-二羟基苯丙酮酸,随后在D-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丹参素;或者对羟基苯丙酮酸现在D-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对羟基苯乳酸,然后...
赵广荣姚元锋赵莹王长松
文献传递
一种白藜芦醇的生物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的生物生产方法,使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获得的目标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上: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PAH)、酪氨酸氨解酶基因(T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和白藜芦醇合酶(RS)的基因序列;...
赵广荣王长松姚元锋
文献传递
微生物合成黄酮类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特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改善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在保健品、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植物提取制备,受时间空间及植物种类等因素限制,且分离纯化步骤复杂,产率较低。随着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的发展,构建黄酮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线路,并对基因来源、基因序列、基因组合方式、菌株底盘改造等方面进行筛选和优化已取得较大成果。现已能用工程酵母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合成二氢黄酮、黄酮、异黄酮、黄酮醇、花色素和黄烷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还可经甲基化酶或糖基化酶修饰,增加新的生物活性。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生物合成各类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赵莹刘津王长松赵广荣
关键词:黄酮类微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学
丹参素的抗癌活性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建立体外抗癌天然药物筛选模型,评价丹参素的抗癌活性。方法:以遗传物质DNA为靶标,溴化乙锭(EB)为致癌物质,丹参素为试药,利用荧光光谱检测丹参素对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利用圆二色谱技术检测丹参素对EB-DNA体系的干扰作用。结果:丹参素能明显抑制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丹参素能够有效阻断EB嵌入DNA的碱基对中,维持DNA分子的正常构象。结论:丹参素抑制致癌剂对DNA链的嵌合,从而起抗癌活性。该模型可应用于抗癌功效的天然药物的筛选中。
赵广荣田莉莉王长松
关键词:丹参素荧光光谱圆二色谱DNA构象
丹参素的抗癌活性研究
目的:建立体外抗癌天然药物筛选模型,评价丹参素的抗癌活性。 方法:以遗传物质DNA为靶标,溴化乙锭(EB)为致癌物质,丹参素为试药,利用荧光光谱检测丹参素对EB-DNA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利用圆二色谱技术检测丹...
赵广荣田莉莉王长松
关键词:丹参素荧光光谱圆二色谱DNA构象
文献传递
五种中药酚酸类化合物体外抗DNA损伤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究中药酚酸类化合物抑制DNA损伤的效应,分析其构效关系。方法以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水溶性维生素E Trolox为阳性对照,选取结构相近的没食子酸、咖啡酸、芥子酸、阿魏酸和对香豆酸5种天然酚酸类化合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体外清除羟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及过氧亚硝基阴离子从而抑制DNA氧化损伤的作用。对电泳结果进行吸光度分析,计算开环态DNA所占百分比,由此得出各化合物的IC50值。结果 5种酚酸类化合物均表现出抑制DNA损伤的作用,开环态DNA所占百分比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5种化合物可抑制羟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IC50值分别为:没食子酸(1.13±0.03)mmol·L-1≈咖啡酸(1.14±0.07)mmol·L-1<对香豆酸(1.41±0.06)mmol·L-1<芥子酸(1.68±0.04)mmol·L-1<阿魏酸(1.80±0.04)mmol·L-1
王长松田莉莉张俊刚季祥武赵广荣
关键词:酚酸类羟自由基过氧亚硝基阴离子构效关系
一种丹参素的生物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素的生物生产方法,对羟基苯丙酮酸在对羟基苯乙酸间位羟基化酶的催化下合成3,4-二羟基苯丙酮酸,随后在D-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丹参素;或者对羟基苯丙酮酸现在D-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对羟基苯乳酸,然后...
赵广荣姚元锋赵莹王长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