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 作品数:18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麻单孔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随机筛选90例符合条件患者采用相同结核化疗方案。随机分为单孔局麻胸腔镜治疗组(试验组)45例和传统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管抽水并注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胸腔积液是否消失、胸膜厚度,记录住院治疗时间以及3个月后胸腔有无形成包裹性胸膜增厚。结果试验组各个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疗效好,安全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同时获取病理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白峰张小雷刘佳坤赵大卫王维陈丽会王明正黄文峰
-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胸膜炎结核胸腔积液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李强刘艳超刘超王维孟自力刘永辉贺延法
- 课题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手术恢复心肌血供同时经桥血管及梗死区域心外膜下注入外周血干细胞。研究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效率;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HIF-α、VEGF和DLL4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
- 王维梁锡堂黄文峰韩青松栾艳超白峰
-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检查方法,导致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Notch信号通路的配体DLL4被认为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密切,在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中发挥着负性调节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治疗
- HIF-α、VEGF和DLL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 4,DLL4)、低氧诱导因子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2012年10月—2015年11月经手术治疗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72例作为NSCLC组,另选距离原发肿瘤5 cm以上的肺组织标本(经HE染色病理证实无肿瘤浸润)7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DLL4、HIF-α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DLL4、HIF-α及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LL4、HIF-α及VEGF表达与NSCLC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长径无关(P>0.05);DLL4、HIF-α与VEGF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0、0.366、0.335,P<0.01)。结论DLL4、HIF-α及VEGF在NSCLC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检测DLL4、HIF-α及VEGF的表达对临床判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预后及研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有一定的价值。
- 王维李强韩青松池菲黄文峰
- 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Nikaidoh手术将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互换移植,重建左、右心室流出道。观察心脏各部位结构变化,术后恢复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改良Nikaidoh术后心室与大动脉关系恢复正常,无严重进展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无中度以上肺动脉瓣反流,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术后存活5例,1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及多器官功能不全。随访4个月~7年,患者生长发育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发绀消失。结论改良Nikaidoh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Taussig-Bing畸形中应用可获得解剖根治,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李强刘艳超王维孟自力刘永辉刘超胡伟光
- 关键词:TAUSSIG-BING畸形肺动脉瓣狭窄
- LKB1、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人Liver kinase B1(LKB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LKB1、VEGFR2表达情况。分析LKB1、VEGFR2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中LKB1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VEGFR2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LKB1在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鳞癌,VEGFR2在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鳞癌。在具有吸烟史、淋巴转移、临床低分期以及低分化程度中LKB1阳性率更低,VEGFR2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腺癌组织中LKB1表达水平高于鳞癌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KB1、VEGFR2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LKB1低表达与VEGFR2高表达提示肺癌患者具有吸烟史、出现淋巴转移、高临床分期以及低分化程度。
- 池菲才虹美张新高雅丽张秀敏王维
- 关键词:癌旁组织LKB1VEGFR2
- DLL4和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Delta样配体4(delta-like ligand4,DLL4)和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ypeⅡteansmembrane serine 4,TMPRSS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前未行放化疗的NSCLC患者72例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距离原发肿瘤5 cm以上、经病理证实无肿瘤浸润的肺组织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DLL4和TMPRSS4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DLL4和TMPRSS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LL4阳性表达率为65.3%,TMPRSS4阳性表达率为79.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5.0%和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DLL4和TMPRSS4的表达与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DLL4与TMPRSS4表达呈正相关(r=0.344,P=0.003)。结论 DLL4和TMPRSS4在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DLL4联合TMPRSS4检测对判断NSCLC预后有一定价值。
- 王维池菲栾艳超白峰李强
- 关键词:DLL4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表达
- 一种胸外科患者用体位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外科患者用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外壳、滚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一侧设置有旋转螺栓,同时固定杆通过旋转螺栓与外壳相连接,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靠板,...
- 王维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elta样配体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elta样配体4(DLL4)的表达及与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DLL4的表达,同时检测PCNA、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分析DLL4与之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LL4、PCNA、Cyclin D1、MMP-2、MMP-9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均明显增强(均P<0.05);DLL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DLL4与PCNA、Cyclin D1、MMP-2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LL4存在过表达,且随肿瘤进展而进一步增强。DLL4参与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在于DLL4可能通过调节PCNA、Cyclin D1、MMP-2表达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 梁锡堂高雪平王维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增殖
- 心肌梗死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率与移植安全性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APBSC)动员、采集的效率,以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6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前5d,根据患者体质量,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450μg/d(≤65kg)或600μg/d(>65kg)皮下注射,进行APBSC动员及扩增。CABG前24h进行APBSC采集。46例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在完成血管桥吻合后,经桥血管及心外膜下注入采集的APBSC。在APBSC动员、采集前后检测外周血和采集产品中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及CD34+细胞数量。检测APBSC采集前后血压、心率、呼吸、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和血清Ca2+的变化。观察APBSC动员、采集、移植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APBSC动员后外周血中WBC、MNC、CD34+细胞数量较动员前显著升高(P<0.01)。APBSC采集后外周血中MNC、CD34+细胞数量较采集前显著升高(P<0.01),APBSC采集前后血压、心率、呼吸、WBC、RBC、Hb、Hct及血清Ca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采集后较采集前明显降低(P<0.01)。APBSC动员、采集、移植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20例,其中APBSC动员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占17.4%(8/46),APBSC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占10.9%(5/46),APBSC移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占15.2%(7/46)。结论心肌梗死患者APBSC经过动员、采集后可获得较高的MNC和CD34+细胞产量;APBSCH治疗心肌梗死安全可行。
- 李强刘艳超刘超孟自力王维刘永辉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