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苹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浓缩血小板
  • 4篇血袋
  • 4篇采血
  • 4篇采血袋
  • 3篇血浆
  • 3篇全血
  • 3篇冷沉淀
  • 2篇白膜
  • 2篇白膜法
  • 1篇血浆病毒
  • 1篇亚甲蓝
  • 1篇生化指标
  • 1篇实验组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取样器
  • 1篇临床应用进展
  • 1篇灭活
  • 1篇灭活血浆
  • 1篇病毒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8篇赵树铭
  • 8篇王红苹
  • 7篇王世春
  • 7篇易中梅
  • 6篇李晨晨
  • 6篇王泽蓉
  • 4篇刁荣华
  • 3篇刘凤君
  • 3篇郭辉
  • 3篇黎儒青
  • 3篇陈艺心
  • 1篇王泽荣
  • 1篇张红
  • 1篇罗岚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输血协会...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六联采血袋制备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分析
王泽蓉刁荣华王世春陈艺心刘凤君易中梅李晨晨王红苹赵树铭
全血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评价室温新鲜全血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方法实验组为24例,新鲜全血(400 mL)置室温于<8 h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所得的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1为12例,常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2为12例,新鲜冰冻单采血浆,血浆单采完毕分装为200 mL/袋并立即冰冻保存。3组血浆按常规制备冷沉淀,评价其质量:外观、凝血因子FⅧ及Fib的含量;血细胞残留量。结果 3组冷沉淀外观均正常;WBC含量在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1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81.76±34.07)IU较低,Fib(202.63±48.58)mg及Plt(7.81±5.81)×109均较高。与对照组2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含量相当,Fib(202.63±48.58)mg较高、Plt(7.81±5.81)×109较低。结论全血来源的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冰冻血浆还可以用于冷沉淀的制备,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易中梅王红苹李晨晨王世春王泽蓉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白膜法
六联采血袋制备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2种采血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方法分别用四联采血袋和六联采血袋各采集400 mL全血30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评价血小板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六联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容积为(37.97±5.70)mL/2 U、Plt计数为(8.06±1.41)×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2.64±0.83)×109个/2U,其他多项生化指标均较四联袋略好;四联袋所制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体积为(45.60±4.32)mL/2 U,Plt计数为(5.63±2.04)×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4.73±2.37)×109个/2 U,2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联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质量优于现有四联袋分离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王泽蓉刁荣华王世春陈艺心刘凤君易中梅李晨晨王红苹赵树铭
关键词:采血袋浓缩血小板白膜法
全血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
易中梅王红苹李晨晨王世春王泽蓉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一次性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的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一次性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0套附加取样器的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实验组)和无取样器的100套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对照组)取样的产品适配性、取样的安全性、取样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2种一次性采血袋留取样品总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12.49±0.64)s明显少于对照组(12.96±1.0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的流程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带取样器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更方便。
易中梅王世春王泽荣张红刁荣华王红苹赖秋月罗岚赵树铭
关键词:取样器
六联采血袋制备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采血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以建立六联采血袋制备多种成分血为一体的制备技术。方法分别用四联采血袋和六联采血袋各采集400ml全血30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测定多项指标。结果六联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容积为(37.97±5.70)ml/2U、Plt为(8.06±1.41)×1010个/2U、RBC混入量为(2.64±0.83)×109个/2U,其他多选生化指标均较四联袋略好;四联袋所制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体积为(45.60±4.32)ml/2U,Plt(5.63±2.04)×1010个/2U,RBC混入量为(4.73±2.37)×109个/2U,2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王泽蓉刁荣华王世春陈艺心刘凤君易中梅李晨晨王红苹赵树铭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采血袋成分血白膜生化指标
全血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评价
2012年
目的评价室温新鲜全血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血浆再制备冷沉淀的质量。方法实验组为24例,新鲜全血(400ml)置室温于8h内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所得的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1为12例,常规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冰冻保存。对照组2为12例,新鲜冰冻单采血浆,血浆单采完毕分装为200ml/袋并立即冰冻保存。3组血浆按常规制备冷沉淀,评价其质量:外观、凝血因子FⅧ及Fib的含量;血细胞残留量。结果3组冷沉淀外观均正常;WBC含量在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1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较低,Fib及Plt较高。与对照组2比较:实验组凝血因子FⅧ含量相当,Fib含量较高、Plt较低。
易中梅王红苹李晨晨王世春王泽蓉黎儒青郭辉赵树铭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白膜实验组
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探讨亚甲蓝灭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通过查询国内外亚甲蓝病毒灭活技术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现有研究认为亚甲蓝能有效灭活血浆病毒,虽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案例,但与未灭活血浆发生几率相似。总之,临床应用亚甲蓝灭活血浆病毒是安全有效的。
王红苹赵树铭
关键词: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