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星

作品数:81 被引量:4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0篇康复
  • 26篇脊髓
  • 23篇脊髓损伤
  • 13篇卒中
  • 12篇脑卒中
  • 11篇康复治疗
  • 8篇脊髓损伤大鼠
  • 7篇偏瘫
  • 6篇日常生活活动
  • 6篇伤患者
  • 6篇神经功能
  • 6篇偏瘫患者
  • 6篇脊髓损伤患者
  • 5篇电生理
  • 5篇血管
  • 5篇日常生活活动...
  • 5篇生活活动能力
  • 4篇动功
  • 4篇动脉
  • 4篇诱发电位

机构

  • 7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特殊教育...
  • 3篇东南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绵竹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老年医...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胶南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1篇王红星
  • 37篇王彤
  • 33篇励建安
  • 12篇陈旗
  • 9篇徐冬晨
  • 8篇丁晓晶
  • 7篇许光旭
  • 7篇王瑾
  • 7篇陈文红
  • 7篇孟殿怀
  • 6篇顾绍钦
  • 6篇侯红
  • 6篇王翔
  • 5篇刘守国
  • 5篇单春雷
  • 4篇黄澎
  • 4篇朱奕
  • 4篇朱晓军
  • 4篇陆晓
  • 4篇周士枋

传媒

  • 28篇中国康复医学...
  • 11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第八次全国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保守治疗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综述了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保守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仍是现在主导的治疗方法。随着经验的增加 ,人们已经改变了保守治疗的观念。如果没有通过密切观察而明确患者泌尿系统功能状况 ,则触发性和非触发性的自主排尿及膀胱按压都不是太安全。如今 ,间断导尿和自己导尿已成为首选。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持续性的尿失禁 ,仍需阴茎套进行集尿 ,而不再使用阴茎夹。同时还应避免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外部电刺激可通过神经调节和 /或直接诱发下尿路治疗性效应而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王红星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保守治疗泌尿学
康复治疗对不同年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①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及非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②老年及非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78例急性脑卒中(<4周) 患者按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老年(≥60...
朱晓军王彤陈旗王翔侯红王红星
关键词: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
文献传递
腰痛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腰痛(LBP)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与疼痛、心理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BP患者30例(LBP组),健康受试者30例(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分别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功能状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抑郁和焦虑水平。并将2组PSQI得分分别与其余各项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LBP组SF-36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PCS及MCS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BP组在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BP组患者的在评价焦虑及抑郁状况的SAS及SDS中LBP组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表明LBP患者的VAS、ODI、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20±2.25)、(46.70±15.77)、(46.83±7.33)和(47.65±7.0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BP组的PSQI得分与SAS、SDS、VAS、ODI评分以及性别呈正相关(P〈0.05),与MCS、PCS的得分呈负相关(P〈0.05);对照组的PSQI得分与SAS、SDS评分、年龄以及咖啡因饮料摄入量呈正相关(P〈0.05),与MCS和PC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LBP患者的睡眠质量低下,且其睡眠障碍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功能、疼痛程度有着显著相关性,在治疗LBP时应增强针对睡眠障碍问题的处理方案。
邓纬洋钱开林汪彦阳张勤王红星张跃刘程
关键词:腰痛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疼痛
康复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的应用及其机制
励建安黄澎刘元标孟殿怀陆晓单春雷王红星余滨宾林松高晶万春晓
中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快速攀升,长期以来,大家对发病后康复不重视,导致患者反复发病、住院,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心脏康复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发达国家认识到心脏康复重要价值,将其纳入医保。中国心脏康...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康复康复治疗
绵竹地区地震伤员职业康复需求的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了解当前绵竹地区地震伤员重新工作情况及特点,为进一步开展职业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绵竹地区18~60岁男性地震伤员420例,通过电话随访调查伤员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是否重新工作及职业培训意愿情况.结果 420例伤员中,97.6%(410/420)ADL能力评分高于60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54.3%(228/420)尚未工作,其中75.4%(172/228)需要并愿意接受职业培训.结论 绵竹地区地震伤员重新工作的情况尚不满意,需根据伤员自身特点进一步开展职业康复,使其尽早回归社会.
肖明月励建安刘守国张霞陈思婧王红星程静赵正恩
关键词:地震职业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回归社会
中枢神经再生策略:增强神经因子介导的再生环境“允许”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1再生环境“允许”作用的基本机制 神经再生环境是神经生长的基础环境,是由细胞基质、神经元、轴/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等结构与维持神经生长和功能的神经介质,以及提供神经功能活动的微循环和代谢环境等构成的物质环境。神经再生环境受自身分泌的各种神经生长相关的营养因子、调节因子等的调控。
王红星徐冬晨王彤
关键词:神经因子中枢神经再生介导神经生长细胞基质神经介质
长期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屈伸肌运动神经元树突结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背景:脊髓损伤造成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和大小便障碍,是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遗憾的是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方法。持续的身体活动能力受限严重影响了SCI(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王红星
关键词:脊髓损伤体育疗法
绵竹地区地震中胫腓骨骨折伤员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绵竹地区地震中胫腓骨骨折伤员功能恢复情况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伤后有效控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方法:以调查问卷方式对绵竹地区86例地震中胫腓骨骨折已愈合的伤员进行随访。采用Johner-Wruhs胫腓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功能恢复情况,对可能影响骨折功能恢复及预后的12项因素,做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胫腓骨骨折功能恢复的变量为:制动时间、年龄、性别与康复介入情况。接受过康复治疗与骨折功能恢复呈正相关(P<0.05);制动时间长、女性、高龄与骨折功能恢复呈负相关(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功能恢复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减少制动时间,尽早介入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肖明月刘守国励建安张霞陈思婧王红星赵正恩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制动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大鼠远端运动神经元继发性损害的变化特点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大鼠远端运动神经元继发性损害的变化特点.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周、2周、3周、4周、5周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在各时间点取5只大鼠用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取损伤局部T10节段及损伤远端L5节段脊髓进行形态学检测.损伤前时间点检测结果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损伤远端运动神经元病理变化:损伤后第1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有所减少,胞核和核仁无明显改变;损伤后第2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进一步减少,核仁模糊、偏位;损伤后第3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前无进一步减少,组织内可见萎缩及凋亡神经元;损伤后第4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第3周时有所增加,仍可见少数凋亡神经元存留;损伤后第5周时,损伤远端前角运动神经元突起和尼氏体较前明显增多.②损伤局部病理变化:损伤后第1周时,损伤局部灰、白质界限不清,可见出血、炎症反应,灰质部分神经纤维及组织坏死、液化,白质空泡化;损伤后第2周时,损伤局部出血、血肿及炎症反应减退,可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增生和血管新生;损伤后第3周时,损伤局部胶质细胞增生显著,神经纤维增生较多;损伤后第4周、第5周时,损伤局部胶质细胞、神经纤维较前无明显增生.③运动功能变化:损伤后第1周、2周、3周、4周、5周时的斜板角度、改良Tarlov评分、BBB评分均较损伤前显著降低(P<0.05);损伤后第2周、3周、4周、5周时各项评分均较第1周时显著增加(P<0.05);损伤后第3周、4周、5周时呈增加趋势,但与第2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早期远端脊髓运动神经元�
王瑾王红星王彤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继发性损害
减重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远端脊髓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明确减重平板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远端脊髓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减重平板组。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1周开始训练,30min/d,共4周。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1d、1周、2周、3周、4周、5周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损伤后5周,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脊髓及腓肠肌形态变化,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和直径大小。结果:①减重平板组三项运动功能评分在训练后各个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②减重平板组肌肉横截面积和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并接近正常组数值(P>0.05)。③光镜显示减重平板组远端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仍保留有较多突起,尼氏体无明显减少;电镜显示减重平板组髓鞘分离程度明显减轻,轴索与髓鞘间的空隙减少,结构趋于完整。结论:减重平板运动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促进远端脊髓形态的恢复,减轻远端神经元的继发损害。
丁晓晶王瑾王红星王彤
关键词:脊髓损伤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