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森山

作品数:65 被引量:337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1篇苜蓿
  • 13篇苜蓿品种
  • 11篇豆蚜
  • 11篇豌豆蚜
  • 11篇抗性
  • 8篇牛角花齿蓟马
  • 8篇瓢虫
  • 7篇苜蓿斑蚜
  • 6篇饲养
  • 6篇害虫
  • 5篇生殖力
  • 5篇田间
  • 5篇昆虫
  • 5篇存活
  • 4篇品种(系)
  • 4篇群落
  • 4篇种群
  • 4篇害虫研究
  • 3篇饲养条件
  • 3篇为害

机构

  • 6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甘肃省农业科...
  • 4篇教育部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武威职业学院

作者

  • 65篇王森山
  • 29篇贺春贵
  • 18篇刘长仲
  • 18篇胡桂馨
  • 9篇宋丽雯
  • 9篇曹致中
  • 8篇师尚礼
  • 7篇武德功
  • 5篇杨宝生
  • 5篇张廷伟
  • 5篇许永霞
  • 5篇杜军利
  • 5篇王国利
  • 4篇陈应武
  • 4篇魏列新
  • 4篇张新虎
  • 3篇崔星
  • 3篇吴劲锋
  • 3篇师桂英
  • 2篇金娟

传媒

  • 7篇草原与草坪
  • 6篇草地学报
  • 4篇植物保护
  • 4篇草业科学
  • 4篇草业学报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林业科技
  • 2篇草业与畜牧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农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二届中国苜...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的抗性评价被引量:24
2012年
在大田和室内条件下,采用大量蚜虫侵染幼苗法评价4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抗性,以筛选出对豌豆蚜高抗的材料。结果表明,甘农5号(HA-3)在大田和室内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50.3%和48.9%,而猎人河的抗性植株百分率在大田和室内均较低,分别为4.0%和4.3%;4个苜蓿品种在大田的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高抗,甘农3号、金皇后、猎人河均为感虫,室内抗性级别为甘农5号抗虫,金皇后、甘农3号低抗,猎人河感虫。
武德功杜军利王森山胡桂馨贺春贵
关键词:苜蓿品种豌豆蚜抗虫性
苜蓿品种(系)对苜蓿斑蚜存活率和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在田间抗蚜性鉴定的基础上,在室内25℃条件下,选用4个抗蚜性不同的苜蓿品种(系),测定了不同苜蓿品种(系)上苜蓿斑蚜Therioaphis maculata(Buckton)若虫存活率及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斑蚜在不同苜蓿品种(系)3、6叶期及成株期的存活率均以HA-3上最低,分别为8.00%±1.15%,21.27%±7.40%,17.07%±3.03%;Hu上最高,分别为25.63%±3.68%,42.27%±2.76%,55.10%±0.19%;且苗期显著低于成株期。以若虫存活率和内禀增长率作为测定抗生性的指标,供试品种(系)对苜蓿斑蚜抗生性的大小依次为HA-3>G3>JH>Hu,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基本相近。
王森山许永霞曹致中师尚礼贺春贵
关键词:苜蓿苜蓿斑蚜抗性存活率生殖力
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探究取食苜蓿对豌豆蚜中肠消化酶的影响,揭示苜蓿抗蚜的生化机制,本文测定了2种色型豌豆蚜取食8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后中肠主要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取食低抗品种渭南后,其中肠蛋白酶活性为(9.71±0.63)U/m L,绿色型豌豆蚜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为(9.88±0.56)U/m L,二者取食高抗品种三得利后分别为(0.33±0.10)U/m L和(0.43±0.02)U/m L;红色型豌豆蚜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其中肠脂肪酶活性为(4.12±0.30)U/m L,绿色型豌豆蚜则在取食低抗品种渭南后酶活达(4.00±0.29)U/m L,二者脂肪酶活性在取食高抗品种甘农5号后分别为(1.63±0.10)U/m L和(1.08±0.13)U/m L;2种色型的豌豆蚜中肠淀粉酶的活性在取食感虫品种猎人河后分别为(2.30±0.40)U/m L、(2.14±0.29)U/m L。此外,豌豆蚜取食8个苜蓿品种后,红、绿色型豌豆蚜的蛋白酶、脂肪酶及绿色型豌豆蚜的淀粉酶活性与苜蓿抗性间均呈高度负线性相关,表明苜蓿品种的抗蚜性越高,蚜虫取食后其中肠3种酶的活性越低,抗性苜蓿品种主要抑制豌豆蚜中肠消化酶的活性。
达丽婷朱亚灵宋丽雯胡桂馨王森山
关键词:豌豆蚜苜蓿脂肪酶
一种用于添加瓢虫糊状人工饲料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添加瓢虫糊状人工饲料的工具,包括饲料刮器、手柄和刮器保护帽,所述饲料刮器为“7”字形,所述手柄端部中间设有夹缝,所述饲料刮器长端塞入手柄夹缝,连接处用热熔胶固定;所述饲料刮器外面设有刮器保护帽。所...
郝亚楠孙元星刘长仲王森山
文献传递
9种颜色诱虫板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诱集作用被引量:29
2007年
2005年8-9月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地,采用9种颜色的诱虫板(15 cm×25 cm)对牛角花齿蓟马(Odonotothrips loti)进行了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其诱集能力依次为黄色、白色、苜蓿花紫色、天蓝色、绿色、蓝色、玫瑰红色、红色、紫色,连续5 d诱集成虫的平均数分别为52.04,19.73、17.53、14.25、13.85、10.96、7.17、4.46、0.08头。分析认为前3种色板可经济有效地用于苜蓿蓟马种群数量监测及预测预报。
任智斌王森山
关键词:苜蓿诱集
麦长管蚜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室内采用优化的全纯营养液、半纯营养液、半纯人工饲料及麦穗研磨汁液,通过人工饲养麦长管蚜,探讨了麦长管蚜人工饲养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全纯营养液和优化的人工饲料可以为麦长管蚜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养料,满足存活的需要,优化的全纯营养液饲养麦长管蚜成活率最高,麦长管蚜12d存活率达50%以上;半纯人工饲料饲养麦长管蚜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全纯营养液饲养,麦穗研磨汁液饲养麦长管蚜,存活率低,生长时间短,存活天数为8d.
赵亮师桂英王森山
关键词:麦长管蚜人工饲料人工饲养存活率
一种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角花齿蓟马的饲养方法,涉及昆虫饲养领域,目前饲养牛角花齿蓟马的方法,蓟马存活率低、活力差、数量少、世代重叠严重,难以获得大量虫龄一致、活力高的成虫,且工艺操作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牛角花齿蓟马雌...
胡桂馨贺春贵师尚礼王森山杜文华宋丽雯武德功
文献传递
植物性杀菌剂苍耳素开发与应用研究
沈慧敏杨顺义张君霞杨宝生吕和平白文苑张新虎王森山朱建兰郭东艳何静宋丽雯杨世兰彭建姝张思成
该项目通过苍耳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构效关系、结构修饰及制剂加工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筛选出低成本溶剂提取体系,优化了苍耳抑菌成分提取工艺,获得苍耳素Ⅰ、苍耳素Ⅱ、苍耳素Ⅲ、苍耳素Ⅳ、苍耳素Ⅴ和苍耳素Ⅵ等6...
关键词:
西北不同地理种群红色型豌豆蚜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7
2013年
为探讨西北地区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Pink form))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了解其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技术(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用15对引物,对5个地理种群进行了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等位基因数1.7391、有效等位基因数1.3338。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在0.1488~0.3132之间,其中新疆呼图壁种群的多样性最高。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256、多态位点百分率73.91%。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98,表明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大。AMOVA分析表明,种群间变异占39%,种群内变异占61%。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6时,固原、民和、兰州、临夏的种群聚为一类,呼图壁种群独自聚为一类。
金娟王森山贺春贵
关键词:地理种群微卫星生物型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1
2019年
以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不同生境为研究对象,于6月对荒漠土壤动物进行了收集,共收集获得12个类群2349只土壤动物个体,优势类群整体以鞘翅目、蚁科、蜘蛛类群为主。探讨了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群落相似性。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和生境土壤环境条件是决定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相似性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可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打下一些基础,为保护区的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蔡海申海香龚建军王森山
关键词:荒漠生态系统类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