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芬

作品数:154 被引量:94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生物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秸秆
  • 33篇发酵
  • 26篇微生物
  • 22篇青贮
  • 19篇厌氧
  • 19篇木质纤维素
  • 19篇复合菌
  • 19篇复合系
  • 18篇沼气
  • 16篇玉米秸
  • 16篇玉米秸秆
  • 16篇复合菌系
  • 15篇乳酸
  • 15篇纤维素
  • 14篇饲料
  • 12篇乳酸菌
  • 11篇纤维素分解
  • 11篇菌剂
  • 10篇厌氧发酵
  • 9篇苜蓿

机构

  • 153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北京农学院
  • 4篇三峡大学
  • 4篇延边大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六盘水师范学...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塔里木大学
  • 2篇农业部规划设...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2篇北京六必居食...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作者

  • 153篇王小芬
  • 129篇崔宗均
  • 55篇袁旭峰
  • 38篇朱万斌
  • 22篇杨洪岩
  • 20篇高丽娟
  • 19篇胡跃高
  • 19篇程序
  • 18篇刘晶晶
  • 14篇王伟东
  • 14篇李献梅
  • 12篇王小娟
  • 11篇吕育财
  • 11篇郭鹏
  • 10篇高秀芝
  • 10篇王慧
  • 10篇李杰
  • 9篇曹燕篆
  • 9篇李培培
  • 9篇赵野

传媒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农业工程学报
  • 11篇环境科学
  • 9篇第十六次全国...
  • 8篇第十五次全国...
  • 6篇微生物学报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5篇第八次全国环...
  • 3篇食品科学
  • 3篇第十次全国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草地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5篇2015
  • 3篇2014
  • 12篇2013
  • 18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被引量:17
2009年
为开发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沼气发酵技术,以活性炭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在实验室规模上对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糖蜜废水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初始进水COD为5000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在2d左右。在进水COD为47000mg/L以内时,相应的有机容积负荷(OLR,COD含量)达到21.38kg/(m3·d),COD去除率保持在86%以上,沼气容积产气率为9.51L/(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6.46L/(L·d);当OLR进一步从21.38kg/(m3·d)逐步升高到35.13、39.06、44.88kg/(m3·d)时,COD去除率从86.48%分别降低到74.40%,67.02%和63.50%,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为13.71,13.98和11.44L/(L·d),甲烷容积产气率为8.84,8.67和5.89L/(L·d)。进水的pH值通常在3.5~5.6之间,OLR低于35.13kg/(m3·d)时,无需对pH值进行中和调节,出水的pH值自然维持在6.8~7.6的良好状态,超出此范围,则需加碱对进水的pH值作适当调节。最终进水COD高达78600mg/L,相应的OLR为44.88kg/(m3·d)。在165d的运行过程中污泥形成量小,没有发生堵塞现象,固定床厌氧反应器表现出高效的处理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和较强的抗负荷冲击的能力。
林长松袁旭峰王小芬冯宗强朱万斌程序崔宗均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厌氧发酵固定床反应器
一种玉米秸秆青贮用复合菌剂
本发明涉及青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秆青贮用复合菌剂。所述乳酸菌复合菌剂主要应用于玉米秸秆的青贮,其活性菌包括:副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buchneri,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
崔宗均张环王小芬袁旭峰朱万斌
文献传递
一种羊粪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羊粪堆肥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羊粪中添加农用植物酵素和膨胀珍珠岩,得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调节水分含量至60~70wt%后开始堆肥,当堆体的温度为20~30℃时,完成堆肥...
王小芬陈代涛赵阳管然胡跃高
文献传递
乳酸菌复合系SFC-2处理水稻秸秆的效果被引量:17
2007年
以处理农作物稻秆,减轻环境压力为目的,将本实验室筛选的乳酸菌复合系SFC-2接种到水稻秸秆,研究了其饲料化效果.结果表明,接种处理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外观上颜色发黄发亮,松软酸香,发酵30 d后,接种处理的pH降至3.8,对照为4.1.同时发酵料中乳酸生成量增加,尤其是L-乳酸增加了约2倍,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0.16%,粗纤维含量降低了3.2%.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系变化,接种SFC-2后,复合系中的主要组成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等菌株迅速成为发酵料中的优势菌群,相应未接种对照中可见的Enterobacter sakazakii,Pantoea agglomerans,Enterobacter endosymbiont,Pantoea ananatis等杂菌被抑制,发酵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高丽娟王小芬杨洪岩高秀芝吕育财崔宗均
关键词:复合系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复合系的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加快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酶解,提高小麦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探讨了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复合系的酶活表达特性。该复合系能高效的分解秸秆,对纤维素的分解率达到80.0%,利用DNS法测定该复合系分泌的酶的酶活性。研究表明,在复合系分解的0~10 d内,0.78 g纤维素被分解,0.16 g半纤维素被分解;复合系分泌的酶是一组能够降解不同底物的酶复合系;复合系的最高纤维素酶活性(内切酶、外切酶、β-糖苷酶和总纤维素酶)为0.17 U/mL;最高木聚糖酶活性出现在第2天,其数值达到2.82 U/mL;最适木聚糖酶反应温度为50℃,最高耐受温度是60℃,最适木聚糖酶反应pH为7,pH≤5对酶活性产生强烈抑制;酶反应时间6~20 min时,酶活性急剧下降,以后至酶反应时间120 min时,酶活性下降缓慢。第3天的0.5 mL离心上清液在最适酶反应条件下酶解2h后,木聚糖底物被酶解6.76 mg,转化率为33.8%。
董玉玲朱万斌郭鹏王小芬张利莉崔宗均
关键词:小麦秸秆复合系好氧分解木聚糖酶
微生物肥料应用综述
随着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土壤受到污染,微生物丰度及活性降低,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微生物肥料能够通过微生物活动和代谢产物提升土壤肥力,刺激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与品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微生物肥...
赵宇宾胡跃高王小芬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有机农业农业循环
秸秆发酵乳酸菌复合系SFC-2的构建及其组成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为了获得促进作物干秸秆乳酸发酵的微生物,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自然发酵物为菌种来源,用MRS蔗糖培养基,通过连续定向继代培养,筛选出pH下降迅速、乳酸含量高、组成稳定的乳酸菌复合系SFC-2.DGGE分析表明,SFC-2经过连续继代培养,从第25代开始其微生物组成基本稳定.SFC-2培养12 h后pH下降至3.8,乳酸含量达10.64 mg/mL,其中64%为L-(+)乳酸.通过平板分离获得4株细菌,全部为Lactobacillus,其近缘种分别为L.fermentum、L.plantarum、L.paracasei和L.paracaseisub sp.;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分析获得7个克隆,其近缘种主要为L.fermentum、L.plantarum及L.paracasei;在16S rDNA的克隆文库中,76.3%为L.fermentum的近缘种,20.3%为L.plantarum的近缘种,3.4%为L.paracasei的近缘种.
高丽娟王小芬杨洪岩李献梅崔宗均
关键词:秸秆发酵乳酸菌复合系多样性克隆文库
干、鲜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潜力及其微生物群组成特点
本研究以干黄和青绿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比较研究两种状态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潜力,以及微生物群形成特点.实验用两个CSTR厌氧反应器,进料前两种状态秸秆分别与猪粪按TS∶TS=8∶2比例配比,总含固率为6%,并进行4d的微...
赵野袁旭峰李杰朱万斌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玉米秸秆沼气微生物发酵
文献传递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筛选复合菌系WDC2的纤维素酶基因
木质纤维素是目前制备生物乙醇重要的非粮食资源,小麦秸秆是我国三大秸秆种类之一,产量丰富,而小麦秸秆难以快速分解成为限制小麦秸秆分解利用的技术瓶颈.本实验室吕育财等通过“外淘汰法”筛选到一组能够高效分解小麦的高温复合菌系W...
刘晋欢曹燕篆袁旭峰吕育财王小芬崔宗均
关键词:植物能源木质纤维素复合菌系基因组
文献传递
疫情形势下我国全域有机农业建设策略与任务
2020年
介绍了全域有机农业的来源、定义与功能地位,在此基础上根据2020年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形势,提出了我国近期全域有机农业建设的基本策略与任务为:(1)以防治新冠肺炎为切入点,自觉迎接面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社会观念变化,坚定乡村建设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认识;(2)深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内涵,向乡村集体靠近,做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促进者;(3)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防治新冠肺炎永久地改变了中国,并将永久地改变世界,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道路上武汉案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建设乡村板块的首要基础任务就是建设有机合作社与有机村庄;(5)有机合作社与有机村庄建设的基本战略任务面向乡村板块,面向城市板块,有六项内容,建设要采取“三驾马车”策略;(6)农业科学技术与教育要面向合作社,面向乡村,生态文明时代将是大众科学化的时代;(7)在全域有机农业建设实践中注意完善和加强乡村党组织战斗力,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建设工作。
胡跃高王小芬朱立君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