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272 被引量:882H指数:1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8篇动脉
  • 66篇肺动脉
  • 45篇细胞
  • 42篇肺动脉高压
  • 39篇平滑肌
  • 28篇肺动脉平滑肌
  • 27篇蛋白
  • 27篇血管
  • 27篇肌细胞
  • 26篇平滑肌细胞
  • 26篇卒中
  • 25篇慢性
  • 19篇低氧
  • 17篇阻塞性
  • 17篇疾病
  • 16篇动脉平滑肌细...
  • 16篇脑卒中
  • 16篇肺疾病
  • 15篇缺血
  • 14篇阻塞性肺疾病

机构

  • 81篇广州医科大学
  • 5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2篇深圳市第二人...
  • 36篇广州医学院第...
  • 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6篇成都市第二人...
  • 26篇广州呼吸疾病...
  • 6篇广州医学院
  • 5篇重庆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270篇王健
  • 71篇卢文菊
  • 55篇陈豫钦
  • 24篇冉丕鑫
  • 22篇江倩
  • 19篇杨娟
  • 18篇方智野
  • 17篇董为伟
  • 16篇张晨婷
  • 15篇张敏
  • 14篇郑敏
  • 12篇钟南山
  • 11篇何兰英
  • 11篇彭公永
  • 11篇袁本通
  • 10篇倪小毅
  • 10篇李冰
  • 10篇王妮
  • 10篇洪城
  • 9篇沈观乐

传媒

  • 37篇中华结核和呼...
  • 14篇国际呼吸杂志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国际神经病学...
  • 6篇河北医学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四川医学
  • 5篇华西医学
  • 5篇中华生物医学...
  • 4篇医学综述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5篇2023
  • 1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18篇2016
  • 27篇2015
  • 18篇2014
  • 23篇2013
  • 15篇2012
  • 20篇2011
  • 12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币样头痛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0年
硬币样头痛(nummular headache,N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头痛,其特点为分布于头皮的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6 cm大小及边界清楚的持续或间隙性头痛。该病于2002年由Pareja等[1]首次报道,病因尚不清楚。由于该病罕见,迄今缺乏大规模调查研究,据国外研究表明,NH患病率为6.4/10万~9/10万居民[2-3],占所有头痛患者的1.25%~4.6%[4-5],因此临床医生易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被误诊或漏诊。现报道1例NH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资料和治疗反应,分析NH的临床特征。
何兰英王健
关键词:原发性头痛头痛患者间隙性临床医生影像学检查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Piezo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引言,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组以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进展性疾病,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PH有5大类,包括:(1)动脉性PH(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2)左心疾病所致PH,(3)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
李想陈豫钦林子英王健
关键词:肺血管阻力肺动脉压力肺动脉高压动脉性右心衰竭ARTERIAL
GPBCs/CC及其葡萄糖传感器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PBCs/CC及其葡萄糖传感器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1)碳布进行酰氯化处理得酰氯化碳布;(2)将所述酰氯化碳布置于反应液中进行反应得预处理碳布a;(3)将所述预处理碳布a表面...
臧广超宇文天翊朱姝张玉婵徐思九杨欣睿王健王彦芝吴晨浩
F10蛋白及mRNA在部分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F10基因在部分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F10在部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F10基因不仅在腺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在鳞癌组织中表现出较腺癌更强的强阳性,并且在正常组织中也有一定的表达。结论:F10是一个在多种组织普遍表达的细胞内蛋白,其功能可能与物质转运相关。
付欣李熹翀周问渠洪玮邹东霆王健李冰
关键词:腺癌鳞癌
中国广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和管理的社区综合干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
2011年
目的评价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社区综合干预的疗效。 设计组群随机对照试验。 地点两个社区的8个居委会。 对象共1062名40-89岁居民中,872名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其中101例COPD患者和771例非COPD患者)被组群随机分配到干预社区或对照社区,分别接受COPD的综合干预措施或日常的医疗卫生服务。
周玉民胡国平王大礼王少毅王宇骏刘志刚胡锦兴石喆彭公永刘升明吕嘉春郑劲平王健钟南山冉丕鑫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综合干预随机对照研究疾病预防COPD患者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发病后容易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导致患者功能预后不佳,给临床医师带来极大挑战。目前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且在治疗方面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强化抗栓的策略可能是合理的。本文对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病机制、风险预测及干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
王璐王健
关键词: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乳腺癌并发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提高对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TTM)的认识。方法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并发PTTM 1例收集,并分析截止2020年1月国内外报道乳腺癌并发PTTM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乳腺癌并发PTTM文献11篇,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69.2%(9/13),肺动脉高压46.2%(6/13)。胸部CT以磨玻璃样为主30.1%(4/13),无肺栓塞表现。确诊及治疗后存活3例(23.1%),死于呼吸衰竭4例(30.1%),死于乳腺癌转移2例(15.4%),死于急性肺心病2例(15.4%),死于循环衰竭1例(7.7%),死因未提及1例(7.7%)。结论肿瘤患者临床上发现不明原因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且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肺栓塞时,应注意考虑乳腺癌并发PTTM。肺动脉灌注不良为该病特征。
黎君曦郭文亮雷永霞侯鹏林峰丞刘春丽张挪富王健洪城
关键词:乳腺肿瘤肺栓塞
培高利特对大鼠纹状体神经营养活性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培高利特 (pergolide)对大鼠纹状体神经营养活性的影响。  方法 取 1d的新生大鼠中脑腹侧细胞悬液 ,将其接种于 2 4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实验分 4组 :单纯培养组及 3个实验组 ,实验组为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经生理盐水、培高利特及培高利特 +氨黄酰基苯甲酰胺化合物 (sulpiride)腹膜内注射 7d后的大鼠纹状体提取液。培养 7d后 ,应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多巴胺 (DA)能神经元的生长状态。 结果 实验组的各培养孔内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及其细胞突起的数量增多 ,长度增加 ,与单纯培养组〔TH阳性细胞数为 382 ,第 1级突起数为 0 8± 0 1,最长突起长度为 (11 7± 0 9) μm〕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尤以培高利特组的变化更为明显 (TH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5 2 0 ,第 1级突起数为 2 7± 0 2 ,最长突起长度为〔92 1± 3 7) μm〕 ,而生理盐水组与培高利特 +Sulpiride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培高利特能促进纹状体神经营养活性 ,其机制可能与刺激DAD2 受体有关。
王健彭国光董为伟
关键词:培高利特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的神经毒性被引量:3
2000年
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物。体外实验已证实左旋多巴具有神经毒性 ,然而 ,左旋多巴的应用是否会加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神经元变性从而加重病情尚存在争议。本文就左旋多巴毒性产生的机制及近年来的有关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王健彭国光
关键词:左旋多巴神经毒性
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无创性检测被引量:26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方法 ,测定了 10 0例正常志愿者和 2 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双侧脑电阻抗 ,并将其与头颅CT检查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不同测定频率下 ,正常人两侧大脑半球电阻抗基本对称 (P >0 0 5 )。左右两侧脑电阻抗值在测定频率为 2 0kHz时分别为 11 5± 1 3kΩ和 11 4± 1 8kΩ ,5 0kHz时分别为10 2± 1 0kΩ和 10 3± 1 1kΩ ,10 0kHz时分别为 9 1± 0 8kΩ和 9 2± 0 8kΩ。年龄、性别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对脑电阻抗无明显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侧脑电阻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 2 4h内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体积呈负相关 (r=- 0 895 3 ,P <0 0 1) ,而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体积呈正相关 (r=0 8811,P <0 0 1)。结论 脑电阻抗是反映人脑组织电学性质的一种较稳定的物理学参数 ;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出血后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变化 ,有助于指导脑出血临床治疗。
王健杨浩王平董为伟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无创性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