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俊杰

作品数:34 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制造业
  • 5篇生态
  • 5篇生态足迹
  • 5篇能源
  • 4篇货币
  • 3篇实证
  • 3篇能源税
  • 3篇资产
  • 3篇资产负债
  • 3篇资产负债表
  • 3篇自然资源
  • 3篇技术创新
  • 3篇负债
  • 3篇负债表
  • 2篇信息化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生产率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效率
  • 2篇生态压力

机构

  • 32篇江西财经大学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杭州电子科技...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国务院

作者

  • 33篇王俊杰
  • 6篇史丹
  • 6篇张辽
  • 3篇张成
  • 1篇余珮
  • 1篇冯永晟
  • 1篇王俊
  • 1篇田彬彬
  • 1篇刘丹
  • 1篇仝冰
  • 1篇覃一冬
  • 1篇陈利锋
  • 1篇邢思敏

传媒

  • 6篇当代财经
  • 2篇中国科技论坛
  • 2篇当代经济
  • 2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东南学术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财经论丛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武汉金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碳生产率的潜在改进空间--基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视角被引量:13
2015年
碳生产率水平不仅依赖于CO2排放量本身,而且取决于利用各种要素的经济产出能力,但鲜见有文献从CO2减排和GDP提升的双重角度深入探讨碳生产率的改进空间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中国29个省份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估算了我国各省份的碳生产率潜在改进空间,并从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和随机偏差角度将该潜在改进空间分解成6种效应。结果表明:1趋于改良的碳生产率潜在改进率在样本期的均值高达69.15%,CO2内部管理效应和GDP内部管理效应是构成碳生产率潜在改进率的主要成因,但CO2外部环境效应和GDP外部环境效应是碳生产率潜在改进率波动的主要诱因;2碳生产率的总外部环境效应和总内部管理效应在趋于优化,但后者在绝对水平和优化幅度上,均滞后于前者的改良进程,特别是GDP内部管理效应甚至呈现了恶化趋势;3各省份内部管理水平与超效率水平并非完全一致,部分省份的高碳生产率水平主要受惠于先天优良的外部环境。基于此,各省份在制定碳生产率提升计划时,应根据各自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具体措施及路径安排。
张成史丹王俊杰
关键词:碳生产率外部环境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被引量:115
2016年
绿色发展理念下,需要对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效率进行定量测度与评价。本文以人均生态盈亏来表征生态压力,以单位生态足迹的GDP产出来表征生态效率。经过测算,1991—201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提高了144%,且处于生态赤字持续增加的状态。导致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持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中国生态足迹已经达到承载力的3.4倍,表明中国面临较大的生态压力。中国的生态效率持续提高,1991—2013年年均提高5.03%,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其中约2/3,要素替代贡献了其余部分且有增加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受国际贸易的影响显著,而要素替代受产业结构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显著。国际比较显示,中国的生态效率低于发展水平相当的"金砖五国"中的其他四国,也低于全球大部分国家。生态效率不仅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产业结构等有关,中国有必要也有潜力提高生态效率。
史丹王俊杰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压力生态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货币政策规则设定、外生冲击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一个包含多种冲击和摩擦性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这类模型通常使用利率规则测度货币政策冲击,不过,货币数量规则可能更适合中国现实。在使用货币数量规则这种新的设定下,历史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992—2016年期间,产出增长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投资冲击和外生需求冲击,而其中的两次剧烈波动则需要用其他冲击来解释;通货膨胀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货币供给冲击,其次是价格加成冲击、投资效率冲击和永久性技术冲击。在新的设定下,理论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尽管货币政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其重要程度已经降低;此外,投资的波动主要是源于投资效率冲击而不是投资品价格冲击。这些发现与国内外现有的结论并不一致。这表明,选择何种方式测度货币政策冲击对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至关重要。
王俊杰仝冰
关键词:货币政策规则宏观经济波动贝叶斯方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以内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中国1979-2013年的数据,证实了卡尔多的需求导向型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即需求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这种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来实现。数据显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1-2013年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强。不过,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正在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干中学"的被动技术进步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技术进步方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是1.12个百分点,远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不过出口的贡献率正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必须通过提高内需来弥补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内需和创新的轨道上来"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上的支持。
王俊杰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
信息化密度、信息技术能力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角度,全面透析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新体系中的动态变化趋势,从信息化密度和信息技术能力两个层面探讨了信息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文章利用2008—2017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攀升中的信息化因素及其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信息化密度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导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提高0.033,但是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并不显著;信息技术能力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系数高达0.074,且远远高于其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化密度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在低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显著,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不论是在中低技术密集型行业还是高技术行业,都显著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此外,信息化密度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非国有化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
张辽王俊杰
关键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信息化
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6
2014年
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能源价格偏低会激励经济主体用能源要素替代其他生产要素,这将对能源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之后,本文选取39个国家1995—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提高确实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这种影响在2004—2012年期间显著,而在1995—2003年期间不显著,表明能源价格只有足够高时才能对能源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此外,本文发现,能源价格提高对能源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国家中更为显著,平均而言,能源价格提高10%,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下降大约1%。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能源价格明显偏低,这是导致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中国能源价格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税收较低。因此,出于提高能源效率的考虑,有必要提高能源相关的税率。
王俊杰史丹张成
关键词:能源价格能源效率能源税价格改革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作者介绍了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几种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及其相关应用,包括预防性支出法和替代成本法两种市场价值评估方法,意愿调查法、选择实验法、特征价格法和旅行成本法四种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以及经常被忽略的级差地租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尽管这些方法应用广泛,但还有许多需要注意之处。目前,国内关于城市和近郊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还非常稀缺。对于我国正在尝试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而言,只有全国或某个较大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总经济价值才有意义。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应用到这些问题的分析之中,能产生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国外主流的价值评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理论相结合有助于进行生态环境的总经济价值评估。
史丹王俊杰
关键词:生态环境非市场价值级差地租
阶梯电价之后应该引入峰谷电价吗——对中国居民电价政策的价格补贴与效率成本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基于Ramsey定价理论和认知价格响应假设构建了在阶梯电价基础上引入峰谷电价的政策评估模型,从定价机理角度回答了居民电价改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本文发现,峰谷电价的引入会带来价格补贴和效率成本并存的福利效应“组合”特征,样本代表性用户在峰段会享受价格补贴,而在谷段则承担效率成本,综合效果是享受到约0.21~0.38元/KWh的价格补贴。价格补贴和效率成本均随用电量增加而增加,但变化趋势却不同。用户的用电量越多,享受补贴并非越多,而是终将消失,而且高消费用户在补贴低消费用户。这些定价特征反映出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之间存在效果冲突,难以提高电价效率和促进公平,因此全国进一步推广峰谷电价缺乏合理依据。坚持“保基本”理念的价格主管部门未能准确把握中国居民电力用户的需求特征及定价政策的实际效果。居民电价改革需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协调推进。居民用电定价机制的改革成效取决于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的引入,关键在于竞争性电力批发的结构重组和机制设计,而非管制定价方式的简单调整。
冯永晟王俊杰
关键词:价格补贴
环境适应性、集聚特征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集聚特征下企业的环境适应性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专业化集聚环境中企业组织内部环境适应性水平提升对生存能力增强的正向效应较突出,而行业及宏观环境适应性水平提升在多样化集聚环境中表现出的生存能力提升作用要明显高于专业化集聚。进一步,本文基于企业生存能力的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发现,专业化集聚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内部环境适应性对企业存续时间的正向作用远高于多样化集聚,来自于行业环境非正常扰动及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发展绩效的不利影响表现出了长期存在的特征。
张辽王俊杰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
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创新——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本文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数据,基于能源转型视角,研究可再生能源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国别差异。结果发现:政策激励和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对可再生能源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家总研发人员投入、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影响十分有限。这表明当前的研发投入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导向的,且“干中学”效应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并未显现,可再生能源与当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兼容性较弱。对不同国家的研究表明,在能源转型初期或能源转型较慢的国家,政策激励是驱动创新的关键因素;在能源转型中后期或能源转型较快的国家,市场与“干中学”效应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能源转型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负面影响在短期是明显的,而在长期作用有限,“绿色复苏”和“新基建”计划或将助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马丽梅王俊杰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