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为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通辽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疾病
  • 1篇药物
  • 1篇药源性
  • 1篇药源性疾病
  • 1篇翼状胬肉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疾病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
  • 1篇治疗青光眼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神经保护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保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并发症
  • 1篇术并发症

机构

  • 5篇通辽市医院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5篇王为
  • 3篇张秋丽
  • 1篇刘玉璞
  • 1篇巴日格其
  • 1篇张天资
  • 1篇孙艳华
  • 1篇许莉
  • 1篇张彬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冲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水冲法手术技术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8月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选择168眼。水冲组共计92眼,采用水冲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照组共计76眼,采用常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结果水冲组92眼,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9.02±0.69)%,对照组76眼,角膜内皮丢失率为(13.21±1.13)%,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及角膜中央内皮计数等各项术后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冲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低,手术效果优于常规组等特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张秋丽王为
关键词:水冲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蒙药古日古木-13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蒙药古日古木-13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9?2015年我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236例(392眼),包括男159眼,女233眼。其中开角型青光眼14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7眼。按患者入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蒙药古日古木-13治疗组(216眼),每日早晚各口服15粒古日古木-13;甲钴铵对照组(176眼),每日早中晚各1粒口服,两种药物均使用2个疗程(2月1疗程,共4个月)。入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w、2w、4w、16w记录视力、眼压、视野和眼部电生理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视野和眼部电生理等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古日古木组(蒙药组)在0.6?1.0视力段较治疗前的改善比甲钴胺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明显,古日古木组眼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野平均缺损(MD)检查改善明显,治疗16w时两组视野MS和MD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16w时古日古木组与同时间段甲钴铵组的MS和MD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ERG b波和P-VEP P100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潜伏期减少(P<0.05),振幅增加(P<0.05);治疗16w时,两组眼电生理比较,潜伏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振幅增加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古日古木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古日古木-13这一蒙药经典验方具有降低眼压、改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效果。
张秋丽王为张天资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保护
中药复方相关研究技术及方法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中药复方,是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疾病谱发生的改变和药源性疾病的增加,中药复方被中外学者逐渐重视。然而,由多种组分构成的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其研究有相当的难度,成为世界难题。为明确中药复方的有效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是关键。
张秋丽王为张彬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治疗药物疾病谱
LASIK准分子激光手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LASIK手术是目前普遍、最被认可的、安全、有效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总结我院5年来,近2000例手术患者,及国内外报道,对于LASIK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做如下综述.
王为巴日格其
关键词: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眼
单纯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单纯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结膜及角膜其他疾病翼状胬肉患者共132例,143眼,年龄41-82岁,原发性翼状胬肉13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12眼,观察6个月-2年。采用单纯逆向撕剥的手术方法切除胬肉组织,观察其术后复发率、术后矫正视力、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散光度的改变。结果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8±2.75)d,术后9眼复发,复发率6.29%,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散光度明显减小。结论单纯逆向撕剥治疗翼状胬肉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许莉刘玉璞孙艳华王为
关键词:翼状胬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