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为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淋巴
  • 6篇淋巴瘤
  • 5篇细胞淋巴瘤
  • 4篇预后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免疫母细...
  • 2篇血管免疫母细...
  • 2篇预后分析
  • 2篇预后因素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硼替佐米
  • 2篇贫血
  • 2篇重型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性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母细胞

机构

  • 16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6篇王为
  • 12篇周道斌
  • 12篇张炎
  • 8篇张薇
  • 7篇张路
  • 6篇魏冲
  • 5篇冯俊
  • 5篇杨辰
  • 5篇陈苗
  • 4篇李剑
  • 4篇朱铁楠
  • 4篇赵丹青
  • 3篇韩冰
  • 3篇曹欣欣
  • 3篇庄俊玲
  • 3篇段明辉
  • 2篇李梦涛
  • 2篇王迁
  • 2篇赵永强
  • 2篇曾小峰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中心为北京协和医院,入组患者均病理确诊AITL,且符合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采用皮下注射阿扎胞苷(100 m/d,持续7 d)联合口服西达本胺(20 mg/次,每周2次)的治疗方案,每4周为1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有效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持续时间、总生存时间、完全缓解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自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共入组7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3(范围:45~75)岁,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范围:1~4)线。应用西达本胺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后最佳疗效达完全缓解者2例,达部分缓解者3例,客观有效率为71.4%,完全缓解率为28.6%。截至2022年8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范围:4~17)个月。7例AITL患者中6例存活,1例死亡,整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1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1.4%和100.0%。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8.6%(2/7),3~4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4.3%(1/7)。结论 阿扎胞苷联合西达本胺治疗复发/难治性AITL的缓解率高且安全性良好,双表观调控方案可作为AITL的二线治疗选择之一。
魏冲赵丹青张炎王为张薇周道斌
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西达本胺阿扎胞苷
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4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3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48例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中位发病年龄37(18~79)岁。ALK^(+)ALCL 14例(29.2%),ALK^(-)ALCL 34例(70.8%),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比例达79.2%,68.8%存在B症状,结外器官受累常见,54.2%存在>1个结外器官受累。48例患者中46例接受化疗,一线化疗方案包括GDP-ML方案6例,CHOEP/CHOP方案27例,西达本胺联合CHOP/CHOEP方案10例,维布妥昔单抗联合CHP方案3例,一线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57.8%,总有效率为71.1%。中位随访时间为37(1~101)个月,整组患者1年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为41.2%,1年及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1%和63.2%。ALK^(+)ALCL组相比ALK^(-)ALCL组除发病年龄更为年轻外(中位发病年龄25岁vs 50岁),其余临床特征相似,ALK^(+)ALCL组一线化疗的CR率及OS率均显著优于ALK^(-)ALCL组(CR率:85.7%vs 41.2%,P=0.003;3年OS率:92.3%vs 51.8%,P=0.040)。为排除年龄干扰,对<40岁的ALCL患者进行亚组分析,ALK^(+)ALCL组的OS率仍显著优于ALK^(-)ALCL组(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ALK表达为影响OS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此外,ECOG评分和肺部受累为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肺部受累的ALCL患者一线化疗CR率低(36.4%),且远期生存情况较差(中位OS为8个月,3年OS率为31.1%)。结论:ALCL整体较其他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良好。ALK^(+)ALCL患者在化疗有效率和生存方面均显著优于ALK^(-)ALCL患者。除ALK表达提示良好预后外,ECOG评分和肺部受累为影响ALC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在CHOP类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CD30单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新药为目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趋势。
魏冲赵丹青张炎王为张薇周道斌
关键词: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预后因素
硼替佐米家庭治疗的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硼替佐米已被广泛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型淀粉样变和POEMS综合征等浆细胞病的治疗[1-4]。虽然硼替佐米皮下注射较为简单,但是患者需要反复到医院接受注射,费时费力,严重消耗医疗资源。事实上,硼替佐米在国内上市已超过10年,不良反应较为明确且可控。国外也有少数关于硼替佐米家庭治疗的研究,其结果显示硼替佐米家庭治疗的安全性良好,可显著节约医疗资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7],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由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床位严重短缺,我们实施了由患者或家属自行进行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的家庭治疗计划,目的在于探索在中国开展硼替佐米家庭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患者获益和潜在风险。
张聪丽仇钰曹欣欣李冬竹冯俊张路张炎段明辉陈苗杨辰王为姚远周道斌李剑
关键词:家庭治疗POEMS综合征硼替佐米浆细胞病医疗资源
皮下结节-皮疹-浮肿-胸闷-发热
王为张昀贾觉睿智曾学军
非局限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及EBV-DNA在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局限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1例Ⅲ~Ⅳ期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依据起病时是否存在鼻咽部受累分为鼻型与非鼻型,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探讨EB病毒DNA(EBV-DNA)在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2(14~67)岁,男女比例为2.9∶1。中位随访时间为30(1~78)个月,非局限期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7个月,1年及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34.1%和24.6%,1年及3年OS率分别为39.9%和26.6%。鼻型与非鼻型患者的比例为1.6∶1。非鼻型患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比例较鼻型患者高(65.0%对35.5%,P=0.039),非鼻型患者一线化疗的完全缓解(CR)率较鼻型患者低(10.0%对45.2%,P=0.008)。非局限期鼻型与非鼻型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4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36.0%和10.0%(P=0.029),3年OS率分别为37.9%和11.4%(P=0.050)。EBV-DNA的变化趋势与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基线EBV-DNA阴性与阳性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疗程化疗后EBV-DNA阴性与阳性患者的3年OS率分别为77.9%和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个疗程化疗后EBV-DNA阳性为OS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应用以培门冬酶为基础化疗方案的非局限期ENKT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远期生存仍较差。非鼻型患者在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远期预后方面均较鼻型患者差。1个疗程化疗后EBV-DNA阳性为OS不良的独立预后因素,可用于早期预测疗效及预后。
魏冲张炎王为张路张薇周道斌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B病毒DNA
硼替佐米治疗获得性血友病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张炎王为朱铁楠王书杰赵永强周道斌
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早期死亡的临床特征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早期死亡(ED)患者的特征并构建ED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TG治疗的232例SAA/VSAA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ED(治疗后90 d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死亡原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E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232例SAA/VSAA患者接受ATG治疗,19例(8.2%)发生ED,中位发生时间为24(3~85)d。ED主要原因是感染(84.2%),其次为脑出血(10.5%)。多因素分析显示VSAA(HR=15.359,95%CI 1.935~121.899,P=0.010)、采用泊沙康唑预防真菌感染(HR=0.147,95%CI 0.019~1.133,P=0.066)、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M)≤0.5×10^(9)/L(HR=3.386,95%CI 1.123~10.206,P=0.030)、PLT≤5×10^(9)/L(HR=8.939,95%CI 1.948~41.019,P=0.005)为ED的独立影响因素。VSAA、采用泊沙康唑预防真菌感染、LYM≤0.5×10^(9)/L、PLT≤5×10^(9)/L分别赋3、-2、1、2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该积分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89.324(95%CI 80.859~97.789),积分≥3分患者发生ED的风险为<3分组的23.1(95%CI 5.3~100.2)倍。结论感染和脑出血导致的ED是SAA/VSAA采用ATG治疗的重要挑战。同时具有VSAA、LYM≤0.5×10^(9)/L、PLT≤5×10^(9)/L且未采用泊沙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ED发生风险。
陈苗庄俊玲杨辰王为张炎张路赵丹青冯俊李剑周道斌韩冰
关键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前景被引量:2
2010年
肺动脉高压(PAH)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期研究发现T、B淋巴细胞在PAH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B细胞为靶向,而同样对T细胞造成影响的利妥昔单抗(RTX)可能成为治疗SLE相关PAH(SLE-PAH)的有力武器。
王为王迁赵久良李梦涛曾小峰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肺动脉高压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中心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及基于培门冬酶化疗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应用以培门冬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患者的疗效、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确诊和治疗的61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临床特点、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整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1,中位发病年龄为46(17-67)岁。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30例,Ⅲ/Ⅳ期患者31例,鼻型与非鼻型的比例为4.1∶1。结外受累常见部位为皮肤及皮下组织(26.2%)、肝脏(14.8%)、肺(13.1%)及胃肠道(13.1%)。中枢受累比例为9.8%,骨髓受累的比例为11.5%。中位随访时间为22(1-53)个月,整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51.6%和53.2%。Ⅰ/Ⅱ期患者2年OS率为87.5%,而Ⅲ/Ⅳ期患者2年OS率仅为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非鼻型患者合并不良预后因素的比例更高,其中位OS仅为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为影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PFS及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3.681,95%CI 1.322-10.250;HR=4.611,95%CI 1.118-19.009)。结论:以培门冬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显著改善了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Ⅰ-Ⅱ期患者已达到较好的2年总生存率,而Ⅲ-Ⅳ期及非鼻型的患者预后仍较差。年龄> 60岁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为ENKL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
魏冲张炎王为张路张薇周道斌
关键词: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培门冬酶预后因素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中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与环孢素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三唑类预防性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环孢素(CsA)的影响。方法:SAA患者接受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和CsA治疗,分别给予泊沙康唑或伊曲康唑口服,预防真菌感染,分析不同抗真菌药物对CsA的血药浓度影响及药物剂量调整情况,比较其不良反应及医疗费用。结果:共入组55例SAA患者,分为泊沙康唑组(POSA组)(31例)和伊曲康唑组(ITRAC组)(24例),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POSA组和ITRAC组分别有54.8%和66.7%的患者需要降低CsA药物剂量,ITRAC组CsA维持剂量明显低于POSA组(P<0.01),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POSA组(70.8%vs 38.7%,P=0.018)。结论: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与CsA有明显相互作用,在SA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中,CsA的剂量应根据合并用药的类型减量,联用泊沙康唑肝损害发生率低于联用伊曲康唑。
陈苗冯俊张炎杨辰张路王为韩冰周道斌庄俊玲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泊沙康唑伊曲康唑环孢素药物相互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