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宗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5篇多普勒超声
  • 5篇颅多普勒
  • 5篇颅多普勒超声
  • 5篇经颅多普勒
  • 5篇经颅多普勒超...
  • 4篇电生理
  • 3篇血流
  • 3篇神经电
  • 3篇神经电生理
  • 2篇动脉
  • 2篇血流参数
  • 2篇综合征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盗血
  • 1篇盗血综合征
  • 1篇电生理研究
  • 1篇动脉内

机构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潘宗
  • 8篇刘南平
  • 5篇陈景云
  • 4篇陈景云
  • 4篇张晨
  • 3篇吴艳华
  • 2篇孙海峰
  • 2篇林树敏
  • 2篇夏宪军
  • 2篇邹文琴
  • 2篇周立明
  • 2篇董亮艳
  • 1篇戈朝晖
  • 1篇杨平
  • 1篇杨平
  • 1篇王万弟
  • 1篇丁小力
  • 1篇马荣
  • 1篇刘文庆
  • 1篇王伟

传媒

  • 1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3例趾管综合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与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趾管综合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23例趾管综合症患者进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和常规(EMG)、F波的检查。结果:23例趾管综合症患者共检测68条MCV中16例MCV减慢,其中5例远端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降低。检测72条SCV其中3例SCV减慢,5例波幅降低。共检测69快肌肉,其中9快肌肉呈神经源性损害。F波均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趾管综合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杨平王万弟林树敏潘宗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PCI)的血流动力学、声频和频谱形态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后循环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TCD检测PCI组、健康组颅内动脉血管,记录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并观察频谱形态变化及动脉搏动指数(PI),对两组检测结果做对比性分析。结果 (1)PCI组共检测血管600条,其中BA 120条,VA 240条,PCA 240条,TCD检测发现管腔闭塞5条、轻度狭窄43条、中度狭窄15条、重度狭窄2条,其中VA38条、BA17条、PCA10条;(2)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2例,另有三例存在后交通动脉开放;(3)PCI组与健康组的BA及双侧PCA、VA的P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与健康组的BA及右侧VA的V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与健康组的双侧PCA的V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健康组峰值血流速度为参照:PCI组血流速度增高的123条(20.5%)、血流速度减慢的203条(33.8%),血流速度异常检出率54.3%(326/600)。结论 PCI患者狭窄或闭塞部位多位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后循环动脉PI值多异常增高;TCD检测方法无创、可动态重复、简便易行,是临床作为PCI患者筛查的首选方法。
刘炳奇刘南平陈景云潘宗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
事件相关电位P300、TCD检测对多发性脑梗死认知功能的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判价值。方法采用P300检测病例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经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测评再分为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组38例,多发性脑梗死非痴呆组22例),3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痴呆、非痴呆组两组之间以及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P300结果;采用TCD检测病例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析颅内动脉各血流参数变化,并与P300潜伏期、波幅作对比分析。结果①P300检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P3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痴呆、非痴呆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痴呆组与非痴呆组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CD检测:总异常率为93.33%。符合血管狭窄36/60例(60.0%)、狭窄后慢性闭塞性改变12/60例(20.0%)、动脉硬化性血流改变32/60例(53.33%);流速正常12例。痴呆组和非痴呆组两组间TCD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CD血流速度与P300潜伏期具有相关性。结论 P300对认知功能的评定优于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P300、TCD联合检测是评判认知功能的良好指标,为脑梗死后患者血管性痴呆的早期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刘南平陈景云夏宪军沙彦妮林树敏潘宗孙海峰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痴呆P300TCD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斜外侧椎间融合(OLIF)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采用OLIF联合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92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全程给予SEP监测。随访时间15.6±1.8个月(12~23个月)。根据Lee等的腰椎管狭窄MRI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31例)、2级组(33例)和3级组(28例)。记录分析各组椎间隙处理前及融合器置入后的SEP波幅值;测量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责任间隙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改善率与SEP波幅改善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椎间隙处理前与融合器置入后SEP平均波幅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组、2级组和3级组SEP波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32±7.37)%、(112.34±18.67)%和(28.05±6.78)%,其中3级组有3例患者SEP波幅无任何变化。3组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及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面积改变值大于1级组和3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级组、2级组和3级组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7.0±36.2)%、(85.8±35.3)%和(46.1±26.2)%,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84.8%(28/33)和50%(14/28)。1级组和2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正相关;3级组SEP波幅改善率与末次随访时硬膜囊面积、腿痛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改善率呈弱相关。1级组优良病例SEP改善率均大于25.
杨树龙潘宗陈振刘晓印马荣梁思敏张建群马宗军丁小力戈朝晖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松动术联合甲钴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甲钴胺、神经松动术两者联合应用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治疗过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TS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不同划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甲钴胺和神经松动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SCV、CMAP等指标。结果观察总治疗有效率95.71%,高于参照组78.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神经松动术两者联合应用轻中度CTS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疼痛VAS评分。
周立明吴艳华潘宗
关键词:甲钴胺电生理
癫痫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视频脑电监测的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视频脑电监测脑电异常变化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及致痫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io-logic视频脑电监测系统,对73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并进行过度换气、睁闭眼、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双视频监测发作情况(全身及局部),记录完整清醒睡眠觉醒周期内脑电图变化(24h)。结果 73例患者在监测中均有临床发作(1次或数次不等),发作仅出现在睡眠中37例(50.7%),仅发生于清醒期17例(23.3%),清醒与睡眠中均有发作18例(24.7%)。1例发作时脑电无异常变化(最终诊断为癔病);72例(98.6%)发作同期脑电信号有异常改变,有较明确起始部位的30/72例(41.7%):发作间歇期有痫波发放39例(54.9%);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分布的符合率为53.3%(16/30);发作间期以棘-慢复合波暴发为主,而发作期脑电图以动态变化为特点。结论癫痫脑电图表现形式多样,发作起始的脑电局限异常提示异常放电的起源部位,有助于癫痫的分类、致痫灶定位,为癫痫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并可指导临床用药。
刘南平陈景云李伟旺潘宗孙涛
关键词:癫痫视频脑电监测致痫灶定位
脑白质疏松症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血流声频和频谱形态的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白质疏松症的评估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内科入院治疗的病人,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为LA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的一般危险因素相匹配,并根据Fazkas视觉量表,将LA分为轻、中、重度组各20例。所有入组病人均行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末端(T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数值,血流声频及频谱形态情况。结果 LA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LA组患者MCA、TICA、ACA的Vm减慢,PI值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VA、BA的Vm、PI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及轻、重度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及PI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低,PI值逐渐增高。轻、中、重三组血流声频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频谱形态特征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患者的MCA、TICA、ACA的Vm均减慢,PI值均增高,且与LA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CD血流参数及频谱特征变化可以反映LA的严重程度。
司亚克刘南平陈景云潘宗邹文琴吴艳华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
脑梗死患者瞬目反射各参数结果的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变瞬目反射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2例脑梗死患者于眶上切迹处以方波脉冲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双侧眼轮匝肌的反应,测定刺激同侧的R1、R2和对侧的R2'的潜伏期变化,同时对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脑梗死组R1、R2和R2'的异常率分别为31.25%、45.31%和39.06%;脑梗死组瞬目反射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侧及健侧R1、R2和R2'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均延长(P<0.05),患侧与健侧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病变可导致瞬目反射各参数的异常变化,瞬目反射可作为观察脑梗死病变后是否影响神经传导通路的参考指标。
邹文琴刘南平潘宗陈景云司亚克张晨
关键词:脑梗死瞬目反射潜伏期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脑血流的评估与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围手术期中对脑动脉常规检查及术中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26例神经外科CEA患者根据交通动脉情况分成4组:开放组、不开放组、潜在开放组和无潜在开放组,进行术前TCD检测,术中TCD监测及术后TCD复查。对术前压颈试验与术中实验性夹闭颈总动脉(CCA)不同时间各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术前TCD对颅内交通动脉开放情况进行评估:19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有交通支开放的14例(73.6%),无交通支开放的5例(26.3%);7例颈动脉中度狭窄患者中交通支潜在开放的5例(71.4%),无交通支潜在开放的2例(28.6%)。2术中不使用转流的TCD血流动力学评估:26例患者压颈即刻与压颈后1min、夹闭CCA即刻与夹闭CCA后3min比较,MCA的PSV均出现血流速度回升(P<0.05)。3术中脑血流过度灌注的TCD评估:7例患者在剥脱手术完成并开放夹闭的CCA时,术侧MCA的PSV出现明显增快,采取半夹闭CCA并断续开放,同时降低患者血压,MCA的PSV降低。4术后TCD复查及随访:26例CEA患者术后TCD显示颅内血流明显改善的17例,术前所有开放的前、后交通支关闭。26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应用TCD对CEA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监测,可评估术前侧支开放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术中不使用转流术,也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
陈景云张晨潘宗董亮艳吴艳华王伟刘文庆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神经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在肘部尺神经卡压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对肘部尺神经卡压损伤的综合评定价值。方法对32例肘部尺神经卡压患者(患侧为患肢组,健侧为健肢组)及16例正常对照组(32个肢体)进行尺神经神经电生理及高频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三组神经电生理数据,并将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运动传导速度(MCV)与高频超声测得尺神经的最大横截面积(CSA)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患肢组的肘上-肘下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9.31m.s-1,运动诱发波幅降低,与健肢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超声检查患肢组肘管占位20例,周围组织黏连5例,组织增生4例,部分断裂1例,CSA的平均值为14.6mm×14.6mm;患肢组的肘上-肘下段MCV与CSA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3。结论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是诊断肘部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手段,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提高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定位诊断准确率。
夏宪军刘南平叶秀芳孙海峰杨平潘宗
关键词:尺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高频超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