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博

作品数:128 被引量:57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1篇畸形
  • 39篇耳畸形
  • 36篇小耳畸形
  • 27篇耳廓
  • 24篇软骨
  • 24篇先天
  • 24篇先天性
  • 23篇先天性小耳
  • 22篇先天性小耳畸...
  • 15篇耳廓再造
  • 12篇再造术
  • 12篇皮瓣
  • 12篇肋软骨
  • 11篇瘢痕
  • 10篇外耳
  • 9篇基因
  • 8篇瘢痕疙瘩
  • 8篇细胞
  • 7篇手术
  • 6篇缺损

机构

  • 54篇中国医学科学...
  • 5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6篇中国协和医科...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山东大学第二...
  • 4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北京市总...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 1篇国家卫生计生...

作者

  • 128篇潘博
  • 92篇蒋海越
  • 42篇庄洪兴
  • 40篇赵延勇
  • 31篇林琳
  • 26篇杨庆华
  • 15篇国冬军
  • 12篇韩娟
  • 11篇于晓波
  • 11篇何乐人
  • 10篇郄淑燕
  • 8篇蔡震
  • 8篇宋宇鹏
  • 7篇刘磊
  • 7篇林琳
  • 6篇吴荣薇
  • 6篇郭万厚
  • 4篇蔡景龙
  • 4篇王淑杰
  • 4篇胡守舵

传媒

  • 19篇中华整形外科...
  • 1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10篇中国美容整形...
  • 8篇国外医学情报
  • 7篇中华耳科学杂...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外耳再造术的小耳畸形患者300例,术前常规行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骨及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应用x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关系.结果 300例小耳患者中合并肋骨畸形78例(26.0%),合并脊柱畸形26例(8.7%),同时合并二者畸形17例(5.7%).Ⅰ、Ⅱ、Ⅲ度小耳患者肋骨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7.1% (2/28)、26.7% (62/232)和35.0%(14/40),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3.6%(1/28)、6.5% (15/232)和25.0%(10/40).肋骨畸形和脊柱畸形在Ⅲ度小耳患者中的发病率均高于Ⅱ度患者,在Ⅱ度患者中二者畸形的发病率均高于Ⅰ度患者(P<0.05).结论 小耳畸形患者中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发病率较高,耳廓发育程度越差者伴发胸廓畸形的几率越大.
吴荣薇潘博蒋海越赵延勇林琳杨庆华何乐人
关键词:小耳畸形胸廓畸形脊柱畸形发病率
蝶形耳廓畸形一家系被引量:2
2005年
潘博庄洪兴蒋海越国冬军李学川
关键词:耳廓畸形家系病例报告耳轮发病率家族史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额部皮瓣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部分鼻缺损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均采用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额肌下扩张器置入术皮肤扩张;Ⅱ期行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半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断蒂修整术。结果:术后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1年。再造鼻形态满意,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较为匹配,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及畸形。结论:额部扩张皮瓣法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鼻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术后效果满意。
于晓波赵延勇蒋海越潘博范飞庄洪兴姬东硕
关键词:鼻缺损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
一种用于凸起伤口的抗菌敷料贴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敷料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凸起伤口的抗菌敷料贴。包括水平设置的保护层、水平设置的吸收层和水平设置的敷料贴层,所述保护层、所述吸收层和所述敷料贴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其中:所述吸收层的底面与所述敷料贴层的顶面...
潘博黄鑫王长琛邢梦婷
文献传递
HOXA1基因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同源框A1(HOXA1)基因与先天性小耳畸形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小耳畸形的候选基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在HapMap数据库中选出HOXA1基因的标签SNP rs17449024,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在1152例非综合征型小耳畸形(病例组)及1152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中对该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检验HOXA1与小耳畸形之间相关性。结果:Rs17449024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279、0.186)。在显性和隐性模型下也未观察到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HOXA1基因与非综合征型小耳畸形之间不存在关联。还需利用多种方法探究该基因在小耳畸形发生中的作用。
吴施楠潘博张晔王熙王晶蒋海越王彬彬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
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催化一氧化氮生成的关键酶之一,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取自18例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的扩张皮肤18份标本(扩张组)及自身对照的正常皮肤10份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扩张皮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的iNOS、CD34、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扩张组中iNOS的表达较正常组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组的在表皮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扩张组的在表皮基底层有强阳性表达。扩张组中的真皮乳头微血管数较正常组的显著增多(P<0.05);PCNA标记指数(PLI)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扩张组中的iNOS表达水平与血管密度计数(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5,P<0.05)。与PLI无显著相关性(R=-0.27,P=0.278>0.05)。结论iNOS在扩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增强,高水平表达的iNOS可能会通过促进扩张皮肤组织中真皮乳头血管的形成而促进皮肤的扩张。
蔡震蒋海越国冬军潘博庄洪兴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增殖性细胞核抗原CD34
瘢痕疙瘩TβRⅡ数量和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通过对瘢痕疙瘩(K)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数量、亚细胞分布研究,探讨K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应用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20例K、8例正常皮肤组织及其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TβRⅡ的表达状况,比较K与正常皮肤TβRⅡ表达数量和亚细胞分布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显示TβRⅡ在正常皮肤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表皮的基底层、角质层、汗腺、毛囊及小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在K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角质层、基底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浆与细胞核。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TβRⅡ荧光表达强度K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βRⅡ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非连续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在K成纤维细胞中连续表达于细胞膜,弥散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结论:K中TβRⅡ的数量和亚细胞分布与正常皮肤存在差异,可能为K重要的发病机制。
安纲蔡景龙潘博李惠斌
关键词:亚细胞分布
一种耳廓再造定位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廓再造定位尺,包括主杆和两个摆杆,主杆可伸缩;两个摆杆相对设置在主杆的两端,其一端分别与主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并定位,且两个摆杆可伸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定位过程对患者身...
孙鹏飞潘博王长琛黄鑫
个性化肋软骨采集及耳支架雕刻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应用自体肋软骨制作三维耳廓支架的方法。方法个性化自体肋软骨支架制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肋软骨采集、雕刻及拼装。根据参照耳廓外形特征,肋软骨的发育情况及钙化程度等个体因素,确定个性化耳支架制作方法。结果自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1日,我科治疗单侧小耳畸形患者并实施自体肋软骨支架植入耳再造二期手术435例,其中男345例,女90例,左耳138例,右耳297例,年龄5.5至48岁。我们在耳再造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随访显示:再造耳支架稳定,无变形和吸收,再造耳外形良好,与参照耳廓形态接近。结论个性化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制作方法可行性强,设计灵活,节省肋软骨,制作方便,结构稳定,再造耳形态逼真、自然协调、立体感强。
周佳宇林琳蒋海越何乐人杨庆华潘博尚巧利
关键词:耳廓再造耳支架螺旋CT小耳畸形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在皮肤破溃感染的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对于先天性小耳患者,在应用扩张法行外耳再造术的过程中,当耳后皮肤软组织在扩张阶段发生扩张皮肤破溃,以致继发感染后,探索一种较为可行的外耳再造方法。方法对26例耳后扩张皮肤发生破溃感染的先天性小耳患者,经过积极的全身抗感染和适宜的局部换药处理,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porous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Medpor)材料做支架,外包蒂在前的耳后乳突区皮下组织筋膜瓣、扩张皮肤及移植皮片,行外耳再造术。结果26例外耳再造手术均获成功,耳形态令人满意,轮廓清晰。结论在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阶段,当扩张皮肤发生破溃继发感染后,用Medpor支架代替自体肋软骨支架行外耳再造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宋春琼庄洪兴杨勇胡晓根潘博蔡震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