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一芬
- 作品数:22 被引量:31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东亚地区春季有机碳气溶胶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 本研究利用一个区域三维化学输送模式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2001年春季有机碳气溶胶的输送与演变过程.有机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1RACE-P和ACE-Asia观测期间获取的观测值相比,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模...
- 张美根徐永福浦一芬张仁健韩志伟
- 关键词:气溶胶
- 文献传递
- 青岛大气气溶胶的浓度分布和干沉降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9
- 2004年
- 根据青岛沙尘天气历史资料和近年来的青岛地面气溶胶观测资料 ,分析了青岛沙尘日数的长期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特征以及气溶胶质量浓度、谱分布和干沉降的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1 961~ 1 988年青岛沙尘日数呈波动变化 ,且幅度较大。 1 999年以来沙尘日数明显增加 ,且以浮尘天气为主。青岛在 1 961~ 2 0 0 1年扬沙日数年平均值为 1 83天 ,是北京同期的 1 3% ;年浮尘日数为 2 93天 ,是北京同期的 75 %。青岛沙尘发生日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 ,春季最高 ,冬季次高 ;夏季没有沙尘天气 ,秋季很低。青岛气溶胶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春季最高 ,冬季次之 ,秋季又次之 ,夏季最低。大流量观测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浓度为 1 77μgm- 3,安德森分级采样器观测的气溶胶质量浓度为 1 2 3μgm- 3,两者的差别与不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仪器有关。在 3月和 4月 ,粗细粒子的浓度相差很大 ,粗粒子分别占总浓度的 80 %和 62 %。青岛气溶胶沉降通量在 0 0 6~ 0 2gm- 2 d- 1 之间 ,平均值为 0 1 3gm- 2 d- 1 ,是北京沉降通量的 30 %。
- 张仁健浦一芬徐永福盛立芳金井豊太田充恒
- 关键词:气溶胶物理特性干沉降沙尘天气
- 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将地球上大气、海洋、地理环境和生态各圈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并统一协调全球气候、生态与环境变化的有关研究(如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IPCC、Global Change等),现称为地球系统动力学。它是新兴的学科,其核心之一就是要建立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式并作模拟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制和发展的有关现状及近年来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资源和海洋科技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群"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究"启动前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主要进展,指出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发展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其主要特色,其中有不少结果是新颖的和具有我国特点的。
- 曾庆存周广庆浦一芬陈文李荣凤廖宏林朝晖刘辉志王必正谢正辉徐永福薛峰曾晓东张凤
- 关键词:地球系统动力学
- 一种改进的气溶胶分级采样仪
- 一种改进的气溶胶分级采样仪,在采样仪各级收集片的硬塑料环上逐一地贴上薄不锈钢片,该薄不锈钢片的直径与支托架相同,为25毫米,厚度为0.2毫米,薄不锈钢片的表面涂有一层粘性物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将样品进行转移,可以避免样品...
- 张仁健王明星浦一芬
- 文献传递
- 海洋碳循环模式(I)——一个包括海洋动力学环流、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二维碳模式的建立被引量:16
- 2000年
- 利用一个全球海洋动力学环流模式所模拟的海洋环流场 ,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二维海洋碳循环模式。此模式摒弃了传统箱模式的缺陷 ,充分考虑了诸如大气与海洋间的碳交换、光合作用和氧化分解、碳酸钙的产生和溶解、悬浮颗粒物的下沉等过程 ,尤其是在模式中耦合进了以往甚少考虑的海洋生物过程对碳循环的影响 ,引入了详尽合理的参数化方案。通过模拟发现 :在稳定状态下 ,大气和海洋中总碳含量分布依赖于发生在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边界条件 。
- 浦一芬王明星
- 关键词:海洋动力学环流模式参数化方案海洋环流化学过程生物过程
- 全文增补中
- 海洋碳循环模式(Ⅱ)──对印度洋的模拟结果分析被引量:14
- 2001年
- 把建好的海洋碳模式应用于印度洋区域,模拟得到了印度洋中与碳有关各化学量的表层分布、垂直分布和沿子午线面的等值线分布。与实测的GEOSECS(GeochemicalOcean—Sectinn Study)数据作对比,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印度洋上营养盐浓度、总碳浓度、总碱度和溶解氧的二维分布。通过模拟还发现,在稳定状态下,大气和海洋中总碳含量的分布依赖于发生在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边界条件,水平扩散系数Kh和光合作用常数率Kg对各化学量的分布有较大影响(以前有学者认为不太重要,如 Baes[1]);南印度洋中纬地区 10°S至 30°S是14C的重要向下渗透区域,人为排放的CO2可通过这片渗透区从海洋的表层输入海洋的深层。
- 浦一芬王明星
- 关键词:化学量海洋气候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海气交换通量估计的不确定性被引量:17
- 2004年
- 尽管确信海洋是人为CO2 的一个巨大碳汇 ,但其确切的数字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至今仍有较大的争议。分析讨论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进展 ,指出了在计算海气交换通量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计算CO2 气海交换系数的公式尚未取得一致 ,在相同的风速下 ,不同的公式可产生百分之几十的差别。计算的CO2 分压因使用不同的热力学常数表达式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差值可达 3Pa。进一步讨论了基于观测和模式估计的CO2 气海交换通量的不确定性 ,并指明了模式结果存在的差异。根据CO2 分压的观测资料估计 1 990年和 1 995年全球海洋分别吸收 1 .4 5GtC和 2 .2 5GtC的CO2 ,该估计有 5 0 %的不确定性 ,4个全球海洋环流碳循环模式估计 1 980— 1 989年间海洋每年吸收人为CO2 为 1 .5~ 2 .2GtC。评述了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与发生在太平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 徐永福赵亮浦一芬李阳春
- 关键词:不确定性碳循环厄尔尼诺
- 海洋中的碳循环及其数值模拟
- 浦一芬
- 关键词:碳循环数值模拟
- 北京2004年春季的一次沙尘天气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本文分析了2004年3月9-10日发生在北京的一次沙尘天气的物理化学特性。这次沙尘过程较小, 其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设定的污染标准。这次沙尘过程矿物元素的粗细粒态比重接近,但粗粒态在沙尘初期的比重大于沙尘后期,也大于沙尘过...
- 浦一芬吴瑞霞
- 关键词:沙尘暴化学成份
- 文献传递
- 2004年北京秋季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和来源特征被引量:13
- 2006年
- 2004年9月在北京城区进行了大气颗粒物采样,样品用PIXE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并对北京颗粒物的谱分布、富集因子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K元素浓度分布呈细粒态单峰谱分布,细粒态K富集因子较高,表明了生物质燃烧的主要贡献。因子分析结果还表明,土壤尘、生物质燃烧、煤烟尘、工业源和汽车尾气排放源对秋季北京局地排放源有明显贡献。
- 浦一芬吴瑞霞
- 关键词:气溶胶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