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冠三

作品数:47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公安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部级科研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6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法医
  • 16篇病理
  • 14篇法医病理
  • 14篇法医病理学
  • 10篇心肌
  • 8篇蛋白
  • 8篇猝死
  • 7篇法医学
  • 6篇免疫
  • 5篇青壮年
  • 5篇青壮年猝死综...
  • 5篇综合征
  • 5篇猝死综合征
  • 5篇细胞
  • 5篇连接蛋白
  • 5篇病理学
  • 4篇毒性
  • 4篇心肌炎
  • 4篇致死
  • 4篇染色

机构

  • 30篇广州市刑事科...
  • 18篇广州市公安局
  • 10篇中山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公安部物证鉴...
  • 5篇汕头大学
  • 4篇广东省公安厅
  • 4篇深圳市公安局
  • 3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市公安局...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北京市公安局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7篇汪冠三
  • 16篇许心舒
  • 13篇宋一璇
  • 13篇罗质人
  • 10篇罗斌
  • 10篇刘超
  • 10篇姚青松
  • 5篇温锦锋
  • 5篇林俊莲
  • 4篇唐双柏
  • 4篇王慧君
  • 4篇王穗保
  • 4篇戴维列
  • 4篇毕启明
  • 4篇刘明
  • 3篇欧桂生
  • 3篇杨电
  • 3篇田雪梅
  • 3篇孔小平
  • 3篇刘永全

传媒

  • 21篇中国法医学杂...
  • 5篇广东公安科技
  • 2篇刑事技术
  • 2篇广东省法医学...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T数据的中国人三维颅面复原系统的研究
袁中标刘超温锦锋裴玉茹戴维列李文瑞汪冠三徐毓文周隽文肖凯可曾素明徐磊吴云山罗慧恒徐国林范恒胜张伟颂林暖辉赵伟韩冰
1、该项目通过CT采集250例活体头面部的分层数据,并对其进行颅面重建,研究颅骨结构形态与真人面貌的对应关系;通过对300例头骨、5000例中国各省人的头面部特征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观察、测量、统计,确定颅骨与面型的分类。2...
关键词:
关键词:软件系统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心肌细胞内Cx43的表达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MDS)者心肌细胞的表达,并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筛选法医尸检案例45例,其中SMDS组、冠心病猝死组及对照组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组别Cx43蛋白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进行阳性单位(PU)定量检测,分析Cx43蛋白在各组表达的差异。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DS组心肌Cx43染色明显减弱,阳性着色条带分布不均、深浅不一,有的呈散在颗粒状;冠心病猝死组亦见类似变化;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经统计分析发现,3组心肌细胞内Cx43表达的PU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MDS死前存在心肌缺血及心电紊乱,应属心性猝死范畴。
罗斌程灵犀林俊莲刘水平唐双柏孔小平张能培韩奇杰汪冠三许心舒石河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连接蛋白43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免疫组织化学
力竭性运动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力竭性运动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CVB3病毒感染Balb/c小鼠复制小鼠模型,剧烈过量运动前后定时检测小鼠心电图,观察小鼠12h内的死亡率和14d的总死亡率,计算PR间期变化、心率变化率,普通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结果力竭性运动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在运动后12h内和14d的死亡率明显上升,运动前后心率变化、PR间期等指标在病毒性心肌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光镜下没有明显差异,但电镜观察发现,力竭性运动导致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超微结构异常改变。结论力竭性运动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衰减,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明许心舒乔东访汪冠三郑丽霞王慧君
关键词:心肌炎动物模型
医用纱布留置腹腔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异物多核巨细胞数、细胞核数、Ⅰ/Ⅲ型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比例的变化,推断异物(医用纱布)遗留腹腔时间。方法采用F344大鼠腹腔留置医用纱布的方法制作异物遗留腹腔2,8,30,120d的动物模型,肉眼观察大网膜包裹异物程度,HE染色观察异物多核巨细胞数、细胞核数变化,天狼猩红偏振光法观察Ⅰ/Ⅲ型胶原纤维比例变化、银染法观察Ⅰ型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比例变化,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纱布留置腹腔时间延长,异物多核巨细胞数、细胞核数及Ⅰ/Ⅲ型胶原纤维比例、Ⅰ型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比例逐渐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比例与纱布留置腹腔天数之间存在Power函数关系:Days=23.5[Proportion]1.6,r=0.972。结论异物多核巨细胞数、细胞核数、Ⅰ/Ⅲ型胶原纤维及Ⅰ型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比例变化规律有助于异物(纱布)遗留腹腔时间推断。
方超汪冠三胡孙林梁鸿儒李英儒罗思敏竞花兰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成年人房室结及房室束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了解成人房室结、房室束的超微结构。方法 :用透射电镜观察 2例男青年房室结本部及房室束分叉部。结果 :(1) P细胞少且散在 ,肌丝束短而少、无肌节形成 ,走向不规则 ;细胞器主为线粒体 ;(2 )移行细胞约占 95% ,细胞呈长带形 ,有分叉 ,互相交织成网 ;其线粒体丰富 ,常成堆分布 ;肌节长短不一 ;两细胞间有类属于缝隙连接 ;(3)房室结的毛细血管和间质数量不及窦房结多 ;(4 )房室束细胞比移行细胞大、核染色质多、肌丝和肌原纤维及其分支也多、闰盘发达完整。结论 :P细胞——移行细胞——束细胞形态学上呈现肌细胞分化度逐渐增高趋势 ,应视为与功能不同有关 ,与成熟度无关。
姚青松梁赏猷王穗保罗质人汪冠三石河吴义芳祝家镇
关键词:房室结房室束成年人透射电镜
死后6天尸表开始形成尸蜡1例被引量:1
2004年
尸蜡是较少见的一种不完全的保存型尸体现象。由于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里,尸体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一种结实的、灰白色的蜡样物质。尸蜡形成。
石河刘超罗质人汪冠三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尸体现象
扫描电镜/能谱观察溺死和死后入水的法医学应用研究
许心舒汪冠三何树文胡孙林罗质人范恒胜刘超温锦锋戴维列王欣吕国丽石河刘永全余礼聪刘明
2009年11月3日,受广东省科技厅委托,广东省公安厅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由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完成的“扫描电镜观察溺死或死后入水的法医学应用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测试报...
关键词:
关键词:法医学水中尸体
原发性脑干损伤组织学诊断要点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头面部受击致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方法 用171例脑干损伤者的脑干颅神经根部作水平切块,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另取50例非脑干损伤死亡者作对照。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所见病变。结果 损伤组见脑干浅表部(32.7%-55.6%)或脑干内部挫伤(57.9%-85.9%)、颅神经根部损伤(动眼神经70.2%,面及位听神经53.8%,三叉神经49.7%等)、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肥大(34.5%-57.3%)及水肿(19.3%-57.3%)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脑干的挫伤、颅神经根部损伤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肥大有显著差异(P<0.001),水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干浅表部和/或脑干内部挫伤、颅神经根部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肥大可作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依据。
姚青松宋一璇黄正光汪冠三石河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组织学诊断病理学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法医病理学
溺死的法医学检验现状及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概括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硅藻的检验、内脏异物颗粒和微量元素成分的检验、血液化学的检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等方法应用于溺死的诊断,试图为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准确的诊断指标。
罗质人许心舒王欣王飞跃汪冠三
关键词:溺死法医病理学硅藻电子显微镜
VEGF免疫组化染色在冠心病猝死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对16例冠心病猝死和15例非冠心病猝死对照组尸检心脏标本心肌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16例冠心病猝心脏标本心肌梗死局部心肌均有VEGF的阳性表达 ,尤以心肌梗死灶边缘为甚 ,阳性表达率为100 %。15例非冠心病猝死对照组心脏标本仅有2例心肌局部散在有VEGF弱阳性表达 ,其余为阴性。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定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冠心病猝死组阳性指数为13.68±2.73 ,对照组为2.05±0.84 ,两组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 。
陈建国徐小虎姚青松汪冠三祝家镇
关键词:冠心病猝死免疫组织化学VEGF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