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流行性
  • 6篇流行性出血热
  • 6篇出血热
  • 3篇血清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血管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乙型
  • 2篇微血管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丙型
  • 2篇慢性丙型肝炎
  • 2篇肝脏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病变
  • 1篇蛋白

机构

  • 9篇新乡医学院第...
  • 7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2篇江之云
  • 4篇乔汉臣
  • 3篇毛乾国
  • 3篇孙屹峰
  • 2篇孙绍连
  • 2篇李金兰
  • 2篇刘秋芳
  • 2篇何志藩
  • 1篇刘瑞芳
  • 1篇李旭英
  • 1篇王传中
  • 1篇王昕红
  • 1篇申保生
  • 1篇索新华
  • 1篇朱斌
  • 1篇邹文华
  • 1篇孙立华
  • 1篇张平
  • 1篇郑素华
  • 1篇郭永年

传媒

  • 7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第13次全国...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出血热微血管的病变研究
1992年
本文对42例EHF患者的皮疹微血管及8例死后肝穿组织和5例尸检肝脾肺肾组织的微血管做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同时对患者的血小板进行了同步计数检查。结果表明:上述组织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退变、坏死,管壁狭窄或闭塞,基底膜裸露,甚至破裂出血。间断连续切片还证明,微血管病为节段性,1/3以上的病例有微血栓形成,血小板明显减少。证明微血管壁结构的破坏是EHF出血的直接原因,血管内皮细胞的坏死、脱落,其下胶原纤维裸露,对微血栓形成有启动因素作用。血栓继发性纤溶和血小板减少是造成出血和皮疹的重要继发因素。
何志藩邹文华江之云刘秋芳任毅徐韬艾予蜀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微血管病理改变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败血症65例临床分析
1991年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增长趋势,尤其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易造成流行。临床上分胃肠炎型、败血症型、局灶型和无症状带菌者4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多见,但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多表现为败血症型。
江之云张俊申保生钱惠菌郑素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鼠伤寒沙门菌
流行性出血热微血管的免疫病理改变
1989年
对4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皮疹血管和13例患者的肝脾肺肾微血管做了免疫病理观察。HE染色表明上述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退变、坏死,基底膜破坏,管腔狭窄或闭塞,微静脉比微动脉重。42例皮疹中26例(92.3%)兔抗人C_3-HRP-SPA染色示皮疹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呈阳性,对照组阴性。肺肾血管抗IgG、IgM,IgA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说明微血管病变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39例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上述结果表明其病理变化属于Ⅲ型变态反应。
何志藩江之云刘秋芳邹文华任毅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微血管病变免疫病理学
中药大黄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93年
研究目的探讨中药掌叶大黄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方法流行性出血热患者89例,其中发热期47例,少尿期42例,各分为治疗组(服用掌叶大黄)和对照组。静脉采血,肝素抗凝,以玻璃毛细管法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EHF发热期23例,用大黄2天后,全血粘度明显下降(P<0.001),血沉加快(P<0.01),血浆粘度下降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P<0.05)。而EHF发热期24例对照组患者除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HF多尿期用药组和对照组患者,除红细胞压积降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可改善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的血粘滞性,可能由此发挥止血和预防出血的作用。
乔汉臣郑桂兰孙绍连江之云李金兰刘鹤香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液流变学
56例肝脏疾病的甲状腺功能观察
1986年
观察56例各种肝病时的甲状腺功能,体会到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小儿患者,会出现高T_3、T_4现象,在肝硬化、慢性肝炎、亚急症肝炎,则有明显的低T_3综合征。这时均无相应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出现显著低T_3、T_4者,均有病情重,预后不良的特征。略谈及这些临床现象的可能原因和我们的治疗体会。
郭永年王道直索新华江之云赵全贵马娟刘瑞芳
关键词:肝疾病
大黄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大黄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卫辉453100)乔汉臣,江之云,孙屹峰,毛乾国,刘鹤香,李金兰我们研究了大黄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期为EHF的治疗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89例...
乔汉臣江之云孙屹峰毛乾国刘鹤香李金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液流变学
a-1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应用a-1b干扰素(赛诺金)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2例,赛诺金300万u/支,每日1支皮下注射,连用14天后改为隔日皮下注射1支,疗程6个月.同时口服利巴韦林1000mg/d,分三次口且.有2例利巴韦林1000m...
江之云李旭英
关键词:利巴韦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我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Ⅱ型的初步研究
1990年
本文回顾分析了3002份乙肝病毒标志阳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一项或一项以上损性)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结果,提示我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Ⅱ型(HBV2)感染,本组感染率为9.79%(294/3002),其中单纯HBV2感染率为6.90%(207/3002);与HBV1混合感染率为2.90%(87/3002),支持我国可能存在HBV2感染。有必要尽快建立HBV2感染的特异诊断方法。
毛乾国乔汉臣江之云王传中甄献令孙屹峰张广文孙绍连魏兰芝窦奇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
305例流行性出血热肝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1991年
对305例确诊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肝功能检查,异常者251例(82.29%),主要为血清 ALT 升高(82.29%)及血清白蛋白降低(71.8%)。发热期肝功能异常者为74.55%,休克期96.77%,少尿期91.95%。绝大岁数病例进入恢复期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恢复者则与既往乙型病毒性肝炎有关。肝功能损害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对死亡8例肝穿及1例尸检肝组织光镜检查证实有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上述结果表明出血热患者普遍存在出血热肝炎。
江之云毛乾国郭行雷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肝脏
临床诊断为乙型脑炎等病人血清的Colti病毒抗体检测被引量:15
1996年
对河南,南方,福建等地临床诊断为乙型脑炎等病人的血清159人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检查Colti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抗体。89例对血清经ELISA检查发现,7例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血清Colti病毒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陶三菊江之云
关键词:COLTI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抗体病毒乙型脑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