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
- 从本质上说,戏曲形成于民间。随着文人加入到戏曲的创作与演出中,其发展随之呈现出文人与民间两条线索。而明代弋阳诸腔作为民间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一环,上承宋元南戏,下启清代“花部”各地方戏,对于我们认识戏曲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具...
- 毛忠
- 关键词:民间戏曲戏曲史
- 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2年
- 2010年9月24日—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江西省艺术研究院、九江学院、湖口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九江学院承办的"2010中国·九江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九江学院党委书记陈绵水、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钱贵成等以及来自日本明治大学。
- 毛忠
- 关键词:青阳腔戏曲声腔戏曲创作中国戏剧
- 2005年全国郑之珍目连戏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06年
-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艺术研究所、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和石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郑之珍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2月23日在明代剧作家郑之珍编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所在地——安徽省石台县召开。
- 毛忠
- 关键词:目连戏戏曲形式戏曲研究青阳腔中国戏曲史
- 现代化视野下的黄梅戏
- 2016年
- 在中国戏曲现代化的舞台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黄梅戏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重要个案。本文以戏曲现代化为理论视角为出发点,对黄梅戏发展历史中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将其上升为戏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般规律,为当下戏曲剧种的革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毛忠
- 关键词:传统戏曲黄梅戏
- 从国风苏剧社到浙江昆剧团——浙昆“世”字辈老艺人王世瑶、龚世葵访谈录
- 2019年
-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此为标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民参与、全社会自觉的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国的非遗之路是从昆曲开始的,但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研究和历史文献资料层面,还应该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去关注和研究当下昆曲的从业者,只有在这些昆曲从业者的身上才能真正看到活着的昆曲史。于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推动策划下,以口述历史理论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昆曲口述史》,申报并立项为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批准号:09AB002)。
- 王世瑶(受访)龚世葵(受访)宋波毛忠
- 关键词:访谈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遗产艺人字辈
- 立场、方法和视域:还原戏曲历史的多维面相——刘祯戏曲学术研究评述被引量:2
- 2017年
- 刘祯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戏曲历史与理论、目连戏与民间戏剧、昆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批评等领域。在戏曲研究过程中,刘祯提出要建立一种民间戏曲的研究立场,还原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他认为中国的戏曲史,基本上是知识精英书写的历史,缺乏对民间戏曲的观照,应该还原戏剧史的另一面;并且,针对戏曲本体流失与批评失语等问题,提出中国的戏曲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应从本土理论中吸收有价值的资源,构建起符合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特质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刘祯的戏曲研究方法和观点,对中国戏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 毛忠张婷婷
- 关键词:目连戏民间戏曲戏曲史戏曲批评
- 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2年
- 2011年12月29-30日,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福建省文联、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泉州市戏曲研究所、泉州市梨园戏实验剧团承办的"王仁杰剧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刘厚生、曲润海、薛若琳、刘祯、范碧云、龚和德、
- 毛忠
- 关键词:戏曲创作戏曲剧本戏剧家协会戏曲现代化舞台演出
- 从国风苏剧社到浙江昆剧团——浙昆“世”字辈老艺人王世瑶、龚世葵访谈录
- 2019年
- 龚世葵(以下简称龚):1954年在上海,好几位老先生的演出我们都看过。王世瑶(以下简称王):看戏这个讲起来比较重要,我们过去叫一学二看三演,基础要学,学了之后要看一下老师怎么演的,因为老师在课上教的分界性比较重,不连贯,包括教的戏,都不是连贯的。
- 王世瑶龚世葵宋波毛忠
- 关键词:访谈录艺人字辈苏剧国风
- “改调歌之”与民间戏曲的审美追求被引量:1
- 2007年
- 改调歌之"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其卷十四"梁辰鱼"条中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这一记载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并将"改调歇之
- 毛忠
- 关键词:民间戏曲词家梁辰鱼戏曲研究祁彪佳
- 徐慕云戏剧美学思想研究
- 徐慕云的《中国戏剧史》是中国戏曲美学研究的视角由文本向舞台转移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大大开拓了戏曲研究的领域,而且为我们探寻戏曲艺术的本体这一重要美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戏剧史》将戏曲史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演员身上,这更贴...
- 毛忠
- 关键词:戏曲本体戏曲改革戏剧本质美学问题传神写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