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贺

作品数:8 被引量:21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被
  • 3篇荒漠
  • 3篇荒漠化
  • 3篇荒漠化评价
  • 2篇植被动态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健康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新农村
  • 1篇植被特征
  • 1篇植被指数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功能区划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8篇殷贺
  • 5篇王仰麟
  • 3篇李正国
  • 3篇蔡佳亮
  • 2篇黄艺
  • 1篇刘小茜
  • 1篇唐华俊
  • 1篇彭建
  • 1篇蔡福
  • 1篇周清波
  • 1篇吴文斌
  • 1篇吕晓芳
  • 1篇杨鹏
  • 1篇张莉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72
2010年
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开展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划,已成为世界各国走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生态功能区划针对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分异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性的现状,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整合与分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区域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敏感性,将区域空间划分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研究过程。生态功能区划反映了基于景观特征的主要生态模式,强调了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异质性。通过梳理生态功能区划的概念与内涵、形成与发展及其理论基础,提出了生态功能区划是以恢复区域持续性、完整性的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基于区域的自然地理背景,界定生态功能分区及其子系统的边界,结合区域水陆生态系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问题诊断,识别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分布特征、生态过程的关键因子以及动态演替的驱动因子,明确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景观格局与结构、景观过程与功能以及景观动态变化,构建生态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与技术体系,实现生态功能多级区划,并为决策者更为全面和综合地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蔡佳亮殷贺黄艺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景观异质性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1年
荒漠化多发生在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从区域尺度着手,对荒漠化进行有效评价,是正确认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回顾了荒漠化的界定,总结了荒漠化评价的发展历程,并针对荒漠化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尺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植被特征信息是开展荒漠化评价的有效指标,并对其在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就荒漠化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殷贺李正国王仰麟
关键词:荒漠化荒漠化评价植被
基于植被动态特征的内蒙古与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荒漠化多发生在生态环境脆弱带,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从区域尺度着手,对荒漠化进行有效评价,是正确认识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择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内...
殷贺
关键词:荒漠化评价植被动态生态环境脆弱带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09年
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管理手段。从区域尺度着手,分析生态系统所遭受的风险,对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区域、研究尺度、研究模型和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等关键性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就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殷贺王仰麟蔡佳亮吕晓芳刘小茜
关键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
基于时序植被指数的东北地区耕地生长季特征识别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基于多时相遥感信息可以有效反映区域尺度上作物物候期特征的原理,利用1998—2009年期间的SPOT/VGT NDVI逐旬时间序列数据,采用TIMESAT软件集成的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方法对数据序列进行平滑重构处理,进而根据拟合曲线变化特征定义并提取了我国东北地区耕地生长季特征参数(包括生长季开始期、峰值期、结束期与生长季长度等)。然后,利用农业物候观测数据(包括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与生育期天数等)对上述生长季特征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最后,重点分析了近10年来东北地区耕地典型物候期的空间格局及其时间波动特征。结果表明:基于观测数据的作物物候期特征的时间变化曲线,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作物类型的生长过程;基于拟合数据提取的耕地生长季特征参数与不同作物的观测物候期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对而言,提取的耕地生长季特征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尺度上作物物候期特征的宏观时空分异。此外,空间网格化的物候特征分析结果还可为研究作物生长过程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诸如区域温度、降水和日照时间等)的时空响应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周清波王仰麟吴文斌殷贺张莉
关键词:物候期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被引量:66
2011年
荒漠化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植被特征着手,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荒漠化评价的发展趋势。选取遥感反演的高时间分辨率的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评价了内蒙古自治区1999-2009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对荒漠化逆转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11年来生态环境总体趋于改善,荒漠化发展态势并不明显。其中,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至大青山南麓、大兴安岭及燕山北部余脉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明显的地区,反映出该区的植被保护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异特征表明,降水因子和植被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300mm以上降水量的地区,其植被恢复能力要明显大于降水稀少的地区;干旱、极干旱地区的荒漠界限极不稳定,对荒漠化是否逆转的判断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尺度,结合当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殷贺李正国王仰麟蔡福
关键词:荒漠化评价植被动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学意义——以土地利用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土地不仅给农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生产资料,而且能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因此,对土地进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关键所在和必行之路。论述了土地利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运用的生态学原理及其意义。
蔡佳亮殷贺黄艺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农业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健康
黄河中上游地区半个世纪降水与温度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85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月温度和降水数据(1956年1月-2006年12月),依据小波变换,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气候因子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51a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存在随时间尺度而变化的规律,不同时间尺度的规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依据小波分析的结果,定性预测未来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将继续升温,降水略有增加。
殷贺王仰麟彭建
关键词:气候因子小波分析黄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