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东卫

作品数:34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篇天文
  • 13篇天文台
  • 10篇虚拟天文台
  • 8篇天文学
  • 6篇文学
  • 5篇天体
  • 3篇星表
  • 3篇时域
  • 3篇数据分析
  • 3篇全天
  • 3篇共享
  • 2篇样张
  • 2篇远程
  • 2篇整数线性规划
  • 2篇支撑结构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数据中心
  • 2篇丝杠
  • 2篇损耗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云...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紫...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常州信息职业...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34篇樊东卫
  • 29篇崔辰州
  • 15篇李长华
  • 14篇何勃亮
  • 11篇米琳莹
  • 11篇李珊珊
  • 9篇苏丽颖
  • 6篇于策
  • 5篇王传军
  • 5篇赵永恒
  • 5篇刘梁
  • 5篇肖健
  • 5篇杨丝丝
  • 4篇陈肖
  • 4篇乔翠兰
  • 4篇曹子皇
  • 4篇张亚
  • 4篇徐鹏飞
  • 4篇李正
  • 3篇张海龙

传媒

  • 8篇天文研究与技...
  • 4篇天文学进展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中国科技资源...
  • 1篇农业大数据学...
  • 1篇数据与计算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交叉证认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的交叉证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的交叉证认方法包括:根据候选射电源组合和预设几何模型,获取候选射电源组合的似然值;通过似然值获取与候选射电源组合对应的贝...
樊东卫
LAMOST文献天体标识信息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Claude2的LAMOST文献天体标识信息提取方法,包括:利用关键词在arXiv平台上定向爬取与LAMOST相关文献的PDF文件,形成本地LAMOST文献库;构建包含任务描述、实体定义、强调...
邵务俊樊东卫崔辰州
获取全天相机的自动曝光参数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获取全天相机的自动曝光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A:根据当前的昼夜情况选取合适的目标分值;步骤B:根据太阳或月亮的位置生成对应的模板;步骤C:设置CCD增益和曝光时间的初始值;步骤D:根据设置的CCD增益和曝光...
许允飞崔辰州樊东卫韩军崔顺李长华李正
文献传递
中国虚拟天文台的核心功能需求调查分析
2020年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已成为支撑天文学观测、研究、教学的重要技术和资源平台。随着多信使天文学和时域天文学时代的到来,虚拟天文台也需要升级自身的核心能力,给天文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技术支撑。为此,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结合天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梳理了一份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并以问卷的形式针对领域内专家和用户开展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国虚拟天文台团队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目标,计划采用平台化开发模式,并开放第三方开发接口,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开发者基于虚拟天文台资源做出实用的工具,更好地实现资源与技术向服务的快速转换。
许允飞樊东卫崔辰州何勃亮李长华于策肖健李珊珊米琳莹韩军陶一寒王传军王传军张海龙刘梁李正韩叙杨丝丝和兰张磊张磊王川中苏丽颖陈力苏丽颖陈力乔翠兰许谦李乡儒杨海峰曹子皇白春海周卫红强振平柏正尧周卫红袁国武柏正尧李冀孙继先和寿圣赵永恒
关键词:虚拟天文台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发展思路浅析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天文学研究已经进入到了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的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对资源收集与保存、资源汇交、挖掘应用、开放共享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正在借助最新科技成果努力使互联网时代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文章介绍了天文学界在天文科学数据资源的管理、国际交换和开放共享方面的做法,概述了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的总体发展思路,介绍了为应对数据密集型和数据驱动型天文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虚拟天文台技术和天文信息学学科方向。为加强天文科学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和管理分析,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根据领域特点建立了天文科学数据资源体系,规范了天文数据资源的收集、保存和汇交;对天文数据进行挖掘,形成可发现、可访问、可复用的科学数据产品,并将其应用在不同用户群;以开放为常态的原则提供检索、在线分析挖掘、应用接口等规范化服务,遵照天文领域国际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提供在线、离线及混合模式的开放共享服务;构建针对领域特色的逻辑统一、物理分散的分布式资源平台,对软硬件资源合理布局;阐述了中心在国内外态势监测、国际合作交流和科学传播方面的做法。文章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将国家天文数据中心的发展思路与天文科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特点相结合,展望中心的广阔前景。
米琳莹崔辰州樊东卫郝晋新薛艳杰李长华李珊珊何勃亮陶一寒韩军许允飞杨涵溪杨丝丝和兰马捷刘梁陈肖谌俊毅张海龙刘峰肖健于策袁海波
关键词:科学数据虚拟天文台数据共享
FAST科学观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1
2022年
【应用背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FAST的落成,如何对外提供观测服务,成为FAST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需求。【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FAST对外开放的技术需求和面临的挑战,然后介绍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及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内容管理、观测申请评审、项目管理、数据中心五个核心模块及辅助模块。【结论】经过用户实际使用,FAST科学观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符合预期,有效满足了FAST对外开放的功能需要,提升了观测运行效率。
韩军樊东卫陶一寒许允飞李珊珊李珊珊李长华米琳莹
关键词:信息系统数据中心
一种多曲率球幕微孔铝板预校正装置
一种多曲率球幕微孔铝板预校正装置,该装置包括下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目标微孔铝薄板为球面结构,目标微孔铝薄板置于下支撑结构、上方电动推杆之间;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器连接,行星减速器与丝杠连接,丝杠与行星减速器的连接...
苏丽颖徐鹏飞张亚崔辰州樊东卫
文献传递
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交叉证认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的交叉证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射电星表与红外星表的交叉证认方法包括:根据候选射电源组合和预设几何模型,获取候选射电源组合的似然值;通过似然值获取与候选射电源组合对应的贝...
樊东卫
文献传递
程控自主天文台网络的发展被引量:6
2013年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望远镜远程控制技术的成熟让无人值守的程控自主天文台成为可能。把多个独立运行的程控自主天文台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就是程控自主天文台网络。程控自主天文台和概要式巡天在共同开启时域天文学并进而推动天文学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研究方式和技术应用带来全新的挑战。回顾程控自主天文台网络的发展轨迹,总结实现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介绍科学应用,探讨随之而来的挑战,尝试分析在天文学上的发展前景和国内的发展战略。
崔辰州李建蔡栩范玉峰王锋曹子皇苏丽颖樊东卫乔翠兰何勃亮李长华赵永恒谌悦王传军辛玉新白金明季凯帆
基于云环境的天文大数据开放实验平台被引量:2
2016年
依托中国虚拟天文台强大的基础设施及其共享的海量观测数据资源,利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天文大数据实验平台。该平台分为物理层、虚拟层和用户层,其云实验环境集成了天文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加载等3个基础环节,提供从数据检索、存储、计算、分析、可视化等功能的一站式实验环境,辅助学生全面掌握大数据时代的天文学基础研究方法。
肖健李长华樊东卫于策崔辰州
关键词:天文学大数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