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少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基因
  • 6篇真菌
  • 6篇真菌菌株
  • 6篇致病型
  • 6篇试剂
  • 6篇试剂盒
  • 6篇菌株
  • 6篇基因组
  • 6篇基因组DNA
  • 6篇核酸
  • 6篇分子标记
  • 4篇轮枝
  • 4篇轮枝菌
  • 4篇大丽轮枝菌
  • 3篇蛋白
  • 2篇毒力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致病力
  • 2篇水化合物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3篇柳少燕
  • 11篇陈捷胤
  • 11篇戴小枫
  • 10篇李蕾
  • 6篇陈相永
  • 6篇王金龙
  • 2篇肖红利
  • 1篇田李
  • 1篇祁伟彦
  • 1篇肖红利
  • 1篇王兴云
  • 1篇王桂清
  • 1篇包郁明
  • 1篇赵凤轩
  • 1篇徐明
  • 1篇桂月晶
  • 1篇孔志强
  • 1篇张新强
  • 1篇高历文
  • 1篇盛福敬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拮抗菌与病原菌碳水化合物酶类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拮抗菌通过分泌细胞壁降解酶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组分是其重要的拮抗方式。本研究以2个拮抗菌(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和7个植物病原菌为研究对象,对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进行了注释和比较分析,明确了拮抗菌相对于病原菌发生扩增的细胞壁降解酶亚家族;利用ClustalX2.0多序列比对、Mega4.0构建系统发育树和MEME软件预测保守基序的方法,分析了扩增亚家族的序列结构和进化特征。结果表明,拮抗菌中可能参与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类的亚家族CBM50、GH25和GH73发生了显著扩增,并通过序列比较和进化分析初步明确了扩增的亚家族与拮抗菌特异降解病原菌细胞壁组分之间存在关联,为拮抗菌细胞壁降解酶类亚家族CBM50、GH25和GH73参与拮抗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柳少燕陈捷胤李蕾戴小枫
关键词:拮抗菌病原菌细胞壁降解酶
一种核酸和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以及试剂盒
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该核酸具有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者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或SEQ IDNO:2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如上所述的核酸...
戴小枫李蕾陈捷胤陈相永柳少燕王金龙肖红利
文献传递
大丽轮枝菌侵染抗感棉种的组织学过程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性真菌病害,研究病原菌侵染棉花的组织学过程对致病机理解析和抗病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系统研究了其对抗病棉种海岛棉7124和三裂棉、感病棉种军棉1号和戴维逊棉的侵染过程。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初始侵染没有明显差异,接菌5 h后,分生孢子均能吸附在感病和抗病棉种的根表面。但侵染过程存在显著差异,侵染感病棉种中病原菌3~5 d到达皮层,5~7 d达到维管束,随后迅速扩展繁殖,侵染14 d后即完成系统侵染,并开始产生黄萎病症状;而病原菌侵染抗病棉种,5~7 d才侵入皮层,7~10 d到达维管束,14 d后仍无法扩展,病原菌的定殖与发展受到限制,无法形成系统侵染,较少形成黄萎病症状。本研究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大丽轮枝菌对抗/感棉种的侵染过程研究,为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和抗性资源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肖红利孔志强包郁明赵凤轩柳少燕李蕾陈捷胤戴小枫
关键词:黄萎病大丽轮枝菌绿色荧光蛋白侵染过程
棉花病原菌碳水化合物酶类注释和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预测并分析可侵染棉花的病原菌基因组编码的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以内生菌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对照,通过碳水化合物酶类家族比较分析确定与病原菌侵染相关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为细胞壁降解酶参与病原菌侵染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可侵染棉花的7个病原菌全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以内生菌绿色木霉为参照,应用BLASTP方法确定共有的核心基因集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BLASTP方法对基因组编码蛋白的CAZymes进行注释,统计并比较分析病原菌与内生菌CAZymes各个家族基因的差异,获得病原菌相对于内生菌发生扩增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家族;应用MEGA 4.0构建CAZymes亚家族的系统发育树,确定与致病性或者侵染特性相关的CAZymes。【结果】根据共有核心基因集构建了棉花病原菌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明确了侵染棉花根部和地上组织病原菌在进化上的差异。CAZymes注释和比较分析表明,病原菌编码的果胶、纤维素、淀粉和木聚糖降解酶类的数量相对于内生菌均有扩增。进一步分析发现,6个果胶降解酶类亚家族(GH35、GH78、GH105、PL1、PL3和PL4)、2个纤维素降解酶类亚家族(GH61和CBM1)、淀粉降解酶类CBM20亚家族和木聚糖降解酶类GH43亚家族相对于内生菌发生了显著扩增;同时,系统发育树分析还发现病原菌PL1和PL3亚家族衍生出了与致病性或者侵染方式相关的基因。【结论】本研究通过7个棉花病原菌与2个内生菌CAZymes的比较分析,发现了棉花病原菌基因组中10个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CAZymes亚家族(GH35、GH43、GH61、GH78、GH105、PL1、PL3、PL4、CBM1和CBM20)显著扩增,它们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组分果胶、纤维素、淀粉和木聚糖的降解作用,初步明确了与棉花病原菌侵染相关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类家族及其与病原菌侵染特性的关系。
陈捷胤柳少燕李蕾戴小枫
一种核酸以及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该核酸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者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如上所述的核酸互补的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所述真菌菌株...
戴小枫李蕾陈捷胤王金龙陈相永柳少燕
文献传递
一种核酸和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以及试剂盒
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该核酸具有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或者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或SEQ IDNO:2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如上所述的核酸...
戴小枫李蕾陈捷胤陈相永柳少燕王金龙肖红利
文献传递
高毒力大丽轮枝菌特异片段SCF73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力测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初步明确高毒菌株VDG1特异片段SCF73与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PCR鉴定,明确大丽轮枝菌高毒菌株VDG1相对于低毒菌株VDG2的特异片段SCF73;构建SCF73片段敲除质粒,导入农杆菌AGL-1,应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丽轮枝菌VDG1,抗性筛选和PCR扩增鉴定SCF73敲除转化子;利用果胶、纤维素和淀粉培养基模拟分析ΔSCF73降解细胞壁组分的能力,采用定量蘸根接种法鉴定其对感病棉种军棉1号的致病力。【结果】确定了大丽轮枝菌VDG1的特异片段SCF73,长度为27.1 kb,预测编码5个基因,推测2个基因具有水解酶功能;筛选获得了3个ΔSCF73突变株;突变株利用细胞壁组分的能力与野生型菌株VDG1相比无显著差异;突变株对感病棉种军棉1号的致病力显著减弱。【结论】高毒力菌株VDG1特异片段SCF73在大丽轮枝菌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金龙陈捷胤柳少燕李蕾戴小枫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特异片段致病力
核酸以及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该核酸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者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如上所述的核酸互补的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所述真菌菌株...
戴小枫陈相永李蕾柳少燕王金龙陈捷胤田李
文献传递
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的产毒条件和致病机理,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静止培养下,以Fries培养液为基质,不同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下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浓度25%)处理不同时间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主要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电导率提高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玉米叶片电导率均有明显的影响,(20±1)℃培养15天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离体叶片电导率的影响效果最理想。
王兴云张新强张鹏盛福敬高历文柳少燕王桂清
关键词:玉米灰斑病菌毒素电导率培养温度
核酸以及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该核酸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或者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中的特异性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与如上所述的核酸互补的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定真菌菌株致病型的方法,所述真菌菌株...
戴小枫陈相永李蕾柳少燕王金龙陈捷胤田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