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查理思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土壤
  • 9篇遗址
  • 5篇文化遗址
  • 3篇遗迹
  • 3篇古土壤
  • 2篇遗存
  • 2篇遗物
  • 2篇植物遗存
  • 2篇砂姜
  • 2篇砂姜黑土
  • 2篇土壤理化
  • 2篇土壤理化性
  • 2篇土壤理化性质
  • 2篇土壤系统
  • 2篇土壤系统分类
  • 2篇气候
  • 2篇气候意义
  • 2篇理化性质
  • 2篇考古
  • 2篇古环境

机构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查理思
  • 13篇吴克宁
  • 8篇鞠兵
  • 4篇王文静
  • 2篇王洁云
  • 2篇梁思源
  • 2篇李玲
  • 2篇魏洪斌
  • 2篇陈壮
  • 1篇于潇
  • 1篇曹植
  • 1篇陈杰
  • 1篇李晨曦

传媒

  • 4篇土壤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农业考古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典型淋溶土土系划分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在河南省选取8个典型土壤剖面,对其进行景观特征、剖面形态学特征的描述及其理化性质的分析,并确定其在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中的归属,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归属于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斑纹简育湿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斑纹钙积干润淋溶土、黏壤质混合型温性普通钙积干润淋溶土、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和壤质混合型非酸性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等6个土族;并在此土族基础上,根据土系划分规则和河南地区淋溶土诊断特征及构型特征,尝试提出"土系对比检索逻辑图"以阐述土系参比划分的逻辑过程。通过对比,可将8个典型土壤剖面划分为7个土系:汤阴系、汲水系、神沟系、尚庄系、侯集系、枣林系和尚店系。
鞠兵吴克宁李玲查理思陈壮王文静冯力威
关键词:诊断层土壤系统分类土系
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的土壤指示特征研究
本文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两个剖面在遗物遗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植物遗存方面的差别,从而获取...
查理思吴克宁梁思源魏洪斌李晨曦
关键词:文化遗址土壤理化性质植物遗存
河南省砂姜黑土土类和土属的数字制图研究
2015年
数字制图是近年来土壤学的研究热点,而将数字制图与砂姜黑土研究相结合,目前国内研究甚少。选取河南省为研究区,获取该区的气候、母质和地形信息,以土壤—景观定量模型,定量获取砂姜黑土土类属性与主要成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该模型来预测土类分布并制图。在土类图的基础上,根据土属高程分布差异,进一步预测土属分布并制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土类数字制图尺度上与调查结果重合度可达到80%以上,并且可弥补调查缺失地方,同时间接证明砂姜黑土的成土母质为石灰性母质,其差异部分表明人为、地表径流因素对砂姜黑土土类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土属数字制图尺度上,与调查结果面积数量和分布趋势大体一致,具体空间分布难于比较,有待于景观模型进一步细化,还需更详细的地形和气候资料,这些可为砂姜黑土数字制图的下一步研究和完善提供指导。
查理思吴克宁曹植鞠兵
关键词:数字制图
河南省砂姜黑土土属的耕作障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砂姜黑土是低产农业土壤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针对砂姜黑土土属的改良对策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对河南省砂姜黑土区不同砂姜黑土土属的剖面形态和主要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归纳总结出了各土属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良重点:(1)所有土属耕层均需加深耕,提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改良较黏的质地;(2)砂姜黑土和石灰性砂姜黑土两个土属需治理砂姜和砂姜磐,砂姜黑土土属还需清除铁锰结核,青黑土和石灰性青黑土两个土属还需改善土体结构,石灰性青黑土还注意耕层粉粒过多的问题,漂白砂姜黑土需注意白浆化问题,覆盖砂姜黑土和石灰性覆盖砂姜黑土两个土属需根据覆盖层的质地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改良。
查理思吴克宁李玲陈杰鞠兵
关键词:土壤质地土体结构
黄褐土CEC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黄褐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EC与黏粒、pH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砂粒、粉粒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与黏粒的相关系数最大,pH次之。
查理思吴克宁鞠兵王洁云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史前农业用地模型构建及运用——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基于前人的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史前农业用地模型。它以50个已知遗迹点的环境参数(海拔高度、坡度、坡向、距河流水平距离)和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参数(人均用地面积、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亩产量、休耕年限、耕作年限)作为输入数据,实现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用地数量及分布的恢复。模型共有三个子模型,分别为农业用地需求子模型、遗迹点分布概率子模型和农业用地空间分配子模型。模型结果显示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用地数量为411123平方米,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集中于坡度较缓的低地上,符合实际生产条件。
查理思吴克宁冯力威
河南仰韶村文化遗迹点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小尺度遗址区内遗迹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遗迹点的环境参数,统计分析得出其主要特征,并计算得出遗迹点的分布结构和地理集中度。结果显示,遗迹点高程一般为590~650 m,坡度为1.7°~5.1°,坡向值为112.5°~202.5°,距河流距离为250~350 m。这表明古人类选择生产生活地址时,通常选择坡度平缓、坡向以东南和南朝向为主、地势具有一定高度且距离河流稍近的区域。遗迹点空间分布结构类型为凝聚型,且地理集中度高,这表明古人类倾向于群居生活。
查理思吴克宁冯力威
关键词:环境参数
仰韶遗址土壤的特征和功能及古环境演变
本研究依据土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考古学等理论方法,在仰韶村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一个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同时采集古人类不同功能区遗迹(地基、饮食、瓮棺...
查理思
关键词:土壤发生土壤分类
文献传递
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性及古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分析古土壤性质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性质来反映古环境和古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的土壤粒度、土壤微形态、土壤元素、土壤磁化率、多环芳烃、动植物遗存等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上述研究方法有效地反映古环境信息和古人类活动。提出了应借鉴相关研究指标,进一步加强土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丰富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研究方法,加强对文化遗址区土壤的分类研究,逐步建立考古土壤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
吴克宁王文静查理思鞠兵冯力威陈壮于潇
关键词:考古学土壤特性古环境
单个遗址区古土地利用范围预测模型的构建——以河南仰韶村遗址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选择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距河流水平距离为自变量,以遗迹点和非遗迹点为因变量,采用二分变量逻辑回归法进行分析,建立古土地利用范围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古土地利用分布概率与海拔高度成正比,与坡度值、坡向值和距河流水平距离成反比,其中坡度和坡向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这表明古人类选择土地利用范围时,优先考虑坡度和坡向。基于预测模型,生成古土地利用分布概率等级图,结果显示南部和东部概率高,这表明古人类选择土地利用范围时,优先考虑南部和东部。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考古资料,发现南部地势平坦、引水便利,适合农业生产和居住,已在该区域发现大量遗迹;东部虽地势平坦,但取水不便,适合其他活动,已在该区域发现埋葬。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为吻合,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查理思吴克宁冯力威魏洪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