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作品数:8 被引量:70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011年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表达CDla、Langerin和S-100蛋白,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芽肿,EG);(2)单系统、多病灶(Hand-Schuller-Christian病);(3)多系统、多病灶(Letterer-Siwe病)。系统性LCH以同时或先后有多器官、组织受累为特征,常累及骨,并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出血和贫血等表现。 许霞 刘卫平 杨群培 赵莎 王威亚 廖殿英 王晓卿 林莉 闵敏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理分析 S-100蛋白 肿瘤细胞表达 嗜酸性肉芽肿 增生性疾病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NSDLBCL)进行Hans、Choi和Tally分型比较研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D20、CD3、CDIO、Bcl-6、Mum-1、CD5、Bcl-2、Ki-67、FOXP-1、GCET-1、BLIMP-1和LMO.2在47例CNSDLBCL中的表达,并进行Hans、Choi和Tally分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7例CNSDLBCL中,Bcl.2、CDl0、Bcl-6、Mum-1、GCET-1、BLIMP-1、FOXP-1和LMO-2的表达率分别为46.8%、4.3%、70.2%、53.2%、36.2%、4.3%、63.8%和19.2%;Ki-67的阳性率为30%-95%,中位数为80%,其中12例(25.5%)I〉90%。Hans分型中,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16例(34.0%),非生长中心B细胞(non-GCB)型31例(66.0%);Choi分型中,GCB型16例(34.0%),活化B细胞(ABC)型31例(66.O%);Tally分型中,GCB型6例(12.8%),non-GCB型41例(87.2%)。47例CNSDLBCL患者的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0%、15.6%和12.5%。Hans、Choi和Tally分型不影响CNS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Hans、Choi和Tally分型与CNSDLBCL的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术后放化疗和甲氨蝶呤治疗与预后相关。 闵敏 林莉 毕成峰 王晓卿 罗添友 赵莎 张文燕 刘卫平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分型,并比较Choi、Tally和Hans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复习90例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免疫表型检测采用EnVision和EliVision法,选用的抗体有CD20、CD38、CD10、bcl-6、MUM-1、CD5、bcl-2、GCET1、FOXP1、LMO2、BLIMP1和Ki-67等。结果(1)年龄为27~83岁,中位年龄58岁,男女比为1.31:1;胃肿瘤58例,占64.4%(58/90);肠肿瘤32例,占35.6%(32/90)。(2)肿瘤细胞均表达CD20抗原,均不表达CD3ε和CD5;CDIO、bcl-6、MUM-1(30%/80%阈值)的表达率分别为17.8%(16/90)、75.6%(68/90)、52.2%(47/90)/43.3%(39/90),GCET1、FOXP1、LMO2的表达率分别为50.0%(45/90)、45.6%(41/90)、23.3%(21/90),bcl-2、BLIMP1的表达率分别为42.2%(38/90)、8.9%(8/90),Ki-67阳性指数20%-95%,中位数为80%。Hans分型:51.1%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48.9%为非GCB型;Choi分型:55.6%为GCB型,44.4%为活化B细胞(ABC)型;Tally分型:34.4%为GCB型,65.6%为非GCB型。(3)67.8%(61/90)的患者接受化疗,68.9%(62/90)的患者接受手术。患者的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8.5%、52.8%和49.8%,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组的2、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5%、61.2%和52.9%。结论Hans和Choi分型各亚型比例差别不大,Tally分型中非GCB型较GCB型比例增高。三种分型的各亚型均存在GCB型优于非GCB/ABC型的趋势。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提示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 林莉 闵敏 毕成峰 王晓卿 罗添友 赵莎 张文燕 刘卫平关键词:胃肠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对42例老年人EB病毒阳性的DLBCL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特点总结、病理形态学复习、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从586例DLBCL中筛选出42例(7.17%)EB病毒阳性DLBCL。患者发病年龄51~87岁,中位年龄62.5岁,男女之比为2.23∶1。其中69.05%(29/42)为淋巴结病变;30.95%(13/42)为结外病变,包括脾脏、胃、扁桃体、鼻腔和鼻咽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发热、乏力、体质量减轻。组织学亚型中绝大多数(90.48%,38/42)为多形性亚型,少数(9.52%,4/42)为单形性亚型,"星空"现象、血管浸润和肿瘤性坏死分别占21.43%(9/42)、47.62%(20/42)和45.24%(19/42)。其免疫表型分析示CD30、CD5、BCL-2、P53、NF-κB/P65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22/42)、54.76%(23/42)、54.76%(23/42)、87.5%(35/40)和0%(0/40);35例(83.33%)为Hans分型的non-GCB型。获得随访的23名患者中有14例(60.87%)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16.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肿瘤性坏死、BCL-2阳性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中国西南地区老年人EB病毒阳性DLBCL的发生率不低,常见于淋巴结,以多形性组织学亚型多见,LDH升高、具有"星空"现象和BCL-2阳性者预后更差。 叶云霞 张文燕 李甘地 刘卫平 刘艳梅 林莉 廖殿英 郭嘉 谢春燕 蒋炜杰 刘莉 张尚福关键词:老年人 EB病毒 淋巴瘤 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病理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21例PB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病理诊断依据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2008版)进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行免疫表型检测,选用的抗体有CD20、CD3ε、CD10、bcl-6、MUM-1、CD5、bcl-2、CD23、CD10、细胞周期蛋白D1、CIM3和Ki-67等。结果(1)21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岁,右乳11例(52.4%),左乳10例(47.6%)。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受累乳腺单发、无痛性肿块。AnnArbor分期:20例为Ⅰ~Ⅱ期(95.2%),1例为Ⅳ期(4.8%)。国际预后指数:19例为0—1分,2例为2~3分。东方肿瘤协作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19例为0分,2例为1分。(2)21例(100%)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检测:21例均表达CD20抗原,14例(66.7%)表达MUM-1,5例(23.8%)表达bcl-6,CD10均为阴性表达,1例(4.8%)表达CD5,13例(61.9%)表达bcl-2。Ki-67阳性指数:10例(47.6%)≤59%,7例(33.3%)为60%~89%,4例(19.1%)≥90%,其中位数为60%。21例均符合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肿瘤。(3)13例(64%)获得随访资料,其1年、3年和5年生存情况分别为11例、7例和3例。结论该组21例PBL均为DLBCL,且均符合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的肿瘤。其诊断应充分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累及乳腺。 王晓卿 张乐星 毕成峰 罗添友 林莉 闵敏 赵涌 何桂香 冯江 刘卫平关键词:淋巴瘤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小B淋巴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研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西方国家老年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7%。该肿瘤在我国也并不少见,据本研究组统计,约占所有NHL的4.4%。本文对112例CLL... 李亚林 刘卫平 王晓卿 林莉 闵敏 廖殿英 唐源 左卓 李甘地关键词:白血病 淋巴瘤 淋巴细胞 慢性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文献传递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58例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 观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langerin、CD1a及S-100蛋白表达在LC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8年12月18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档案资料诊断的258例LCH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1 a、langerin及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58例LCH患者年龄≥16岁或≤2岁的分别为126例(48.8%)和37例(14.3%),其余95例(36.8%)患者的年龄介于二者之间.临床上,258例LCH共有364处病变,其中骨骼病变281处(77.2%),且以颅骨累及为多,有112处(39.9%),其次为淋巴结25处(6.9%)和皮肤14处(3.8%).201例(77.9%)为单系统、单病灶;21例(8.1%)为单系统、多个病灶;26例(10.1%)为多系统、多个病灶;2例(0.8%)为肺LCH,8例(3.1%)不能分类.组织学上,258例LCH共265个样本中均见Langerhans细胞增生,166例(62.6%)见不等量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主要的非肿瘤性细胞成分,57例(21.5%)可见嗜酸性脓肿;29例(10.9%)有片状凝固性坏死;124例(46.8%)可见死骨.免疫表型检测,100%(206/206)病例之瘤细胞表达CD1a,S-100蛋白和lang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99.1% (209/211)和98.5%(193/196),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此组LCH患者以成年患者为多,多系统病变所占比例较低.在LCH中,langerin、CDla及S-100蛋白表达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la及langerin是LCH诊断必不可少的标志物. 许霞 刘卫平 杨群培 王威亚 廖殿英 赵莎 毕成峰 林莉 闵敏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症 郎格尔汉斯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80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EB病毒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对80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CNS DLBCL)进行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免疫表型检测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检测。旨在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PCNS DLBC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及EB病毒检测,并进行Hans、Choi和Tally分型、统计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Bcl-2、CD10、Bcl-6、Mum-1、GCET-1、BLIMP-1、FOXP-1和LMO-2的表达率分别为46.1%、8.8%、75.0%、57.5%、27.5%、11.3%、75.0%和26.3%;Ki-67指数为30%~95%,中位数为80%。Hans、Choi和Tally分型中Non-GCB型/ABC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63.9%、79.2%和90.0%)为最常见的亚型。EBV及EBER1/2-ISH的表达率均为3.8%。58.8%的患者术后未行其它治疗,其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3%、16.4%和4.6%。术后是否行其它治疗、采用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和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and prednisone,CHOP)治疗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P均<0.001)。结论:80例PCNS DLBCL患者年龄较国内外报道的小;以Non-GCB型/ABC型DLBCL为主;个别病例检出EB病毒感染;术后未行其它治疗组、未采用MTX治疗组和未CHOP治疗组的预后较差。 闵敏 林莉 毕成峰 刘卫平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 EBV